指揮人才兼容東西 新穎美學指日可待
得利於中西並蓄、多元跨界的音樂養成背景,新生代的國樂指揮既能掌握西方管絃樂的精準節奏與細膩的聲部層次,又能發揮華人民族樂器的獨特音色與自在彈性的流動,使得中西音樂美學達到水乳交融的調合。國樂青年世代正聯手證明,中國系譜中的各種傳統樂器與古典曲式,皆擁有自我美學價值,而且可以對全球音樂文化做出啟發與貢獻。
得利於中西並蓄、多元跨界的音樂養成背景,新生代的國樂指揮既能掌握西方管絃樂的精準節奏與細膩的聲部層次,又能發揮華人民族樂器的獨特音色與自在彈性的流動,使得中西音樂美學達到水乳交融的調合。國樂青年世代正聯手證明,中國系譜中的各種傳統樂器與古典曲式,皆擁有自我美學價值,而且可以對全球音樂文化做出啟發與貢獻。
在音樂家生涯中,「臨場恐懼」並非唯一的挑戰。就好像尼采在《査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當中所言,憂鬱苦悶的魔鬼總喜歡穿著各式新奇的服裝,在不同階段現身。除了舞台表演外,音樂比賽、考試乃至生涯選擇的大轉變,對音樂家而言都像是悠揚旋律中暗藏的不和諧音程,時時帶來焦慮的考驗。
九歲贏得紐約愛樂交響樂團靑少年大賽,現年十三歲的華裔小小鋼琴家黃于純被認爲是美國近年來最有潛力的天才兒童,在短短二、三年內先後與紐約愛樂、美國國家交響樂團演出,並與庫特馬索及萊比錫布商大厦管弦樂團巡迴歐洲,廣受好評。八月份,她將和亞洲靑年管弦樂團到台灣演出,本刊特於美國採訪這位小鋼琴家。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