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音樂招風耳
布萊爾不來歌劇院
倫敦樂評人諾曼‧萊布列希專欄談到,柯芬園皇家歌劇院千禧年前重新開幕,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勉強穿上正式的燕尾服出席致詞。打從上個世紀唯一的一次曝光,布萊爾伉儷從此再沒有進過柯芬園。
-
藝術家的3C生活
無法招架設計魔力的水瓶陳冠宇
我得先招認,我是水瓶座,對於有時尚以及有設計感的產品,毫無招架能力。 就像我今天帶出來的這些常用的配備,一台DAT隨身錄放音機,三台數位相機,八支手機等等,都還沒用舊,就受不了新的誘惑。但是,我目前非常滿意我的手機,O2 XDA II ,結合了三頻手機、PDA、數位相機於一身,戴上藍芽耳機就可以講電話,搭配上紅外線的鍵盤,這台一九○公克的PDA,變成了簡易的筆記型電腦,可以快速記錄文字、修改文章,插上無線網卡,還可以邊上網,邊收發mail還可以MSN。插上GPS接收器,還能衛星定位,顯示出地圖。 (說著說著電話響起,是電影《海上鋼琴師》的配樂) 看起來好像只是PDA加上手機的功能,你看,剛剛打來的電話,我可以一邊透過藍芽無線通訊,一邊將來電號碼存入通訊錄,並將電話中的重要事項記錄起來,或是加到行程表,增加了時效與人脈的管理效率。 這麼好用的功能應該要早早發明,但是還是發生過一件悲慘的事情,那時新手機才剛使用一個月,出國時因電池沒電,資料還沒備份就全都不見。 有著PDA外型的手機,看起來很大支,買了一個質感很好的皮套,搭配上藍芽耳機,就完全符合水瓶座的個性。但是我的月亮在金牛,買科技產品前,會先買雜誌研究,再去光華商場或博愛路一帶貨比三家。我會利用睡前的空檔K說明書,學習新產品的新功能,務必物盡其用。
-
特別企畫 Feature
「暗黑」背後的無限美麗
從一九八六年白虎社來台演出舞踏,造成台灣觀眾的視覺震撼起,這種標舉「暗黑」美學的舞蹈形式,一直讓人覺得神秘難解。全身塗白的扭曲身體,猙獰痛苦的面部表情,其實不是舞踏唯一的面貌;已經成為世界性表演形式的舞踏,到底是源於何種創作思維?又有那些有趣的發展?趁著「山海塾」訪台之際,熟悉日本現代劇場與舞蹈的戲劇研究者林于立立,引領你走進更深刻的舞踏世界!
-
特別企畫 Feature
進出在生死間的神秘儀式
《響》的演出中,液體有節奏地從玻璃甕中滴落至十三個透鏡中,四個舞者如同蓮花一般,在燈光下緩緩舒展開來,像復活的花崗岩雕像,在細沙和光影中、內斂且不疾不徐地移動著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遲到的獻花者
有人問到讓她創作活力泉湧三十年不墜的原因時,她先簡單地說「慾望」二字,然後才接著說:「呈現事件本質的慾望」。你覺得,她的這個內在慾望也未免太強了,太精采了吧。因為,鮑許的作品很完整,我們所處的世界卻,很,破碎。然而,也就因為如此,我們更期待這位總是可以由內到外挖掘世界本質的人,繼續在劇場為我們創造新世界。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如夢境般的燦爛繁華
鮑許的舞蹈劇場結構以蒙太奇的手法鋪陳出片片段段的意象,有如立體主義一般,以反覆重疊等多重角度呈現主題的可能性,因此製造出有如夢境般的繁華意象。在創作的過程中,鮑許有時鼓勵舞者以肢體或語言回答問題,之後鮑許再將這些回應串聯起來,因此製造出後現代式的拼貼效果,並且自由地遊走於戲劇與舞蹈的邊界,突破傳統上對舞蹈與戲劇嚴格的區分。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台灣創作者的鮑許DNA
一九九七年,碧娜‧鮑許與烏帕塔舞蹈劇首度訪台,當年認識她的觀眾也許不多,但在表演藝術界早已引起一陣驚嘆,有些人甚至流露出追星一族的迷濛眼神。其實,鮑許的舞蹈作品,早已隨著留洋求學歸國的藝術家,以及各式各樣的影像資料、文字資料,在台灣播灑種子發展影響力,從編舞家陶馥蘭、伍國柱到劇場導演黎煥雄等人,無不因此得到啟發,進而發展出新的創作風景。
-
表演.映象 STAGE & SCREEN
與碧娜‧鮑許一起存在……
碧娜‧鮑許一直到今天都堅持不肯發行作品的DVD,萬一錯過了演出,我們只能夠靠著口耳相傳、有限的作品錄影帶、電視台的訪談、舞團的畫冊來一窺究竟:那傳說中積滿舞台的水與那隻肥碩癱在舞台上的河馬,到底是怎樣的舞作?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極速時代裡的 蘭亭一敘
感覺上這是一場「老千」的對談。 「大師」南方朔從一開始就居心叵測,有備而來。在一個談音響多於談音樂,談假象多於談本質的時代,面對八十一歲的「亞洲音樂教父」周文中,南方朔─台灣文化界最受歡迎的專欄作家,最具影響力的導讀權威,「只問小問題,不問大問題。」 八十一歲的周文中,與建築師貝聿銘、畫家趙無極三人同列為華人世界三大藝術家,一九七七年,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並埋下一筒「地球文化音像微縮文件」,其中包括一首最能代表東方文化的古琴名曲《流水》,即是周文中應美國國務院之諮詢所挑選出的曲目。周文中影響中國現代音樂的教育與發展至鉅,特別是在強調文化本源的音樂思考上,更成為東方音樂後進者的精神導師,知名的華人作曲家譚盾、瞿小松、盛宗亮及台灣作曲家潘世姬都是其弟子,也在西方樂壇上燃起一股東方熱。 看起來,舉重若輕,是南方大師今天的策略。 他批判社會現象,剖析西方思潮,筆下擲地有聲。但今天他的釣竿拋出長線,這一條長線繞著嚴肅音樂/娛樂音樂,商業包裝/人文本質,「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固執?」、「不能有一點點妥協嗎?」長線另一端的周文中一頭華髮,精神奕奕,他堅守純粹,「我們的文化從哪裡來?」,「我們的文化將來到哪裡去?」一個採攻勢,一個採守勢,談商業操控裡的音樂假象,全球化錢潮下的藝術思維,大師與大師,一拉一拖,在悲觀中有解嘲,還有無限的期許與呼籲。 台北的深秋,談話空間的大牆面上,嵌印著王羲之遒勁瀟灑的「蘭亭敘」全文,雖無「絲竹管絃」,「茂林修竹」,大師對談,在茶盞之間,蘭亭當日的流觴曲水似乎漸浮眼前,「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南方朔的「為什麼不?」周文中的「回到原點看自己」,極速時代裡的變化,什麼是堅持?什麼是平衡?「雖世殊事異 , 所以興懷 , 其致一也。」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跟著這張卡,悠遊兩廳院!
當瑞士蘇黎世劇院全年總票房超過百分之四十來自會員,維也納愛樂樂友會員的資格甚至可以成為家族世襲的榮譽,位居亞洲表演藝術龍頭的兩廳院,在提供各項精采節目的同時,也力求提升觀眾服務,全新推出多元化的會員制度,針對不同會員量身打造個人化服務。 「兩廳院之友Dear Friends」會員新制區分為四種等級,分別以「異想」、「風格」、「典藏」與「金緻」命名。四種精心設計的會員權益,全方位滿足會員的不同需求。為了吸引更多觀眾加入兩廳院之友,兩廳院更史無前例地,推出包括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英國DV8現代舞團等上半年五個重點節目的八折套票預購,為你預約精采生活。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作家、插畫家、紀錄片導演
雷驤:在黑暗中,素描藝術家
因為靈感不時湧出,雷驤通常習慣攜帶貼身小本,隨手記錄有感而發的圖、文,有機會看彩排或正式表演時,則以側記或以冷光筆在一片漆黑中隨興插畫,捕捉稍縱即逝的藝術家神情或表演者舞姿。 雷驤說:「這次兩廳院希望我為他們的會員卡作畫,之前已完成的插畫立刻派上用場,真巧!」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醫療藥品行銷業務員
趙令器:音樂讓我打開職場人際關係的任督二脈
在醫院推介藥品,趙令器更高竿的是用音樂和醫生、護士「和」成一片,根據統計,他是兩廳院重要的「提票機」,去年的購票金額高達四十一萬元。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退休國中教師
楊蓉青:再怎麼累都要到兩廳院來讓心靈休息一下
舉止優雅的楊蓉青老師,從教室走入兩廳院擔任義工不覺已近十年。由於深愛藝文表演,有時還自掏腰包帶領行為偏差學生跨出他們在國家兩廳院的第一步,因而被兩廳院以「教學與藝文的結合」為由,邀請她擔任「風格卡」代言人。
-
音樂 史蘭倩絲卡來台歡慶八十大壽
鋼琴女神封琴,為演奏畫上巨點
四歲就崛起琴壇,以神童之姿驚艷世人,又在隱逸多年後重返舞台,依然以絕佳琴藝擄獲人心的「鋼琴女神」露絲‧史蘭倩絲卡,八十大壽要在台灣舉行封琴音樂會!
-
音樂
音樂民族風之吉普賽流浪風情 國家交響樂團「匈牙利揚琴炫技之夜」
音聲清脆、造型雅緻的「中國樂器」揚琴,其實是「舶來品」?原來揚琴與胡琴一樣,都是來自「西域」的產物。NSO一月邀請來自揚琴發源地匈牙利的揚琴演奏家寇帕欽斯基,將與NSO演奏多首西方音樂大師為揚琴打造的精采樂曲,讓樂友們一賞帶著神秘氣息的吉普賽風情。
-
戲劇 偶戲《悟‧空來也》告訴你
戈壁沙漠跟《西遊記》有什麼關係?
「無獨有偶」的作品首次加入京劇元素,以京劇中耳熟能詳的角色孫悟空為主角,加上京劇中的臉譜與象徵符號,結合現代偶劇形式,並運用現代劇場的特性,重新建構天地人三者空間的關係。
-
戲劇
這一夜,Womem來當家
《這一夜,Women說相聲》探討的是為何自古女人就不說相聲的這種奇特現象。這回三個女人與賴聲川運用其擅長的高級幽默,帶領觀眾從古老的「裹腳族」到新時代的「劈腿族」,用笑聲和哲理剖析女性所面臨的種種挫折與抉擇。
-
戲曲
「壞男人」郭春美,天生超級發電機
號稱南部外台四大天王之一的郭春美,以能演出讓人既愛又恨的「壞男人」性格著稱,一點邪氣、一點點陰柔,再帶些風流倜儻,不管是演出電視劇還是舞台歌仔戲,都讓女戲迷們如癡如醉。
-
電影
電影版《歌劇魅影》,搶先登上國家劇院
知名音樂劇《歌劇魅影》電影版,搶先在音樂劇演出前登上了國家劇院,也成為國家劇院破天荒第一次放映的電影!這部電影醞釀超過十年,劇情與音樂劇亦步亦趨,連女主角的造型,也完全照著原版的莎拉‧布萊曼設計
-
舞蹈新訊
《瞬間之王》展現秦kanoko的舞踏魅力
秦Kanoko本名為武藤利香,生於日本北海道最北端的利尻島,一九八八年加入以北海道小樽市為活動據點的舞踏團體「古舞族阿爾泰」,師承舞踏表演者栗太郎,是日本舞踏大師土方巽的第三代弟子。秦Kanoko獨立演出後,認識從事社會運動劇場的男友櫻井大造,近年來,幾乎是日本、台灣、菲律賓三地長期移動,與勞工、視障團體合作,為「純日本」的舞踏文化發展異地再生色彩。 長期在台灣耕耘的秦kanoko,今年在台正式成立「黃蝶南天舞踏團」,創團作《瞬間之王》,創作動機源於過去對於飢饉的記憶。舞踏表演者靜止不動的身體,是由昆蟲急速飛行的軌跡形成的。就像是一隻可以看到食物逐漸腐敗速度的眼睛一般,一個可以為了一瞬間而忍耐幾百年的身體,對於舞踏表演者而言是必要的條件。秦kanoko嘗試著為那些尚未被社會規範所制約,不被體制所回收的身體與肢體,在現今生活中加以定位。(田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