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婷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澳洲藝術家Dan Daw ╳ 台灣舞蹈家周書毅
當我們討論「平等」,「差異」能提供什麼視角?
2022年的德國杜塞道夫國際舞蹈博覽會正在啟動新的轉型,從甫上任的聯合藝術總監及策展團隊暨評審名單上可明顯察覺到,歐陸未來的表演藝術策展乃至藝術節規畫的趨勢與關注點。其中,在台灣討論度也日益提升的「平權」與「共融」議題,在本屆博覽會中更被強調。不僅僅是更多的身障藝術家參與在其中,展現了身體的多元樣貌與需求,展會在空間動線、人事或節目規劃中,都能感受與往年不同的策展策略。 自2020年起擔任杜塞道夫國際舞蹈博覽會聯合策展人的藝術家Dan Daw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他以身障者、酷兒、舞蹈工作者等身分,承擔決定資源分配與對象的策展人職責的工作目標很明確:將身障人士的需求與身體經驗帶入此舞蹈展會,並讓身障藝術家們在提升能見度的同時,也擁有合理且自在的工作場域。「有時候,只因為我在這個策展人的位置上(擁有話語權),他們能更安心地來演出,不用擔心重複遇到一樣的困難。」節目的時程安排,無障礙動線等基本需求,還須考慮空間場域變換與過多的訊息(文字、圖像、聲音、影像),都可能造成特定觀眾群的負擔,必須細心篩選。「在參與的過程,要能感覺到隨時能慢下來,或者離開,並且無須感到抱歉的。」其中必須不斷互相提醒的重點在於:「要建立能夠好好呼吸的時間與空間。」 那麼,該如何具體地創造一個場域,讓身障與非身障的舞蹈工作者,乃至所有不同身體╱心理特質的參與者,都能無障礙地自在共處、分享甚至共同創作?如何達到深度的對話與互相理解?又如何確實落實在執行面上?而具備怎麼樣身分、身體及視角的人,適合來規劃這個場域的遊戲規則?透過近年同樣關注相關議題,也擔任「2022臺灣舞蹈平台」策展人暨衛武營駐地藝術家的周書毅與Dan Daw的對話,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解答。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面對劇場寒冬 尋找展現創意的生存法則
在Covid-19疫情肆虐下,劇院關閉,製作腰斬,劇場藝術家如何在這樣的情境下突破難關、繼續產出作品?兩位旅居德國的創作者樊怡君與羅芳芸在如此困境中分別完成了舞作《MUDRA》與紀錄式劇場作品《Home away from home》,她們突破了那些難關?又得到了那些支援?作了多少妥協的同時又發現了怎樣的視角?
-
柏林
里米尼紀錄劇團《這不是個大使館》首演引發關注
里米尼紀錄劇團新作《這不是個大使館》由該團主要成員之一史蒂芬.凱吉(Stefan Kaegi)執導,在經歷台灣的駐村、田野調查與表演者甄選,及瑞士洛桑維蒂劇院的密集排練後,於今年1月24日於柏林藝術節完成首演。 凱吉的創作擅長以取材自真實世界的紀錄式劇場文本、聲音、互動式裝置,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環境中,建立多樣性的創作關係。透過實地田野調查、公開試演和概念在劇場具體化的過程,就特定主題,尋找「日常專家」(Experten des Alltags)、也就是未經專業訓練的演員參與表演,在舞台上串連起不同劇場元素,演繹自身故事。 《這不是個大使館》的3位「日常專家」為吳建國、郭家佑、王思雅,透過甄選加入製作。他們長年各自在台灣對外關係上有著不同視角的第一線經歷,從國與國之間的官方外交場域、珍珠奶茶原物料全球供應的商業版圖,到台灣數位外交協會NGO組織積極以民間力量參與國際事務等。演出從虛構的「台灣」大使館成立過程敘事,串起台上各自的生命故事,也同步到現場觀眾關於「台灣處境」的訊息與感知。 德國首演後,媒體上出現兩極評價,RBB盛譽此劇為少見佳作,應直接受邀至下一年度的柏林戲劇盛會,成為德語區10大「最受矚目」作品之一。此外,各種不同定位的媒體包括表演藝術專業劇評網站《夜間評論》,面向大眾路線的《南德日報》、《柏林日報》,及左翼光譜的《日報》(Taz)、《ND左翼新聞》都針對此劇特殊的政治議題提出觀點各異的評論,勾起討論與關注的程度可見一斑。 《這不是個大使館》將在今年3月完成在奧地利維也納人民劇院 (Volkstheater)、瑞士巴塞爾劇場 (Kaserne Basel)與洛桑維蒂劇院 (Thtre Vidy-Lausanne)巡演後回到台灣,於4月12到14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
-
柏林
以AI與深偽技術打造反極右藝術行動,藝術家組織ZPS引發爭議
政治美學中心(Zentrum fr Politische Schnheit,以下簡稱ZPS)是一個總部設於柏林的藝術團體,自2009年活躍至今,以挾帶嘲諷的政治倡議行動深入社會,反對極右派民粹主義並主張接納難民,實踐「積極的人道主義」。創始人為政治哲學家暨行為藝術家盧赫(Philipp Ruch),他在一次訪談中提及ZPS的藝術脈絡,是承襲自德國藝術家博伊斯(Joseph Beuys)與史林根希夫(Christoph Schlingensief)開啟的政治藝術行動:「藝術必須讓人感到痛苦、深受刺激和困擾。史林根希夫將之稱為:『透過顛覆實現啟蒙。』(Aufklrung durch Verstrung)」 今年底ZPS發起一項藝術行動,利用AI技術製作幾可亂真的政府官方宣傳,包含影像、裝置、網站與周邊商品,宣傳聯邦政府正式通過法案,禁止並取締占有國會席次的極右派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 fr Deutschland,AfD),並宣稱該黨多位領導者已被逮捕。還透過總理府前設置的藝術裝置,以擴音喇叭重覆向路過民眾播放仿製的政府聲明,來闡述該虛構禁令的合理性。 同時,該組織架設了視覺上極其相似的總理府網站(afd-verbot.de),仿製總理蕭茲(Olaf Scholz)宣布正式禁止該黨的影片。甚至還偽造財政部長署名的公開信,為該活動募款。 在深偽技術和人工智慧的運用下,整個宣傳活動真假難辨。 各大媒體評價兩極,但不難察覺主流輿論對此行動合法性的強烈質疑。政府發言人赫貝斯特雷特 (Steffen Hebestreit)指出,目前只能「提出警告」(該組織)不要用欺騙性的仿真圖像、影像和語言。但會否產生相關法律後果,政府持保留態度,以待後續調查。他提到:「這項藝術活動展示了應用人工智慧會有的後果:深度偽造將會愈來愈滲透到公眾場域中。」赫貝斯特雷特呼籲所有媒體專業人士,協助提高公眾對假新聞和虛構資訊的認知。
-
柏林
反思後殖民結構的場域,柏林瑙寧街劇院獲「聯邦劇院獎」首獎
德國政府於2015年設立的「聯邦劇場獎」(Theaterpreis des Bundes)每兩年頒發一次,實質獎勵中小型劇院及獨立場館的專業成就,旨在「彰顯和強化劇院作為以美學(為媒介)參與社會問題的現場。」並「突顯德國劇院景觀獨特的藝術多樣性。」。該獎項由劇院和獨立場館主動提出申請,並且提供9個月以上持續進行的表演藝術作品發表。 2023年共計有81家劇院申請,得獎者有4組,其中獎金20萬歐元的首獎由柏林瑙寧街劇院(Ballhaus Naunynstrasse)奪得,得獎理由為:「該劇院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在藝術和日常生活中能夠『反思後殖民結構』的重要場域。」「不僅只是首次,我們在這裡(透過表演藝術)聽到了後移民族群的聲音,而正是在這裡,『後移民戲劇』這個術語被發展出來。」近10年來該劇院更創造了「一個獨特的結構,用於支持非裔、酷兒和有色人種藝術家的自主創作。」 另還頒發了3項獎項,獎金各10萬歐元:耶拿市立劇院獲「市立與州立劇院」獎,理由為「當其他人仍在討論各種補助透明化、集體管理和基層民主監督的可能性時,耶拿劇院堅持30多年來,持續實踐根植於德國、獨一無二的(劇院經營)模式。」;而「獨立製作劇院」獎項頒給了萊比錫洛夫特劇場(LOFFT - DAS THEATER),該劇院代表著「美學創新和藝術創造力、活生生的世界主義和包容性,更代表著一個不僅重視工作彈性,且高度重視專業網絡和文化政治定位的團隊。」;而「私立與客座劇院」獎則由以專營特技與馬戲知名,並專注於由「新馬戲」進一步發展當代馬戲美學的柏林 Chamleon(變色龍)劇院贏得。 文化部長羅斯(Claudia Roth)將獲獎者稱為現今戲劇和文化領域的先驅:「獲獎的眾家場館,將包容性、文化多元和對權力持批判態度的文化工作環境化為可能。」
-
法蘭克福、奧芬巴赫
首度由非歐裔策展人領軍,世界劇場藝術節切換「世界」各的種可能
7月中甫落幕的「世界劇場藝術節」(Theater der Welt)由「ITI德國國際劇場組織」(Internationales Theaterinstitut Deutschland)發起,自70年代後期開始,每3年舉辦一次,每次挑選一個德國境內城市舉行,邀請不同合作單位與策展人策劃,期望藉此激盪、發展出截然不同的劇場美學,同時汲取世界的養分。今年首次同時在法蘭克福、奧芬巴赫兩城舉辦,也是首次由非歐裔的策展人主持。來自日本的相馬千秋擔任本屆節目總監,她提出4項策展理念:一、「世界」應是複數的,建議以多元視角思考世界,近一步包容廣義上所有的人類、生物與非生物;二、提出「孵化主義」概念,來自於疫情期間,等待與未知的狀態,給予「空白」與「未知」新的空間與可能性;三、通過虛擬現實擴展劇場的可能,積極支持不受傳統戲劇觀念束縛的跨學科工作和藝術實驗;四、沿著地理上的河道而行,連結起兩個相鄰的主辦城市。 在常規的劇場演出外,應用藝術博物館被打造成「孵化艙」,3層樓建築展示了一系列互動式VR作品,而泰國影像藝術家阿比查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s)的《與太陽的對話》影像裝置,則是另闢展區獨立展出。另台灣藝術家許哲瑜、戲劇構作陳佾均及文本寫作陳琬尹合作的《動物園假說》也由藝術節委託製作,於莫索頓藝術中心(Knstlerhaus Mousonturm)呈現。 由各大媒體劇評可以看出,本屆節目中,前衛的亞洲藝術家作品、新移民世代跨文化的混合美學,甚或挑釁的極端美學,的確挑戰傳統德語區觀眾的觀戲經驗。 下一屆2026年世界劇場藝術節將在德國薩克森邦第3大城開姆尼茨(Chemnitz)舉辦,該城也獲選為2025年歐洲文化之都,將由開姆尼茨市立劇院、布魯塞爾The Festival Academy及歐洲文化之都主辦單位聯合策畫,回歸到歐洲文化脈絡的思維,可預見3年後又會是一次截然不同藝術觀點的排列組合。
-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戲劇院宣布,下個劇季將全由女導演執導主要製作
法蘭克福戲劇院(Schauspiel Frankfurt)於5月中正式宣布,2023/24劇季的主舞台製作將全部由女導演執導(100 % Frauenquote),藝術總監安塞爾姆.韋柏 (Anselm Weber)表示,這是基於多年來共同經營出來的良好工作關係,戲劇院與多位女導演合作的成果斐然才有的決議,不希望被貼上任何意識形態標籤,當然也並非要刻意排斥男性導演。這樣的決策非德國首例:2018年時,卡斯魯爾市立劇院(Staatstheater Karlsruhe)曾為改革當時內部性別比嚴重失衡、時有性騷擾訴訟的狀況,由同為女性且位居行政高層的導演安娜.柏格曼(Anna Bergmann)強力推行100%女導演保障名額,成功引起關注並成為仿效對象。其後「戲劇盛會」也自2020年起持續每年50%女性創作者與團隊入選保障名額,並計畫施行至2024年。 二戰後重建的法蘭克福戲劇院,現址位於歐元塔(Eurotower,前歐洲中央銀行所在地)正對面,向來是德西地區重要的戲劇場館。6年前,該場館曾因整個劇季幾乎只由男性導演主持大型製作,且女性藝術家與工作人員薪資遠低於男性,同工不同酬的現象為人詬病,被劇場評論平台「夜間評論」(nachtkritik.de)大幅報導,引起輿論非議。爾後幾年,戲劇院便著重經營並挖掘具備大型劇場製作經驗和能力的女性導演,並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上述政策發布同時,法蘭克福戲劇院也列出下一季合作的導演名單,2023年有聞名於歐陸的克勞迪婭.鮑爾(Claudia Bauer),將推出改編自布紐爾電影的新劇;生於斯洛維尼亞,也在今年戲劇盛會10選名單中的馬泰亞.科列茲尼克(Mateja Koležnik)帶來莫里哀喜劇《守財奴》;以親子劇場知名的克里斯蒂娜.拉斯特(Christina Rast)重新詮釋經典德國童話《默默》;此外還有青年導演潔西卡.格勞斯 (Jessica Glause)改編伍爾芙的《奧蘭多》及約翰娜.韋納(Johanna Wehner)的《德古拉》。
-
柏林
柏林戲劇盛會開幕在即,突傳管理團隊人事異動
2023年柏林戲劇盛會(Berliner Theatertreffen,以下簡稱TT)正在如火如荼地籌備著5月12日的開幕。這是疫情後回歸實體現場的第2年,也是這個德語區劇場盛事迎向第60個年頭的歷史時刻,卻在3月中突傳人事異動:去年9月甫成軍的4人策展團隊中,波蘭裔劇場製作人瑪塔.希爾特(Marta Hewelt)宣布4月1日正式退出柏林藝術節與TT團隊。 《每日鏡報》(Tagesspiegel)以「『並無紛爭』:希爾特離開戲劇盛會管理團隊」為標題,文中引用柏林藝術節新聞稿:「由於在組建新團隊與管理層的過程中,認知到彼此不同的工作方式,希爾特和藝術總監皮斯(Matthias Pees)同意,彼此不再繼續合作。」這件人事變動,不僅在時間點上令人吃驚,除因兩人過去曾成功合作執行過多項製作,希爾特於 2010-2012年在柏林HAU劇院(Hebbel am Ufer)與皮斯還共同組織了兩屆的拉丁美洲戲劇節,因此兩人絕對有足夠的機會能了解各自的「工作方式」。長年在獨立劇院(Freie Szene)工作的希爾特上任後,有著從HAU劇院的售票口起步,紮實的第一線劇場行政工作經歷,曾被期待能進一步打破TT長年偏愛市立劇院大戲的保守作風,如今求去,她接下來的動向也引發關注。 梳理TT近10年來的脈絡,從女性藝術家╱團隊保障名額、深入現實社會的議題、接觸各類族群、打開更多國際面向與對話平台,一步步塑造起多元自由的形象。今年更是在新上任藝術總監皮斯任命下,首此由4人策展團隊共同主導。但事實上,文化、語言、專業各異,同時也是第一次合作的4個人該如何各司其職,成就一個指引方向的頭腦,本就是難題。此時希爾特宣布退出,剩下的3人將在未來繼續運作TT的管理團隊。究竟是能守成還是大破大立,大船的走向,也讓眾人既期待又擔憂。
-
維也納
導演米洛.勞7月起接任維也納藝術節總監
「我想要以維也納藝術節(Wiener Festwochen)的偉大傳統為基礎,創造一個神話般、強大、又富爭議性的藝術節。它應該要是能跟每個人站在一起,為每個人而發生的藝術節:一個讓眾多聲音並存、形式多樣,充滿熱情和戰鬥力的世界劇場。一個屬於維也納和這個世界的藝術節。」將於今年7月接任維也納藝術節(Wiener Festwochen)藝術總監的瑞士劇場導演米洛.勞(Milo Rau)在新聞稿中強調。 米洛.勞的作品常直接以歷史、社會與政治事件為題,梳理並揭露事件深層與多面向的真實,並以細緻敘事手法著稱,被評論稱為「感性的政治劇場」(sinnliches und politisches Theater)。他在2018年接手比利時根特劇院(NTGent)時發表了〈根特宣言〉(The Gent Manifesto),聲明「劇場裡呈現的,不再只是描繪世界。這是關於改變它。目的不在描繪真實,而是使真實本身再現。」提問「戲劇能為現實做什麼?」,並試圖在根特建立一個可以專事國際巡迴演出,屬於「全球的人民劇院」。而今,他即將切換城市與文化視野,進駐維也納,任期5年。 維也納藝術節在每年5月和6月間舉行,以戲劇、歌劇和舞蹈為主,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與團體參演,約莫是 40 部作品、175 場演出、70 場音樂會的規模,每年約有18萬人次參與,非常考驗組織者的國際人際網絡及動員力。宣布接任同時,米洛.勞也宣告合作名單上會有德國劇場導演帕西弗(Luk Perceval)、比利時編舞家布拉德勒(Alain Platel)和西班牙導演暨表演者安婕莉卡.利德爾(Angelica Liddell)。他也將在來年藝術節中發表結合現實中亞馬遜地區原住民進行的抗爭與古希臘悲劇《安蒂岡妮》的新作,評論家認為:「此作將在公眾視野下,挑起長時間的討論,遠比傳統、古典的劇場裡能看到的任何作品都還要久。」
-
薩克森自由邦
政府出資25萬歐元,協助民間劇院重建
今年11月,德國東部薩克森自由邦(Freistaat Sachsen)的格哈特-霍普特曼劇院(Gerhart-Hauptmann-Theater Grlitz-Zittau)因1場技術失誤,造成劇院舞台嚴重損壞,必須暫停部分演出關閉。為此,薩克森邦政府決議在例行補助款之外,再劃出25萬歐元特別經費,幫助該劇院重建劇院舞台。薩克森邦總理克雷默奇(Michael Kretschmer)表示:「我們不會置之不理,這裡必須繼續經營下去,這間劇院對地方的居民和他們的生活品質而言,非常重要。」 根據德國主流媒體《南德日報》與《時代週報》等報導,這間以德國文豪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格哈特-霍普特曼命名的劇院,擁有3個主要場地,定期演出音樂劇、戲劇、舞蹈與音樂會。其中位於格爾利茨市德米亞尼廣場(Demianiplatz)的劇場建築,完工於1851年,為該地區最重要的歷史建物之一。11月8日當天,因不明原因的技術操作失誤,觸發火災警報,啟動了自動灑水系統,短短幾分鐘內,舞台區域被數千升的水淹沒。 所有技術系統及舞台上的布幕、布景、器材和道具幾乎全數毀壞。 造成至少數百萬歐元損失。薩克森邦文化部長克萊普施( Barbara Klepsch)指出:「這筆經費應該能幫上忙,至少修復要舞台,讓一部分的演出能正常進行。」或者,至少暫時另擇場地演出。 格哈特-霍普特曼劇院並非像是政府經營的市立劇院,擁有長期穩定的營運經費,主要是在該地區的眾多地方協會與市民成立的基金會支持下,維持著盈虧自負的營運。由此事件也不難察覺,劇院在德國社會作為不可或缺的存在,以及民間與地方政府對其長期支持的力道,不因其是否有大師名作,而是因為地方民眾在生活上的需要。
-
烏帕塔
碧娜.鮑許中心將開展「永續」新計畫
已故德國編舞家碧娜.鲍許(Pina Bausch)留給世界的遺產,除了她一生的創作事蹟、語錄,她的舞團、舞作之外,還即將增加一項以她為名的永續藝術計畫。 預計於2027年完工啟用的碧娜.鲍許中心(Pina Bausch Zentrum)位於其故鄉烏帕塔(Wuppertal),前身為市立劇院。該中心期許能延續鲍許生前累積的藝術事業基礎,成為一個跨領域的文化機構。中心的經營策略,不僅在於結合並延續鲍許時期的經營與美學傳統,更重要的是在她之後,鋪展新的開始與可能性;追求藝術性的超越,同時也必須是民主的、建立國際吸引力和城市社會的參與。該中心將同時由4個機構╱團體烏帕塔舞蹈劇場(Tanztheater Wuppertal Pina Bausch)、碧娜.鲍許基金會(Pina Bausch Foundation)、國際製作中心和烏帕博根論壇(Forum Wupperbogen)相互支持該營運,但各自獨立自主。 在今年9月的德國聯邦文化基金會決議上,該中心獲得了140,000 歐元補助款,來支持未來以「永續性」為前提的發展策略。通過以「零氣候中性藝術和文化項目」( Zero Klimaneutrale Kunst- und Kulturprojekte)為名的藝術文化專案,德國聯邦文化基金會希望支持該中心持續發展,在跨越戲劇、舞蹈、音樂、文學、文化歷史和視覺領域上,實驗出可以與環境共存與平衡的永續劇場,以及可能的藝術創作與經營模式。 籌備主任米爾茲(Bettina Milz)提到:「透過這項同時具備藝術性、技術性和學術性的開創研究,永續經營的工作方式將可以銘刻在新文化場域的基因之中,這不僅基於理論而制定的目標,而且需要透過具體的研究、測試和組織架構的工作流程來完成。」 碧娜.鲍許中心將利用這筆資金「以整體機構的全面視角,來思考永續性主題,並在中心完工開幕時,能具體落實在機構的所有的方方面面之上」。
-
柏林
大型表演藝術盛會回歸實體交流
入夏後,全德各地劇場演出與大眾娛樂活動逐步開放,幾個重要的展會與藝術節也終於陸續回復實體現場,人們得以相聚、交流並走進劇場。 由柏林HAU劇院(Hebbel am Ufer)主辦「舞在8月」舞蹈節(Tanz im August)回歸國際邀演的實體演出日常,今年也是藝術節總監Virve Sutinen最後1年策展,2023年起將由來自葡萄牙的Ricardo Carmona接棒。為期3週的節目,由不同世代、超過 25 個國家約200名藝術家參與。而舞蹈節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回顧展「Retrospektive」,聚焦回顧1位當代編舞家的畢生工作和職業生涯,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該編舞家的藝術生涯和創作思維,今年的主角為瑞典-意大利裔編舞家 Cristina Caprioli,以「ONCE OVER TIME」為標題,展出她過去 20 年的 22 件作品。 兩年一度在杜塞多夫舉辦的NRW國際舞蹈博覽會(internationale tanzmesse nrw )由北威州舞蹈辦事處(nrw landesbuero tanz)主辦,旨在支持與推廣德國北威州專業舞蹈工作者的創作,同時也為當代舞蹈場域提供專業交流、訊息與知識轉移的平台,今年除了實體舉辦也擴增線上平台。來自超過45個國家的演出場館和策展單位齊聚,展示多元領域與文化風格的審美和藝術實踐。展會規劃了3大單元的活動:藝術市集、對話與連結及表演節目(Agora, Talk Connect and the Performance Programme)。台灣方面,今年由文化部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合作,以「TAIWAN ONLINE」為題推薦台灣表演藝術團隊,其中蒂摩爾古薪舞集的《去排灣》及TAI身體劇場與印尼艾可舞團合作的雙舞作《Ita》、《AriAri》將參與演出。此外,由台灣編舞家羅芳芸在德創辦的藝術團隊「Polymer DMT聚合舞」也受邀參與開放工作室(Open Studios)交流活動,向與會者分享未來的創作計畫。
-
柏林
在劇場中討論平權也「拯救世界」
「世界還能得救嗎?」這是Nicola Bramkamp(策展人、戲劇構作與劇場導演)和 Andrea Tietz(劇場策展人、製作人)於2014年開啟「拯救世界」(Save The World)計畫時的第一個提問。一開始這只是個在波恩-波耶爾地區(Bonn-Beuel)一個廢棄工廠表演空間舉辦的「跨領域藝術節」,針對如氣候變遷等未來課題,撮合科學知識與藝術創作,規劃戲劇演出、主題式工作坊與論壇等,邀請在科學機構、研究中心、非政府組織和聯合國的專家學者、獨立藝術家及觀眾一起加入。
-
柏林
「戲劇盛會」年度十選名單出爐
柏林戲劇盛會(Berliner Theatertreffen,以下簡稱TT)將於5月舉行,過去兩屆因疫情轉線上舉辦,今年若能順應防疫政策,有望實體演出。從全德語區劇場540件作品中選出的10齣邀演名單,掀起不同視角的討論:女性創作者占半數以上,各類跨界非典型的、複合式的、紀錄式的、肢體舞蹈的、音樂視覺的元素輪流成為主角,分工精準、體系嚴謹的「劇院製造」也不再是唯一,獨立藝術家團體與共製模式各起山頭,是這幾年的趨勢。
-
柏林
新政府上台再度迎疫情嚴冬
德國的疫情實際上從未真正停歇,但民眾對回歸正常生活的渴望,使防疫始終處於被動,僅仰賴政府強力介入約束。夏季的度假人潮回流之後,如同2020年發生過的,又開始了新一波感染高峰,但超出預料地,每日感染總人數居然是去年同時期的2至3倍,截至2021年12月中,單日最高感染人數約為76,000人上下,各邦陸續出現醫療負荷超載、醫療人力及床位不足的現象。期間,德國還經歷了9月26日的歷史性大選,以及漫長的新政府重組協商。12月8日德國新總理蕭茲(Olaf Scholz)領導的三黨聯合政府宣誓就職。新政府重申了聯邦防疫政策,承諾不再封城,並加強疫苗接種率。
-
柏林
滾動式解封 文化場域逐步開放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的柏林影展,也順勢發展新的活動形式,推出「夏日特輯」系列,連結柏林不同城區的露天電影院,在原有單元架構下,播放幾乎所有入選電影。
-
柏林
柏林人民劇院代理總監的性別歧視爭議
柏林人民劇院代理總監克勞斯.德爾利用職權進行各項性騷擾與歧視言論,任職於該劇院不同領域的工作人員紛紛出面指控,其中10位更聯名提交申訴信函,送交柏林參議院文化部,3月15日,德爾即宣布請辭。
-
柏林
兩部線上作品入選「戲劇盛會」10大年度佳作
2月9日的線上記者會,由7位來自不同城市的劇評人、策展人或戲劇構作組成的評審團,宣布今年德語區10部「值得矚目」的戲劇作品。
-
柏林
柏林各大藝術盛事恐有變數
為抑制病毒傳播,德國文化及休閒娛樂部門的所有活動將全面取消。2月份柏林影展、5月份的戲劇盛會都可能面臨變數。而柏林藝術節藝術總監奧伯倫德將續任到2026年,顯示此重要節慶機構將繼續其原定路線。
-
柏林
柏林德意志劇院新人事 勞芬伯格成首位女性藝術總監
在新的限制令下,劇院再度關上大門,雖無觀眾,但劇院仍持續運作,最近柏林德意志劇院將迎來新任藝術總監伊麗絲.勞芬伯格及其團隊,這也是這個具象徵地位之德語傳統劇院的第一位女性藝術總監。她擁有豐富執掌劇院與藝術節策展的經歷,而對德意志劇院這座德語劇院的「大廟」,她表示:「變動是必然的,這樣我們才能是『當代的』,保持老樣子,我想是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