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邱馨慧

發表文章 25 篇
  • 「我好嗎?」何曉玫在紐約念書時,時常對著白紙冥想,畫出一張張造形怪異的圖。
    新秀登場

    年輕的月亮,昇起來 半X世代編舞者何曉玫

    我們發現近來在台灣舞壇竄起的新編舞者,他們大多有開放的世界觀,傳統包袱少,敢於表達自己,活動於小劇場;何曉玫則是其中相當具代表性的一員。

    文字|邱馨慧
    第32期 / 1995年06月號
  • 碧洛伯樂斯舞團作品。
    現代舞講座

    幻化的誘惑 舞蹈劇場的魔術師(下)

    「這不只是肢體動作的藝術,也是一種視覺藝術。」 ──艾文.尼可萊斯

    文字|曾明生、邱馨慧
    第18期 / 1994年04月號
  • 陳樹熙
    藝術裡的空間藝術

    繪畫裡的空間

    藝術和空間的關係是非常曖昧而有變數的,我們很難去界定藝術品和空間絕對的關係。比較確定的是藝術家不再停留於象牙塔中,只按照自己的說法和觀點來詮釋作品,或逼使他人信仰自己的說法。當代的藝術家不但有能力再現眞實,藝術家本身就是眞實,這是廿世紀藝術的新觀念。

    文字|邱馨慧
    第25期 / 1994年11月號
  • 奧斯卡.薛門於一九二二年發表的Triadic Ballet。
    現代舞講座

    幻化的誘惑 舞蹈劇場的魔術師(上)

    在這一期和下一期的現代舞入門中,曾明生將介紹幾位帶給觀衆驚異的舞蹈劇場魔術師:洛依.富勒、奧斯卡.薛門、艾文.尼可拉斯、默門香、碧洛伯樂斯舞團及莫米克斯舞團。這些舞蹈家在早期都沒有受過深厚的舞蹈訓練,也不依賴舞蹈肢體的技巧,因而他們有更大的彈性,分別以不同的專長與背景,透過「裝扮」的手段,在舞台上創造出奇妙的景象。

    文字|曾明生、邱馨慧
    第17期 / 1994年03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雜誌文章索引

    表演藝術雜誌 第十二期至二十六期 單元索引

    【編輯室報吿】 生日願望/林靜芸 4 第十二期 節目氣象/林靜芸 4 第十三期 文化的過程/林靜芸 4 第十四期 生命的節奏/林靜芸 4 第十五期 劇場與花/林靜芸 4 第十六期 飛行的計畫/林靜芸 4 第十七期 編輯的演出/林靜芸 4 第十八期 身體與表演/林靜芸 4 第十九期 時間的挑戰/林靜芸 4 第二十期 【焦點】 許萊亞與《美麗的磨坊少女》/席慕德 22 第十二期 蒹葭怎能不聽水車訴情/莊裕安 23 第十二期 葉靑的歌仔戲溯源/李疾 26 第十二期 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呂紹嘉 5 第十三期 音樂劇場新觀點/劉家渝譯 10 第十三期 國際舞台上的亞裔音樂家──小澤征爾、馬友友、胡乃元、鄧泰山、陳萬榮/彭聖錦 13 第十三期 古道中闢蹊徑──雅音小集/王安祈 5 第十四期 浙江崑曲之美/陳彬 9 第十四期 卡門卡門/金慶雲 23 第十五期 女高音/王瑋 30 第十五期 北京智化寺音樂/林谷芳 33 第十五期 戲曲話豫劇/牛川海 23 第十六期 尋馴覓蜜的愛情故事──果陀改編《馴悍記》/劉婉俐 42 第十七期 期待另一場樂迷大集合──洛杉磯愛樂蒞台演出/傅慶良 46 第十七期 揭開古提琴的神祕面紗/懷遠 48 第十七期 不是解放,是壓抑──山海塾《卵熱》/王浩威 5 第十八期 熱血奔騰的劇場行動──《戀馬狂》/曾麗憫 8 第十八期 羅斯托波維奇、巴倫波英、阿胥肯納吉的指揮生涯/王立德 12 第十八期 我們是這樣長大的──愛樂族的古典經驗/徐淑鈴 16 第十八期 解讀屛風──以一種山羊座的方式/南美瑜 26 第十九期 美饌《鳳凰蛋》/劉秀庭 30 第十九期 袁雪芬與上海越劇院/姜思章 32 第十九期 紅樓戲的里程碑──越劇《紅樓

    文字|王世昌、邱馨慧
    第27期 / 1995年01月號
上一頁12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ARTalks

    親臨曾文溪的一千種影像

  • 看戲不忘電影

    以真實人生舞動的《舞魂》

  • 特別企畫 Feature

    用20年光陰培植新竹國樂搖籃

    劉江濱與從小扎根的「新竹青年國樂團」、「竹塹國樂節」
  • 北京

    沉浸式戲劇在主旋律的另一端召喚疫後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