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小舖
聽,誰在那邊唱歌?
是誰在那邊唱歌?用什麼語言?唱些什麼? 這些疑問的解答對於部份當代音樂人口而言已不是首要的聽覺倚靠了。傳統的音樂脈絡及音樂內涵的尋跡並不影響這類聽衆取擇音樂的評斷標準。 於是,當非洲的旋律及節奏傳入西方樂壇,逐漸而完整地登上西方普及音樂的舞台,緊跟著,也可見到亞洲人搖擺著他們並不全然暸解的,非原生於歐美流行文化的「外來」聲響。我們強烈感知:一種無關文化認同、語言與聽者關係、歌曲內涵等的成份滲入我們習慣已久的「舊習」音樂分類。 語言,不再是與聽者產生互動的主要音樂成份之一。透過翻譯,或許偶有間接而片面的感動,但直覺的、本質的撼動往往源自旋律與節奏的特異性,與其突破聽覺習慣的驚異效果。 如此新的聽覺形態,或導源於人類共有的潛意識,或源於潮流與音樂產品市場的有意識敎育,我們都不難發現,它已將音樂市場與生態導向一個多元、反因循、反形制的規模。隨之瓦解的是耳朶對固定形式的堅持。 更多無法以舊有類別分門的音樂,與這樣的聽覺潮流產生呼應關係。 「世界音樂」(World Music)正是如此關係成熟後產生的新名號之一。 八〇年代末,一羣西方流行樂界人士,因警覺到音樂市場上日益增加的「異」文化音樂成份,在倫敦召開一系列會議。當時他們普遍所指爲流行音樂中逐漸增強的非洲音樂成份。一種很容易引起人共鳴的強烈節奏開啓了音樂市場的新生命。但因傳統音樂分類無法爲此種新興音樂風格定位,這些以製作人、樂評人、廣播界代表等爲主的樂界人士於是商議爲其正名。「世界音樂」的稱謂於是產生。 「世界音樂」並不是個人人滿意的結果,但它畢竟比原本的「第三世界音樂」、「熱帶音樂」等未確立的稱謂來得客觀,且寬濶;也遠比民族音樂來得生活。然而因它的年輕、它所含括的音樂內容甚多,常令它所指模糊。雖然如此,經由西方音樂工業的推動後,「世界音樂」的概念也逐漸爲音樂消費者接受。但偶而其所指內容的不一致性,仍讓大衆無所適從。 我們以西方流行樂界扮演領導角色的吿示牌(Billboard)排行榜做分析:其每二週一次的世界音樂榜,榜上的常勝軍中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爲具非洲音樂成份濃厚的作品。這些作品或許是歐美製作羣主導、非洲藝人演唱演奏。或許是歐美藝人與非洲藝人的跨文化
文字|鍾適芳
第28期 / 1995年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