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翊
發表文章 4 篇
-
舞蹈
美化了的戰爭死亡場景
雖然這支作品中的舞蹈動作有著後現代舞的極簡風格,但卻與後現代舞蹈追求理性的抽象非敘述性不同,反而是透過精煉的動作語彙,搭配豐富的劇場元素,創造強烈的情緒張力,表現出古典現代舞對感性美的重視,而這樣對完美的追求,也隱約讓人感覺到一絲不安,這個不安或許來自創作者神聖化、抑或「昇華」了戰爭成為劇場藝術元素的美學態度。
-
舞蹈
英雄缺席的安魂曲
從二○一三年發展迄今,黃翊的新作《地平面以下》以難民、戰爭議題入舞,邀請旅德日本音像藝術家黑川良一展開共同創作,二○一五年又加入另一組合作夥伴荷蘭室內合唱團,鋪展出十月登場的兩種版本「合唱團現場演唱版」與三位舞者演繹的「原版」。黑川良一的影像,讓生死、存在的問題在影子靈活變動中不斷被引出,有時是靈魂,有時是意識與回憶,有時是火焚,有時是白磷彈爆炸後致命的雨
-
心靈的表演
《鋼琴教師》與薩爾茲堡之旅
殘酷是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甚至是世間最美的事物。 《鋼琴教師》裡更進一步顯示了這個主題:所有的美好,特別是精準而優雅的美,其實都是人類社會集體潛意識裡的法西斯情結。
-
舞蹈 拆解東西方舞蹈元素,拼貼舞者生命與記憶
《支離破碎》照見文化差異
《支離破碎》其實是在支解東西方舞蹈的動作,解構成最單純的動作語彙,最原始的動力來源,便可以清楚地發現人類的舞蹈動作因文化的不同所產生的巨大差異。再因每個人的個別特質、個性與不同的生命經驗,重新詮釋與重組。而反映出華人在三個不同國際都市,不同環境下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