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揚坤
-
舞蹈
舞說民族,擺盪在抽象與具象之間
正因為作者在創作企圖上顯然仍希望突出民族意象,故而不斷透過文字、穿著、明確的客家曲調等元素,呼應著「客家」的訴求意向。在元素的引入手法與運用上,這些等喻為「客家」的符號,作者在創作中部分直接以具象的手法引用、模擬,於是乎,必有所謂「像」與「不像」的問題。
-
最PAR!
入庄入劇場,不改天真
客家人至今仍以「鬧採茶」、「打採茶」說演戲,這個詞彙在語意上本融有這項藝術自源頭以來的一種輕鬆、愉快的藝術情調。採茶戲樸素的歌謠小調風格,使這個劇種從一開始就偏重於刻劃小人物的情致,加上早年客俗歲時節慶演「平安戲」的傳統,不希望看到過多的殺伐,形成客家採茶戲即使發展進入強調大戲的「改良採茶」階段,逐漸涉獵歷史宮廷劇的範圍,仍側重於人性溫情的一面。
-
藝人光譜
亂彈老師伯鍾阿知
一九九六年四月,苗栗後龍舊平埔族聚落「西社」高齡九十一的鍾阿知病歿在自家中。報紙上發出了一點消息,說是又再有個亂彈老藝人凋零遠行了。對亂彈戲迷而言,老人過世的消息似乎明確地宣吿了一個時代的終結。 不論是緊抿著雙唇默念催動神咒跳鍾馗,或演出黃鍾、大呂聲腔激昻的亂彈戲,大開大闔的身段下,謹守祖師「西秦王爺」傳下的藝業與行規,似乎是老人一生所堅執的信念。除晨昏淸香禮敬「王爺」,在授徒傳習跳鍾馗時亦是淸香一柱稟明祖師「王爺」藝業下傳何人,並諄諄誡徒以祖師爲師,習藝衆人皆是「王爺子弟」。在他死後,許多行內舊俗,包括「王爺齋」所祭拜的九位天神,亂彈班人跳鍾馗的禁忌、密咒、法器使用、身段過程、供品等,都將隨著他的記憶沈埋地下。 他,就是鍾阿知,熟人暱稱「蟟蚜知」(演出時長手長腳狀似蜘蛛),是新美園高齡班主王金鳳以及班中團員口中的「老師伯」。至於我,我都叫他「伯公」,一個他所認識的小輩戲迷,雖然他台上老演不太重要的「二花」。 文字|范揚坤 師大音樂研究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