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喬遷 一月十二日盛大開幕 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將於國家戲劇院地下層重新開幕,於本月十二日至二十七日,邀請民眾免費參觀體驗,共同歡慶喬遷之喜。整合期刊中心及視聽中心後 的圖書新館,將有兩百種以上的表演藝術期刊可供詢覽、開架呈現會員們最愛、借閱率最高的一萬九千片CD,並新增「旅遊.藝文資訊專區」,進一步延伸表演藝 術愛好者的視野。 為了解決會員們長久以來奔波音樂廳期刊中心及戲劇院視聽中心的不便,兩廳院著手進行整合館藏,選定戲劇院地下層成 為表演藝術圖書館新據點,館藏包括音樂、戲劇、舞蹈、舞台、劇場管理等主題相關資料,並蒐整歷年來的自製節目海報、節目單、錄影帶及數位光碟,內容專業豐 富,提供會員們更迅速親切的服務。(鄭淑瑩)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以「G:Box-童遊貨櫃」為主題 「貨 櫃藝術」很能夠凸顯高雄作為一個海港城市的特色,兩年一次的雙年展,也吸引了國際的目光,今年的貨櫃藝術節,即日起到一月十五日在高雄市立美術館的東側綠 地開展,本屆以「G:Box-童遊貨櫃」為創作主題,計有美國、日本、德國、奧地利、台灣藝術家之十二件作品參與展出。每個貨櫃都展現出一個天地,運用貨 櫃的特性與材質建構起這場藝術嘉年華。(田國平) 國美館「紙風車繪本館」打造全世界前所未有「情境閱讀空間」 台 中國立台灣美術館與紙風車劇團合作,突破過去的經驗,以裝置藝術的觀念設計、結合戲劇與故事的情境、以繪本閱讀為主題,在國美館中設計了「紙風車繪本 館」,去年十二月廿四日下午二時開幕,為期一年。不但是個世界性的創舉,更是台灣推動創意產業新創意。用載滿「九輛十五噸卡車」的裝置景觀,八大主題區、 約一百五十坪情境空間,打造一個讓小朋友愛上閱讀的童話王國。(田國平) 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國際競圖,伊東豐雄獲首獎並取得設計監造權 台 中大都會歌劇院建築設計的國際競圖,在包含劇場導演賴聲川在內的六位來自四個國家的評審選拔後,由仙台媒體館的建築師伊東豐雄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萬頭鑽動打擊樂
多元豐富的節奏 快慢強弱 牽動著生命原始的心跳頻率 活力有勁的肢體 手腳棒槌 洋溢著熱情獨特的音樂能量 五花八門的樂器 鑼鼓琴鈸 發掘了現成物件的奇聲異響 千變萬化的技巧 點敲擊擂 迸燃出源源不絕的狂想繆思 二十年前 「打擊樂」在台灣樂界仍屬一片蠻荒地帶 一群年輕音樂家開疆拓土 將擊樂種子灑向各方角落 終於 耕耘出燦爛的奇花異朵 躍上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讓打擊樂成為未來「潛力股」樂種 創造了台灣打擊樂的「音樂奇蹟」 從常見樂器到經典曲目 從西方古典到傳統國樂 關鍵名詞與天才十問 十分鐘讓你速成擊樂達人 作曲家的創作想像 世界擊樂最新潮流 還有即將登場的台北國際打擊樂節盛會 將引導你一步步走向奇幻的打擊樂世界 Lets Percussion!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OISTAT國際劇場組織總部移設台灣 已有卅六年歷史,全球劇場藝術領域中、規模最大並且最具權威性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外圍組織OISTAT(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Scnographes, Techniciens et Architectes de Thtre國際舞台美術家劇場建築師暨劇場技術師組織,簡稱OISTAT),十一月十八日在眾人的見證下完成簽約儀式,將總部移設台灣,成為第一個總部設立在台灣的國際組織。 OISTAT一九六八年成立於捷克布拉格,目前有卅二個會員國,個人會員與組織會員約兩萬名,分布於四十八個國家。台灣自一九九七年加入成為正式會員,便積極參與OISTAT國際活動,然而過程中卻頻遭到中共外交干預,要求主辦單位更改台灣名稱為Taiwan(China)。 二○○三年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台灣國家館獲得特殊銀牌獎,是近四十年來亞洲國家獲得的最高榮譽;二○○五年在OISTAT總會支持之下,我國劇場設計師張維文順利參選執行委員,並獲選為現任OISTAT副會長;在文建會的大力支持下,爭取到OISTAT總部設立台灣為期十年。 自二○○四年十月在宜蘭舉辦的OISTAT劇場建築暨理事會年會後,即展開OISTAT總部移設台灣的協商及籌備。在資深劇場設計師林克華、張維文、王孟超、王世信、前台灣技術劇場協會理事長張翼宇,與OISTAT總會會長Michael Ramsaur(美國)、執行委員Leon Brauner(美國)、Martin Godfrey(英國)、Peter McKinnon(加拿大)等人的攜手合作之下,在阿姆斯特丹、多倫多、台北、布拉格等地共舉行五次協調會議,並於六月在OISTAT發源地布拉格簽署備忘錄,奠定了文建會與OISTAT雙方合作的基礎。 OISTAT為我國少數以台灣名義加入、第一個將總部移設台灣、及第一個在台灣登記立案的國際非營利組織。藉由OISTAT總部的運作,台灣將成為國際劇場全球網絡中心,勢必將大幅提昇台灣的劇場專業發展。在未來十年中,OISTAT將經歷三次PQ劇場藝術節(PQ Scenofest),三次國際劇場建築競賽(Architecture
-
特別企畫 Feature
傳統的現代啟示錄
傳統 深厚而穩固的根基 最強烈獨特的歷史情懷及民族品牌 創新 多變與跨界的思維 最靈活時尚的包裝定位及創作趨勢 表演藝術的「新文藝復興」運動 走出舊框框 迎向新舞台 褪去了古味 換上了新妝 老祖宗的壓箱寶書法、南管、扯鈴、歌仔戲 在藝術家巧思下搖身一變成為當代流行 雲門《狂草》融合書法與肢體的東方美學 站穩全球化國際市場 王心心「南管音樂舞劇」跨越劇種與國界 打造現代典雅新定位 舞鈴劇場顛覆扯鈴雜技注入舞蹈劇場元素 開創表演藝術新形式 明華園日團轉攻小劇場培養第三代生力軍 成功吸納年輕新觀眾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黑蝴蝶》記錄台灣母子的芭蕾生命故事 公共電視台首次與德法公視ZDF / arte共同拍攝、製作、籌劃的表演藝術紀錄片《黑蝴蝶》Black Butterfly,將於十一月十六日晚上十點於公共電視首播。該片製作期長達一年十個月,並由被國際影壇譽為「德國新電影之母」的賀瑪‧桑德斯-布拉拇斯(Ms. Helma Sanders- Brahms)執導。 透過主角「莊士賢」於匈牙利國家芭蕾舞團的幕後排練和公開演出的過程,同時記錄同為舞蹈家的母親歐淑珍,在從小訓練莊士賢的舞蹈教室裡,二十多年來,仍持續著培育新一代小小舞者的工作。藉由述說這個西方社會下的東方故事,導演試圖呈現東西方舞蹈的不同實為其背後文化差異所造成。 莊士賢一九八三年出生,身高一百八十五公分,一九九五年赴英留學習舞,有八年半的時間。期間並獲得英國皇家芭蕾舞蹈學院全額獎學金。二○○三年考進匈牙利國家芭蕾舞團,二○○五年回台發展。(田國平) 《馬友友的音樂人生》用文字傳遞跨國界的音樂感動 不管你是不是古典樂迷,談到華人大提琴家巨星馬友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馬友友的音樂人生》一書,完整而詳實地紀錄馬友友的音樂與人生。生於浪漫理性的法國,長於開朗樂觀的美國,又具有謙虛深沉中國血統的馬友友,擅長發揮對不同文化的敏感觸覺,拿捏音樂作品中多層次的複雜性格。馬友友說:「音樂是人性的表現。如果你在我的音樂中,聽到了人性,你就看到我的心意,也是我對這個世界的貢獻。」本書作者約翰‧阿塔納斯生動有韻律感的文字,敘述他的出生、樂壇嶄露頭角、大學生活及他在巴赫樂曲上的詮釋演出與及音樂的創作事蹟、並詳述「絲路計畫」及他對人生永無止境的探索與關懷。本書由晨星出版社出版。(廖俊逞)。 台北新劇團 約旦神殿上演《新霸王別姬》 由世界文化論壇聯盟發起的第二屆「世界文化論壇」,十二月初於約旦安曼召開,台北新劇團受邀演出李寶春改編的京劇《新霸王別姬》,為活動揭開序幕。新舞臺館長辜懷群除了將參與研討會議,也籌募二百多萬經費把傳統京劇送往約旦。辜懷群表示,該劇碼曾到海外巡演多
-
特別企畫 Feature
冰磚四國 北方驚艷
關於北國文化,除了魚子醬、羅宋湯和伏特加,你還有什麼想像? 有人說:它是一個文化傳統傲視全球的國度 有人說:它是一個尊重藝術勝過麵包的民族 有人說:它是集貧窮與奢華於一身的矛盾體 有人說:它是一團包裹一層又一層神秘的謎 黯淡無光的人民生活,孕育富有豐饒的心靈 冰封冷冽的北方雪地,迸發熾熱如火的藝術 命運坎坷的北國,在文化藝術上卻有令人刮目的成就 兩廳院「世界之窗」 首度原裝進口俄羅斯與鄰近三國的表演藝術 讓生活在亞熱帶的台灣觀眾,親臨零下三十度C的藝術體驗 從時間到空間,從人物到事件,從大師到經典 一○一個關鍵字讓你快速連結北國文化 歷史、文學、建築、戲劇、舞蹈、音樂、電影和旅行 八種角度幫你全方位解開北方之謎 包羅定絃樂四重奏、波羅的海絃樂團、愛沙尼亞合唱團、凱薩琳堡舞蹈劇場、波圖丹偶戲 還有八檔「世界之窗」系列演出讓你北方驚艷 企畫創意 廖俊逞 企畫執行 廖俊逞 田國平 鄭淑瑩 鄭雅蓮 羊美齡 紀冠宇
-
特別企畫 Feature
關鍵名詞101, Russia超連結
歷史 恐怖伊凡(1533-1584) 即伊凡四世,在俄史上是位極具爭議性的君王。伊凡四世富有才智,進行多項改革,使俄國走向強大,但個性暴躁多疑,絕對專制,對貴族採嚴厲鎮壓,許多無辜臣民遭受迫害,唯一的兒子與媳婦也死於其手,在他死後,俄國因無合法繼承人而陷入混亂。 彼得大帝(1672-1725) 第一位遊學歐洲的沙皇,曾經遊歷西方十八個月,足跡遍佈歐陸各大城市,在歐洲的經歷影響其日後的西化改革。彼得大帝宣佈改用西曆(1700)、設立參議會(1718)、建設新都聖彼得堡、強制剃鬍、廢除磕頭的習俗,不僅改革了政治,也影響了整個俄國的文化,帶領俄國走向歐洲強國之林。 凱薩琳女皇(1729-1796) 三十三歲時發動政變,推翻其夫彼得三世,成為俄國女皇。凱薩琳引進大量的西方文化並重視教育,為她贏得「愛好和平的哲學皇后」、「啟蒙之后」的美名,但改革造成的龐大財務負擔,卻引發了俄史上規模最大的民變─普加契夫(Pugachev)之亂(1773-1774)。叛亂雖平定,但債務問題仍無法解套,凱薩琳去世後,留下幾近破產的俄國政府。 列寧(1870-1924) 一九一七年列寧指揮十月革命取得勝利,當選為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主席,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一九二○年代,列寧為了打擊反對者,成立紅軍及秘密警察,號召「戰鬥共產主義」,一切公眾生活皆軍事化,造成經濟困頓,列寧當機立斷,實行新經濟政策。蘇聯政府為了紀念列寧,在莫斯科的紅場建造列寧墓並將列寧的遺體保存在水晶棺內供瞻仰。 史達林(1879~1953) 原名Joseph Vissarionovich,「Stalin」為革命時期列寧所建議使用的匿名,意為「鋼鐵般的人」。列寧死後,史達林與托洛茨基相互鬥爭。一九三○年代,史達林展開大清算,將近八百萬人被捕。一九四一年,史達林率領蘇聯加入第二次大戰,戰後利用機會在東歐建立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採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北藝術節 「東方前衛」登場 由台北市文化局主辦,堂堂邁入第七屆的「台北藝術節」,今年將以「東方前衛」為主題,邀集來自國內外的表演藝術團體,巡演中山堂、紅樓劇場、大安森林公園、城市舞台等場地,讓十月台北處處充滿樂聲舞影!活動自十月一日起跑,由舞蹈家林秀偉領軍的「太古踏舞團」擔綱開幕演出,呈現結合中山堂廣場裝置藝術的舞作《奧義書》;接棒的其他國內精采節目包括:無垢舞蹈劇場的經典作品《花神祭》、匯川劇場的《逐墨》,以及由小劇場工作者所策劃近二十場的「顛覆/嗆聲實驗劇展」。 國外則有來自印度的男聲樂團、日本沖繩的民謠新唱、吐瓦的複聲喉唱,以及印尼的傳統面具樂舞等演出,帶來融合東方元素及前衛精神的多元展演面貌。詳細演出可查詢網址www.tpeart.org.tw或專線(02)5556-4815。(鄭淑瑩) DV8影像創作家湯馬斯.葛雷來台主持劇場影像工作坊 曾經擔任DV8影像創作的湯馬斯.葛雷(Thomas Gray),在英國文化協會的贊助下,於十月初來台,主持由古明伸舞團主辦「湯馬斯.葛雷劇場影像工作坊」。湯馬斯.葛雷曾獲英、美、日、德、奧等地邀約創作,形式多樣,舉凡劇場多媒體、攝影、影片裝置、舞蹈影片,都在他手中呈現驚人新樣貌。而明年將在倫敦上演舞台劇《魔戒》,他也將負責影像創作。(田國平) 2005台東都蘭山藝術節推出「聖山傳奇」 第四年舉辦的「台東都蘭山藝術節」系列活動,自十月一日起,於台東都蘭新都糖廠陸續展開。今年的主題是「聖山傳奇」,除了有由知名音樂家馬修.連恩與都蘭部落阿美族耆老共同採集古調,重新詮釋的原住民音樂會「天籟傳奇」,還有「嘻哈馬拉道」表演系列與「山海歲月」木雕創作活動等。詳情請洽台東縣文化局089-320378。(莊珮瑤) 2005台灣國際重唱藝術節 捷運、醫院趴趴唱 即日起到十月十四日止,民眾將可以在捷運等公眾場所,免費欣賞到國際級團隊的一流演出。由新合唱文化藝術基金會
-
特別企畫 Feature
透視瑪姬.瑪漢
《環鏡》還原舞蹈至純粹的生活面向, 生活中的細節與片段, 剪影成為舞蹈的動作, 在完全沒有拍子與節奏的音樂下,舞者默契一致的動作, 顯出了瑪姬.瑪漢舞團的功力, 舞台上豐富的色彩與複雜層次的佈局, 讓簡單的走路變化萬千, 瑪姬.瑪漢在這個狹長的表演區創作出一幅亮眼的繪畫。 瑪姬.瑪漢第三度來台, 帶來的不只是乾淨,純粹的作品, 她帶來歐陸舞蹈劇場的最新風尚。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NSO新紀元
有一回,一位記者問我:「如果有一天能指揮維也納愛樂,你會演奏什麼曲子。」我說:「國人作品。」 為什麼?「遇到這樣的超級樂團,我為什麼要跟他們證明我也會指揮貝多芬?經由我和他們合作,能不能讓世界上更多人認識台灣作曲家?」 簡文彬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北市交新任音樂總監李格悌(Andras Ligeti)上任 八月十八日,在台北市文化局長廖咸浩、台北市交團長徐家駒及多位團員見證下,匈牙利籍指揮家李格悌宣告到任。李格悌的合約即日起至明年底為止,他將以十六場音樂會、停留台灣二十一周的規模,為市交帶來新氣象。李格悌為即將開幕的市交音樂季策畫了包括威爾第的歌劇《茶花女》, 並在樂季中策畫其最拿手的德、奧匈牙利曲目,推出「德奧經典」系列音樂會。(廖俊逞) 國藝會第三屆「歌仔戲製作及發表補助專案」受理報名 已辦理兩屆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歌仔戲製作及發表專案」補助計畫,不僅有效提升民間演藝團隊的表演品質,同時活絡廟會的觀賞人口。爲持續協助歌仔戲劇團製作並演出優質劇作,國藝會將繼續辦理第三屆「歌仔戲製作及發表補助專案」。今年度甄選方式,將分為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由團隊提出劇本,入選者再進入第二階段的製作演出團隊甄選。第一階段需提交的資料大致為創作群名單與編劇理念、劇情介紹、分場大綱等。該計畫作業辦法將於九月公佈於國藝會網站http://www.ncafroc.org.tw,並展開收件。(廖俊逞) 「二○○五傳統器樂新秀」甄選活動至九月十五日接受報名 兩廳院「二○○五傳統器樂新秀」甄選活動,自即日起至九月十五日接受報名,甄選項目包括揚琴、中阮、笛子、笙及古箏等項目,擇優選拔共二至四名。凡具中國民國國籍,於一九七四年一月一日以後至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出生者,均可報名參加甄選。甄選流程包括初選及複選兩階段。初選於十月中旬舉行,以現場演奏方式評選,需演奏五至八分鐘自選曲,伴奏限一人,十一月下旬舉行複選。入選者將受邀於二○○六年參與兩廳院自製節目演出。詳細報名表請洽兩廳院售票處服務台索取,至國立實驗國樂團網站下載http://www.ntch.edu.tw/nco/。(鄭淑瑩) 波蘭山羊之歌劇團再度來台主持「讓身體唱歌工作坊」 曾在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悲歌錄》波蘭山羊之歌劇團,應台南人劇團之邀
-
特別企畫 Feature
幸運兒──尋找人生的新翅膀 The Journey of Mr. Wing
如果有一天, 你長了一雙新翅膀, 你是否敢拋開原有的一切, 飛翔探索陌生的天空,滿身是傷仍勇往直前? 有了翅膀,還要有飛翔的決心,和不怕摔的勇氣, 雙腳跳開高崖,翅膀展成優美弧度的那一刻, 是不是也有滿心的恐懼? 幾米繪本裡的《幸運兒》, 描述一個背上長出翅膀的中年董事長, 在人人稱羨裡,學習如何與自己翅膀共處。 導演黎煥雄說:飛翔是一種孤懸。 舞台版的《幸運兒》,黎煥雄在飛起的自由裡,打造「恐懼」。 《幸運兒》的故事,在現實裡可以有怎樣的延伸: 告別十年空少生涯,毛遂自薦進入電影圈的趙文瑄; 拋開法學世家傳承,勇敢追求指揮家夢想的焦元溥; 放下西北大學碩士,打造國片賣座新紀錄的李耀華。 他們不當人人稱羨的「幸運兒」, 在人生道路上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勇敢尋找自己身上的新翅膀, 也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新天空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當電影遇上爵士》出版 陳榮彬用電影重寫爵士樂史 與電影具有最深厚淵源的,是哪一種音樂類型?答案是:「爵士樂。」高談文化最近出版《當電影遇上爵士》,由資深爵士樂迷陳榮彬執筆,透過不同類型的 電影,重新「改寫」或者「詮釋」爵士樂的歷史。這本書以獨立的電影為單位,但排列的邏輯則是按照爵士樂的歷史發展,每一種爵士樂的類型會提及三、四部電 影,作者希望讀者可以將這本書當作「爵士電影院」,透過電影來了解爵士樂的內涵,讓閱讀跟聽爵士樂,都成為一種輕鬆的生活方式。(廖俊逞) 樂評人焦元溥出書三大冊,勾勒出二十世紀演奏風格變遷 樂 評人焦元溥集結十餘年來所發表的樂評文章精華,於七月出版《經典CD縱橫觀系列》新書,共分為三大冊,主題分別為:「歷史進展與詮釋變化」、「典型影響與 典型轉移」、「樂曲解析與學派特性」,詳細勾勒出二十世紀演奏風格變遷的過程,是華文世界第一部呈現音樂詮釋史觀的版本比較專著。 甫 取得美國佛萊契爾學院(The Fletcher School)法律外交碩士的焦元溥,今年才二十七歲,他自十五歲起發表樂評、論述與散文於《表演藝術》、《古典音樂雜誌》、《CD購買指南》、《聯合 報》、《自由時報》等平面媒體;內容涵蓋音樂作品分析、詮釋討論、鋼琴演奏技巧解析、音樂家訪問、國際鋼琴大賽報導與文學創作,發表過的樂評字數已逾一百 二十萬字。(鄭淑瑩) 《唐美雲胭脂紅》出版,書寫唐美雲梨園人生 繼去年在國家 戲劇院推出年度大戲《無情遊》的唐美雲歌仔戲團,今年九月又在國家戲劇院推出《人間盜》,每年一部公演的慣例不曾間斷,今年已是第七個年頭了。歌仔戲小生 唐美雲自小生長在歌仔戲世家,父親蔣武童是「戲狀元」,與布袋戲大師李天祿是結拜兄弟,母親唐冰森是著名小旦;她的表演訓練紮實,經歷過歌仔戲由盛而衰的 時代,在奔波四地的野台戲生涯裡,除了要面對現實的經濟問題外,也要裡頭的夾縫中求得舞台藝術的綻放。新書《唐美雲胭脂紅》,由唐美雲口述,陳艷秋撰 寫,收錄許多劇照與生活照,描寫歌仔戲由極盛到極衰的時代以及唐美雲梨園生涯的點點滴滴。(田國平) <stro
-
特別企畫 Feature
異世代看經典
所謂經典 即是歷經時間洗鍊 仍能讓不同世代、不同經歷的人 有所感,有所悟 而呈現出繽紛多彩的思維波濤 所以,我們藉著與表演藝術有關的經典 讓不同世代對話 老戲迷辜懷群與小古人張杰 各自表述他們對《三國》故事的喜愛與體驗 同為光仁音樂班出身的演奏家彭廣林與高三生鄭淳仁 對談貝多芬《快樂頌》的永恆熱情 看看這樣的對話 是否能給予經典不一樣的豐潤色彩?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表演好食在
編按:坊間將餐飲與表演結合的餐廳存在已久,但表演多屬於娛樂性質的配菜地位。但最近出現不少以表演藝術為主題的餐廳,加入策展概念,讓光顧的食客不只滿足味蕾,也滿足觀賞藝術表演的渴望。本次「表演好食在」特別企畫即要介紹幾家結合飲食與藝術表演的餐廳,將在本期與下期陸續刊出。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優人張藝生與老柴甄詠蓓一同《遊園》 香港「劇場組合」的《兩條老柴玩遊戲》曾在去年來訪台灣,給台灣觀眾相當新穎的劇場體驗,該團兩位藝術總監詹瑞文與甄詠蓓今年卻不再一起玩了。詹瑞 文一人獨演三十多個角色的《男人之虎》已在香港連演四十多場。甄詠蓓取材自《牡丹亭》的獨腳作品《遊園》(第一章),則將在五月下旬於香港上演。 這是實驗創作系列的首段,特別請來台灣優人神鼓的資深團員、身兼優2觀點藝術統籌的張藝生,擔任聯合導演,兩人嘗試在空間營造、身體展露、意象呈現等各方面進行實驗性探索;張藝生說:「我更像一個輔助者,只是從旁幫她一把,讓她完成這個以生命為限期的創作」。 故 事意念來自《牡丹亭》的〈驚夢〉一折,借虛擬的人間花園訴說一段段心靈的真實體會,如甄詠蓓在場刊中的自白:「呈現我所感受到的女性的壓抑,她們每一位都 是杜麗娘,都被情所牽絆」。「劇場組合」去年始與香港藝術中心開展「PIP快樂共和」長期合作計畫,結合場地、藝術、教育等發展;因此《遊》劇也於場地使 用上,得以探索更多可能性。演出不以舞台為舞台,本是演出的空間反而讓觀眾介入其中;演員卻從綠色的觀眾椅席中攀爬而上,貫徹園中遊樂的主題;並探討自然 與都市的關係。(陳國慧╱香港獨立劇場評論人) 社群舞蹈研習營、林懷民國際學術研討會陸續登場 由 文建會主辦、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承辦的「2005夏季舞校關渡,舞3夏,暨社群舞蹈研習營」及「林懷民國際學術研討會」,將陸續於七、八月登場, 廣邀國內外舞蹈名師及學者,打造豐富多元的舞蹈學習及交流平台,歡迎具有基本舞蹈背景的大專、中學教師,及專業人士共襄盛舉。 於七月廿五日 舉辦的社群舞蹈研習營,為期一個月,課程內容包含舞蹈鑑賞,以及芭蕾舞、現代舞、踢踏舞、舞動瑜珈等肢體律動,由華盛頓表演藝術中心芭蕾舞系領導人丹尼 斯.馬修、英國拉邦中心教師凱西.席格,以及國內優秀舞者林向秀等名師教授。八月初登場的「林懷民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深入剖析其對台灣社會文化、舞蹈教 育層面的影響及貢獻,並探討舞蹈與其他領域的交涉對話。活動詳情可上網http://dance.tnua.edu.tw或電洽02-28938778查 詢。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的禪與中國的武
當新店老泉山上的擊鼓優人 遇上河南嵩山的少林弟子 會激拼出什麼樣的火花? 當台灣的「禪」遇上中國的「武」 會在舞台上創造怎樣的劇場風景? 六月初 「優人神鼓」與「少林寺武術館」合作的《禪武不二》 就要推出這樣的組合,乍看下令人覺得匪夷所思 但如果深究其淵源 又似乎從千年前的達摩祖師便已種下如此因緣 除了邀請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與 優人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李立亨撰文 娓娓道來優人與少林寺結緣及一起排練的種種 本刊也特地邀請與劉若瑀為紐約大學前後期校友 同樣關注中國武術與藝術的電影導演李安 與劉若瑀越洋連線 對談兩人的相識及對彼此的重要影響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好個喜劇之王
法斯塔夫 Fantastic Flastaff!
他是顢頇可惡、縱慾輕佻的破落騎士 在女人堆中嬉戲玩耍,生活理想只是如何滿足口腹之欲; 他是幽默風趣、機智浪漫的喜劇之王 情節笑料通過他的言行妙趣橫生,荒謬突梯叫人捧腹不已 他是莎士比亞的筆下最經典的丑角──法斯塔夫 向莎翁致意,威爾第晚年最後一部作品《法斯塔夫》讓莎劇丑角躍上舞台挑大梁。 這齣被譽為歌劇史上最出類拔萃的喜歌劇之一, 世界各著名歌劇院長演不衰的基本戲碼,國內首度全本搬演。 NSO找來搞怪出名的導演魏瑛娟,以狂歡嘉年華為名, 在音樂廰上演一場炫人目光的服裝秀, 還要讓指揮簡文彬和法斯塔變身雙胞胎。這戲法該怎麼變? 且讓我們聽聽「劇場女巫」魏瑛娟現身說分明!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新古典基金會 紅樹林小劇場全新啟用 籌備了兩個寒暑,新古典藝術基金會位於淡水紅樹林的小劇場,已於五月正式啟用,開幕第一個重頭戲─「溯源《現代舞之母─鄧肯研究》研習營」,廣邀各年齡層舞團師生參與,並邀請捷克鄧肯舞蹈音樂學校校長伊娃‧芙拉西思卡娃來台,傳授鄧肯舞蹈在歐洲的現代發展。身為台灣舞蹈界大老的基金會董事長劉鳳學表示,紅樹林小劇場佔地一百二十坪,結合創作、教學及劇場功能,為國內展演團體提供一個新鮮場地。未來除了繼續推廣外,希望與居民緊密結合,規劃多場生活講座,落實到社區生活之中。(鄭淑瑩) 德國導演卡斯登穆勒尋找華語女演員 德國新銳導演卡斯登穆勒(Peter Kastenmuller),明年計畫在法蘭克福劇院推出一檔新戲,女主角為兩位亞洲人,在旅德作家陳玉慧建議下準備啟用華語演員,希望台灣女演員參與新戲演員甄試。 卡斯登穆勒之前以慕尼黑貧民區青少年為主題的戲Benny Hill,在本刊第146期專欄「歐洲人文筆記」中,作者陳玉慧有詳細的介紹。這次尋找華語女演員,只要會講英文便可,會講法文或德文更好,年紀約卅歲左右,或看起來年輕,有戲劇經驗,必須赴德國面試。不過,面試必須自己付費。一旦錄用,必須排戲兩個月,以及之後在歐洲各地巡迴,可能須在歐洲待上半年;不供食住,但有演出費和排練費,均為德國標準演員費用。意者可以簡單英文履歷直接寄給導演卡斯登穆勒pk@adrenaline.de(莊珮瑤) 華人鋼琴家陳宏寬 加盟金革唱片 與馬友友、林昭亮同為享譽國際的華人裔知名音樂家陳宏寬,十三年前因罹患「局部肌肉張力不全」病症,而告別樂壇。如今靠著練氣功和自創的物理療法,陳宏寬的雙手完全恢復了正常,曾經因為病情而恐怕中斷的鋼琴生涯,再現曙光。日前,陳宏寬和金革唱片,簽下三年三張的鋼琴專輯合約,在距離上一張錄音專輯十四年之後,再次推出新作,特別挑選貝多芬最知名也最困難的貝多芬第二十九號鋼琴奏鳴曲和貝多芬第三十二號鋼琴奏鳴曲,希望在音樂生涯中留下最好的記錄。(廖俊逞) 《白毛女》演出四十周年經典再現</p
-
特別企畫 Feature
香港風格Hongkong Style
林奕華、胡恩威 兩個近年來時時被中港台劇場界放在嘴上討論的名字 用他們披荊斬棘的狠勁與創意 製造出一波又一波劇場風暴 《張愛玲,請留言》、《快樂王子》、《半生緣》 席捲兩岸三地的焦點目光 這個兩人組合充滿了快狠準的香港風格: 「快」─每一齣戲的製作期約三個星期; 「狠」─議題辛辣而諷刺,思考方法詭怪而顛覆; 「準」─舞台語言新穎而精準。 他們為何如此創意無限? 他們為何如此懂得把玩形式? 他們為何如此滔滔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