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音樂 布達佩斯交響樂團二度訪台
瓦薩里再現「彈」「指」神功
此次瓦薩里不但帶來波西米亞風味十足的德弗札克第八號交響曲、韋伯《奧伯龍》序曲之外,並將親自彈奏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展現他「又彈又指」的功力;更特別的是,瓦薩里還將指揮演出台灣作曲家劉學軒創作的《三峽的祖師廟的石獅》,難怪台北藝術大學教授劉岠渭盛讚「很久沒看到曲目如此完美的音樂會」。
-
音樂 豐富可期的擊樂之秋
打擊「月」,撼動心跳節奏
喜歡打擊樂的朋友,這個月一定過得充實又愉快!因為這個月有非常多的打擊樂演出,除了兩廳院「法國系列」的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之外,打擊樂家朱宗慶也舉辦回國以來的第三次個人獨奏會,事隔上一次獨奏會已有十餘年。而台北打擊樂團與十方樂集則不約而同展開了秋季的巡迴演出,還有來自北京的紅櫻束女子打擊樂團打著「娘子軍」的大旗,浩浩蕩蕩登「台」,真是熱鬧得緊!
-
音樂
兩廳院過生日 帶大家用耳朵環遊世界
今年兩廳院歡慶十七歲生日,特別在中正藝文廣場安排充滿驚喜的「星光音樂會」,將以「交響樂環遊世界」為主題,接連帶來各國最最經典的交響名曲,由青年指揮家邱君強掌舵,小提琴家呂思清、新秀女高音許育甄共襄盛舉,讓大家在星光下感受各國音樂的豐富多彩及特殊風格。
-
音樂
音樂新訊
林昭亮演出,兼具傳統與現代 一向被視為「台灣的驕傲」的小提琴家林昭亮,以卓越的技巧及音樂素養,贏得了許多國際樂迷的心。他的足跡雖踏遍世界各地,但絕不忘與台灣樂迷分享他優雅浪漫的動人琴音。 林昭亮不單單只以小提琴家自許,多年前他就開始回母校茱莉亞音樂學院執教,現在他還擔任美國聖地牙哥拉荷拉夏日音樂節的藝術總監;同時他也致力於錄音工作,他與ECO唱片公司所錄製的《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樂評對他「明亮、溫暖充滿真誠情感」的演奏給予極高的評價。 林昭亮曾說:「我不是直覺型的演奏者,但我盡可能保持當有的自發性。每當演奏一首全新曲目時,我首先研究他的結構,思考有條理、意圖明確、計畫踏實清楚,這些對我來說很重要。」此次獨奏會的曲目包括貝多芬著名的小提琴奏鳴曲《春》、克萊斯勒的多首小品《愛之悲》、《中國花鼓》,此外還有洛杉磯交響樂團現任音樂總監薩洛能的作品《笑忘》,曲目安排兼具古典音樂的傳統以及現代音樂的新力量。 帕胡德再訪 粉絲請準備 二十二歲就被阿巴多欽點為柏林愛樂長笛首席的長笛天王──帕胡德,即將再度來台!這位瑞士籍長笛演奏家,擁有如希臘神像般的俊美面容,其出神入化的優美笛音是當今古典樂界中的佼佼者,同時帕胡德唯一同時擁有五大古典唱片廠牌中專屬合約的長笛家。近年來,他熱中室內樂的演出,也跨足爵士樂領域,與傑基泰拉森錄製《深藍》專輯;持續錄製長笛的奏鳴曲和協奏曲專輯,而且屢屢獲得「留聲機」、德國Fono-Forum等大獎的肯定。 此次來台,將再度與長期搭檔演出的鋼琴家艾瑞克.雷.薩吉攜手帶來作曲家維鐸、法朗克、莫爾與施奈德多首優美動聽的全新曲目,相信這將會是秋日之時,最美麗的長笛樂宴。 鋼琴天驕林東海首度訪台 知名鋼琴家阿格麗希點名、最受大師疼愛的鋼琴天才兒童林東海,今年已滿二十歲。這位來自南韓,卻在莫斯科受音樂教育的小天才,在十七歲以前就已獲得許多國際鋼琴大賽的大獎,連前俄國總理葉爾欽也曾欣賞他的演出,此次首度來台演出備受矚目。 廣受觀眾、樂評家以及音樂圈同儕所讚揚的林東海,在很短的時間內被認可為當今最優秀的鋼琴家之一,一九九六
-
親子
親子節目新訊
跳著踢踏,走上童話冒險旅程 這是一個童話故事的什錦拌炒,蘋果兒童劇團全新菜色《男孩、木偶和三個神奇願望》即將上桌,材料包括小木偶、小飛俠、原子小金剛等,挑戰大小朋友的想像味蕾! 某個平靜平常的午後,一個突如其來的地震,震落了書架的藏書,也把書本裡的童話人物一個個抖落到男孩面前。跳到真實世界裡的小木偶皮諾丘要躲避貓與狐狸的引誘、鋼鐵超人想擺脫瘋狂博士的控制、琉璃娃娃也渴望掙脫玻璃匠的過度雕琢,每個童話人物都有一個夢想急需實現,每個靈魂深處都有一個缺口急待完整的彌補,但唯有熱心助人的藍仙子才有可能幫助他們完成自我,於是男孩、木偶和其他夥伴們灑上金粉,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探尋理想和冒險的驚異旅程。全劇以踢踏歌舞劇形式呈現,是兒童劇較難得一見的手法。 「抓馬」起跑,奔騰全台灣 文建會「抓馬總動員.親子藝起來」 文建會今年的兒童戲劇推廣計畫「抓馬總動員.親子藝起來」起跑,這隻「抓馬」(drama)今年體力驚人,將跑遍全台十八縣市,演出上百場,從即日起跑到十一月,讓所有的家長和小朋友可以從欣賞到學習,從學習到創作,真正讓戲劇走入生活,讓生活創造劇場,使「全民劇場」的概念落實。 今年「抓馬總動員,親子藝起來」活動內容包括如果劇團新製大戲《誰在我旁邊》十八場、全台校園巡迴講座「抓馬特攻隊」九十場、社區巡演「拖拉酷劇場」三十六場、親子藝術講座三十六場等。其中,校園巡迴、社區巡迴、講座、研習等活動均結合各地兒童劇團共襄盛舉,包括台北無獨有偶劇團、一元布偶劇團、台南洗把臉劇團、台中小青蛙劇團、高雄豆子劇團、高雄小蕃薯劇團、桃園丫丫劇團、嘉義小茶壺劇團等。 飛上觀眾席的彼得潘 日本飛行船劇團《小飛俠彼得潘》 彼得潘,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小孩,邀您一同翱翔天外世界;經歷一段驚險刺激的夢幻島之旅,不但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還有奸詐又狡猾的虎克船長,「永不國」裡總是充滿了奇幻的想像,日本飛行船劇團今年的秋季大戲《小飛俠彼得潘》神奇冒險之旅就要展開。 日本飛行船劇團團長鈴
-
戲劇 第二屆台灣國際讀劇節
演員的基本功──讀劇!
為什麼要讀劇?今年六月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以讀劇的形式被搬上國家劇院舞台,令人驚艷;華格納在寫作歌劇時,也都是由讀劇開始,崑曲與京劇為什麼不?今年的第二屆讀劇節將回歸讀劇的本質,從各種形式的文本,來探訪「讀劇」在不同劇種上的創作需求與互動。
-
戲劇
戲劇、電影新訊
台灣渥克+濁水溪公社的另類音樂劇 《天打雷劈》顛覆「懲罰萬能論」 現代人還相信「善惡終有報」的古老觀念嗎?劇場界僅存的反對黨台灣渥克劇團,繼《台北錯誤旅遊》帶領觀眾極樂台北之後,編導陳梅毛再接再厲火力全開,新作《天打雷劈》拿中國文化中「懲罰」的觀念開刀,顛覆「懲罰萬能論」的社會價值觀,構織通篇不太正經卻又言之成理的阿毛式論述。 畢業於政大哲學系的渥克導演陳梅毛天生反骨,他的劇場更是詭辯奇想一堆,曾經讓蔣公與謝雪紅相遇,也讓內地火紅的「雷峰」登台解放同胞。《天打雷劈》則運用現代人撲朔迷離、自私自利的愛情關係作為劇情主軸,企圖重新認識「報應」、「懲罰」與「自我」。陳梅毛說,我們需要一個懲罰正當化的地獄來裝所有不乖的靈魂,所以我們相信報應,即使目前懲罰不到,仍相信「天」會進行相應的懲罰,於是我們寄望「天打雷劈」。但是真的有這樣的報應嗎?也許大家都知道其實沒有,但卻無法根本拋棄這樣的寄望,否則我們將無法支持自己活在這樣一個沒有公理跟正義的社會。 本劇將以濁水溪公社的音樂、陳梅毛的詩與其一貫擅長的通俗肥皂劇橋段,構成一個音樂比重相當高的演出,濁水溪公社還將在演出中率先發表新專輯中的部分歌曲。號稱台灣最黑最臭的地下樂團和台灣最「機車」劇團的組合,這樣的作品,陳梅毛笑說,真是臭豆腐+臭鹹魚,到底會更臭,還是會負負得正,就等觀眾進場細細品味了。 女性與政治的影像探戈 「女性影展」近百部影片上映 以「女人」為題的藝術節今年在台灣特別活躍,劇場界四年一度「女節」上半年才剛沸沸騰騰地落幕,邀集美國開檔褲劇團與國內劇場界女性創作者共同發聲,主題影展的年度盛事「女性影展」則緊接著在下半年登場。策展人林杏鴻表示,女性藝術呈現形式雖不同,但是關注的面向卻是相近的,所以今年影展特邀集表演、行為藝術等女性藝術家共襄盛舉,在華山創意文化園烏梅酒廠舉辦「無相 vs. 有相女性創作的政治藝語」展覽,強調多元藝術形式的結合,希望將女性議題作更深入探討。 第十一屆「女性影展
-
舞蹈 挑戰《莎樂美》之二
跳著佛朗明哥舞的《莎樂美》
二○○四年台北電影節開幕片《莎樂美》,擅長以鏡頭捕捉舞蹈美感的電影導演索拉,和阿依達‧葛梅茲及其舞團,拍攝了《莎樂美》這支難度頗高的舞作。這個從電影裡走出來的真實佛朗明哥舞蹈,將親臨台灣舞台。
-
舞蹈 光環舞集二十週年新作
《水域70%》以人聲伴舞
新作《水域70%》藉由嬰兒油點出美麗的水邊意象,整支舞作還將呈現游魚、波浪、海蟲、暴風雨、急流沖刷等不同的水世界,搭配舞者們的聲音演出,將是一場過癮的視覺與聽覺饗宴
-
舞蹈 舞蹈空間十五年新作
《視界2020》逼視近未來
《視界2020》舞名頗為另類,2020來自於人左右眼睛正常的視力極限(2.0),也可被解讀成一個近未來的時空。在《視界2020》中,焦點是可以被瞬間轉移和改變的,視覺美感慣性被打破的。
-
舞蹈
舞蹈新訊
舞者跳上梅花樁 《捕風捉影》舞俠風 肢體音符舞團向來以現代編舞手法為傳統中國舞蹈注入新生命,在李安的《臥虎藏龍》大賣後,創作出這支以「捕武術之風,捉俠士之影」為題的舞作,首創以梅花樁佈滿舞台空間,重現「俠客」的形象身手。舞作為兩個部分,一剛一柔。 第一個部分是〈踏樁行〉,舞台上將有一根根經常在武俠小說及電影中出現的梅花樁,不但是訓練舞者的工具也是舞台的設計之一。讓舞者在直徑只約一呎、高低錯落的木樁上飛舞互動,取蘆荻為兵器,必須身輕如燕,從不落地,對於舞者肢體平衡感與協調性是一大考驗。 第二段是〈隱影〉。相對於〈踏樁行〉的陽剛,〈隱影〉的舞台將利用半透明的屏風及燭火造景,形成虛實未定的光影環境,由細緻柔美的身段出發,以線條概念為主,在舞者的肢體線條、舞台的光影線條中,發展出沉靜唯美的視覺氛圍,帶引觀眾進入俠士隱士孤寂的內在,如夢似幻,虛實不定,為觀眾提供一個開放的想像空間。(田國平) 太古踏《夢想國度》迎接光明的能量 太古踏從早期的作品《生之曼陀羅》、《無盡胎藏》一直到《飛天》,林秀偉堅持透過肢體探索生命,以獨特的東方哲思和新世紀精神融入自然原始的生命,觸及心靈與內在的感官悸動。探討的主題多在生與死、黑暗與光明、恐懼與愛、衝突與救贖的力量。 而從上一個作品、去年的《巫的世界》開始,太古踏的風格有了頗大的轉變;林秀偉表示年紀大了,許多事情看得更清楚,《巫的世界》是她朝聖之旅的第一階段,主要是在排除負面能量,而新作《夢想國度》,則是第二階段,迎接光明的能量。 舞作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段〈鳳舞〉,強調呼吸像風。雅樂的伴奏下,透過有軟骨功般的舞者展現出女舞者柔軟輕盈如繪畫般的柔性。 第二段〈石林〉,強調肉身如石,展現男性舞者的肌理線條,宛若雕像一般,在鼓樂的襯托下,更顯陽剛之美。 第三段〈極光〉,則是用愛發光。歷經一陰一陽的兩段舞蹈,第三段是一個新生命,鑲滿亮面的服裝在燈光下旋轉飛躍,閃耀著新希望。(田國平) 深入民間 <str
-
音樂
一夜三嘆
喬.洛瓦諾即興時的轉折變化相當流暢,演奏大致上維持了他個人的水準,並沒有讓樂迷太失望,音色上的發揮或許受到不及格的PA影響,打了些許折扣。
-
音樂
令人心滿意足的鼓神
狄強奈熱烈而富旋律感的擊鼓立刻抓住了全場的注意力,他的演奏張力強大,強弱像呼吸一樣層次分明,表現非常精采。同時他在這一場演出當中,毫不保留地帶領樂團前進,站在完全的主導地位讓其他兩名樂手上來配合,狄強奈甚至以鋼琴演奏了一曲,這一場音樂會確實很有趣也很有個性。
-
音樂
誠意十足的名門樂團
第二天上半場的德弗札克第五號交響曲,印象中應是台灣首演。德弗札克在木管鼓號曲所形成的背景之上,疊印正常交響曲的運行,設計十分巧妙,結尾樂段尤其精采絕倫。慕提在歌唱情韻烘托之下,演出強烈的戲劇起伏和波西米亞原野的芬芳,引發聽眾驚艷連連,三度被請回舞台接受歡呼。
-
音樂
讓人聯想起馬勒的慢板
NSO偏薄偏亮的音色一般在演奏二十世紀初期之後的音樂都並不容易令人失望,經常有出人意外的好演出,只可惜在管樂與弦樂的水準表現之下,打擊樂卻似乎無法融入梅湘節奏的律動中,也無法充分掌握敲打出來的音色,使得樂曲的進行顯得僵硬
-
音樂
令人驚嚇的行前公演
這是一個出國巡演前的國內公演,因為是「華沙之秋」的邀約,使筆者相當看重這場音樂會的製作,但是從當晚的呈現來看,被邀請者似乎不若筆者這般,視此行為一個珍貴的紀錄。
-
音樂
為誰而作的歌劇?
風格混亂的設計還不算是《瑤姬傳奇》整體視覺呈現最嚴重的問題,設計者無法跳脫狹隘的東方意象才是此劇的致命傷。然而,對東方如此荒謬詮釋的設計,為什麼可以在整個東方人的工作團隊中成立呢?
-
特別企畫 Feature
那些跳探戈的日子
那些跳探戈的日子, 夾著戰爭年代的陰影, 瘦楞楞的,憂戚的生命, 在瑟縮的冬日裡唱著馬撒永眠黃泉下, 山路上來的台車,來去著召不回的愛情與救贖, 激情正濃的沙灘上,夜開始降下。 林懷民的《風景‧陳映真》是繼八○年代的《我的鄉愁我的歌》之後, 找尋當代台灣人的時代面容的「鄉愁」之作, 當「陳映真」的時代已遠,林懷民卻要大家記得 這位文學巨人所寫的台灣歷史群像。 那些跳探戈的日子,底藏著時代裡的謙卑與理想。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日安,法蘭西 Bonjour,La France
秋光漸臨, 塞納河畔的金碧餘暉不知滋養了多少信仰美的靈魂。 法國這個文化國度,藝文與時尚的匯流之地, 也不知迷惑了多少渴望親近美的芸芸眾生。 秋光瀲艷中, 在地球此端的台灣, 竟也可以享受到豐盛的法式饗宴, 來自法國的五朵藝術奇花即將在台北盛開。 卡洛塔舞團、 土哈克劇團、 頗帶樂媽媽劇團、 傑若‧湯瑪士劇團 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 秋日,在台北經驗法式風情,從畫展、書店、餐廳、到表演, 在台北城裡發現法蘭西的沙龍氛圍。 日安!法蘭西。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童話.詩.劇場
魔法從童話逃離 意象從詩行出走 在劇場裡尋找遺留的靈魂 看這群黑盒子裡的導演 讓詩意在劇場汨汨流出 讓童話在劇場點石成金 關於童話、詩與劇場 原本就像涇渭分明的兩回事 如今卻像秘密結社般地混在一起 原來它們都是發現宇宙的方法 你再次反覆思慮 記起詩人夏宇說曾對一名劇場導演說: 我們都在夢裡 穿越了天堂 醒來有一束花 作為證據 然而只要有一個人沒有醒來 大家就都活在他的夢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