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冰磚四國 北方驚艷

關鍵名詞101, Russia超連結

歷史

恐怖伊凡(1533-1584)

即伊凡四世,在俄史上是位極具爭議性的君王。伊凡四世富有才智,進行多項改革,使俄國走向強大,但個性暴躁多疑,絕對專制,對貴族採嚴厲鎮壓,許多無辜臣民遭受迫害,唯一的兒子與媳婦也死於其手,在他死後,俄國因無合法繼承人而陷入混亂。

彼得大帝(1672-1725)

第一位遊學歐洲的沙皇,曾經遊歷西方十八個月,足跡遍佈歐陸各大城市,在歐洲的經歷影響其日後的西化改革。彼得大帝宣佈改用西曆(1700)、設立參議會(1718)、建設新都聖彼得堡、強制剃鬍、廢除磕頭的習俗,不僅改革了政治,也影響了整個俄國的文化,帶領俄國走向歐洲強國之林。

凱薩琳女皇(1729-1796)

三十三歲時發動政變,推翻其夫彼得三世,成為俄國女皇。凱薩琳引進大量的西方文化並重視教育,為她贏得「愛好和平的哲學皇后」、「啟蒙之后」的美名,但改革造成的龐大財務負擔,卻引發了俄史上規模最大的民變─普加契夫(Pugachev)之亂(1773-1774)。叛亂雖平定,但債務問題仍無法解套,凱薩琳去世後,留下幾近破產的俄國政府。

列寧(1870-1924)

一九一七年列寧指揮十月革命取得勝利,當選為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主席,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一九二○年代,列寧為了打擊反對者,成立紅軍及秘密警察,號召「戰鬥共產主義」,一切公眾生活皆軍事化,造成經濟困頓,列寧當機立斷,實行新經濟政策。蘇聯政府為了紀念列寧,在莫斯科的紅場建造列寧墓並將列寧的遺體保存在水晶棺內供瞻仰。

史達林(1879~1953)

原名Joseph Vissarionovich,「Stalin」為革命時期列寧所建議使用的匿名,意為「鋼鐵般的人」。列寧死後,史達林與托洛茨基相互鬥爭。一九三○年代,史達林展開大清算,將近八百萬人被捕。一九四一年,史達林率領蘇聯加入第二次大戰,戰後利用機會在東歐建立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採用大俄羅斯沙文主義的手段,在東歐各國推行清洗資產階級精英分子的運動。

赫魯雪夫(1894~1971)

一九五三到六四年間,蘇共中央第一書記,為冷戰時期蘇聯主要的領導人,柏林危機(1958-1961)和年古巴飛彈危機(1963)事件的主要策劃者。一九五六年,赫魯雪夫在俄共第二十屆大會上,揭露了史達林在大清洗中的行為,引起震驚。一九六四年,俄共一致通過赫魯雪夫下台,《真理報》上說他「脫離現實,計劃空洞,輕率遽下結論,言行誇大不實」,改革失誤成為其下台的主因。

布爾什維克(Bolshevik)

一九○三年,社會民主工黨召開第二次大會,在有關黨的綱領上要不要寫上「無產階級專政」和關於黨員資格的問題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投票結果分裂成兩派,一派是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俄文意即多數派),一派為「門什維克」(意即少數派)。一九一二年兩黨分裂,布爾什維克獨立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一九一八年更名為「俄國共產黨」,一九二五年又更名為「蘇聯共產黨」。

血腥星期天(Bloody Sunday)

一九○五年,蓋龐神父(Georgo Gapon)率領的數十萬勞工示威隊伍,遭宮廷警衛開槍射殺,據官方估計,有一百三十位被殺,數百名受傷。事件發生後,從印刷工人首先發動「逗點罷工」(Comma Strike),要求標點符號也應計算工資,之後各行工人紛紛加入,造成全國性的罷工風潮,沙皇要求軍警出動鎮壓,革命在血泊中停止。

波坦金叛變

一九○五年日俄戰爭期間,波坦金(Potemkin)巡航艦上的水兵因不堪軍官長期的壓迫和凌虐,於是集體叛變,將軍官們丟下海,之後轟炸黑海邊的奧德薩港口,轉往羅馬尼亞尋求庇護,這是軍中第一次表明不效忠沙皇的事件。

二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俄國經濟衰退,一千四百萬勞動力應徵入伍,導致全國缺少勞動力,加上軍事上指揮不當,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因而引發二月革命的發生。一九一七年三月三日(俄曆二月十八日)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起義,逮捕沙皇政府的官員,尼古拉二世宣布退位,羅曼諾夫皇朝就此結束,由克倫斯基臨時政府取代。

十月革命

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七日(俄曆十月),由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所領導的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克倫斯基臨時政府及資本主義政權,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並促使俄國退出一次大戰。

蘇維埃(Soviet)

俄文「совет」,即「會議」之意,列寧認為,巴黎公社把管理和立法合而為一制度,是民主制的最好形式。蘇維埃政權即是巴黎公社型國家的再造,他在「四月提綱」中說:「不要議會制共和國,而要從下到上由全國的工人、僱農、農民代表蘇維埃組成的共和國。」並在第二次全俄代表大會中仿效巴黎公社委員會,選舉產生「中央執行委員會」。故此後蘇維埃也指蘇聯政府。

赤卡(Cheka)

一九一七年成立的秘密警察組織,全名為「打擊反革命及怠工行為非常委員會」(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 Sabotage, and Speculation),直接聽命於列寧,既為政府耳目,又為政府的「一雙帶著鐵套的拳頭」,用以清除反動分子。

文學

普希金(A. Pushkin,1799-1837)

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被俄國人尊稱為「民族詩人」。在普希金之前,貴族社會所使用的語言與文字都是法文,而他使用俄文創作,為現代俄文奠定基礎;普希金對俄羅斯寫實主義文學及世界文學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著有近九百首抒情詩、十四篇敘事詩及詩體小說《尤金.奧涅金》。

萊蒙托夫(Mikhail Lermontov,1814-1841)

為俄國人公認僅次於普希金之外,最重要的一位天才浪漫詩人,作品音律活潑、感情豐沛。他將在現實生活摸索之後的感受真實呈現,文字圓滑,用字極為平易,完全世俗化、人性化,句子構造也極為現代化,加上內容多為自我感受,因此博得讀者的信任。


屠格涅夫(Ivan Turgenev,1818-1883)
屠格涅夫與托爾斯泰、杜思妥也夫斯基齊名,為俄羅斯三大小說家之一,作品反映一八四○年代至一八七○年代俄國社會歷史的發展。他是溫和的自由主義者,作品質樸極富人情味,往往在字裡行間隱藏著某種社會思想和意識。代表作品有《獵人筆記》、《貴族之家》、《父與子》等。

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1821-1881)

他對於人的陰暗面、絕望、變態心理所作的描繪,被視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鼻祖。一八六六年發表的《罪與罰》是其代表作,也是他成為世界文壇巨匠的重要著作,深刻描述人內心隱密的精神世界與微妙的心理變化。

托爾斯泰(Leo Tolstoy,1838-1910)

托爾斯泰的作品富於宗教精神及人道主義思想。最有名的作品是《戰爭與和平》,雖然時空在拿破崙戰爭之際,但主要是透過幾位主角來探討道德善惡的問題;托爾斯泰透過這小說描寫當時的環境,也同時透過作品宣傳道德理念。

布寧(Ivan Alekseyevich Bunin,1870-1953)
一九三三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生於俄國沒落貴族世家,創作生涯始於詩歌。一八八七年開始發表詩作,一八九二年出版第一個詩集,一九○三年以詩集《落葉》穫莫斯科學術院的普希金獎。作品以象徵主義風格著稱。

索忍尼辛(Alexander Solzhenitsyn,1918-)

索忍尼辛是前蘇聯的流亡小說家,曾因與友人信件往來中批評史達林而下獄。作品揭露蘇聯社會黑暗面,多部小說因在蘇聯貝進而在西方出版,也導致他被迫流亡。他的報導文學巨著《古拉格群島》,披露史達林當政時無辜百姓被祕密警察逮捕下獄的血淚史,震驚世人,一九七四年,他也因此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安娜.阿赫瑪托娃(Anna Ahmatova,1888-1966)

堪稱俄國文壇上最重要的女性詩人。不僅創作詩歌,也研究俄國古典詩,有論文集出版,並譯介外文詩,包括法文與義大利文詩、埃及古詩及包括李商隱在內的東方古典詩人作品。

建築

紅場Red Square

位於莫斯科,俄語意為「美麗的廣場」,是長七百公尺、寬一百五十公尺的長方形石磚廣場,在歷史上曾是最熱鬧的市集、宗教慶典聖地、沙皇處決罪犯的斷頭刑場、共產時代的集權首府。西側緊鄰克里姆林宮東牆,南側則是有繽紛圓頂的聖瓦西里大教堂。

克里姆林宮Kremlin Palace

地處莫斯科市中心,始建於十二世紀,由皇宮及教堂兩組古老的建築群組合而成,共有四座城門和十九個尖聳的樓塔;其中面向紅場的「救世主塔樓」是克里姆林宮的正門,高度超過七公尺,塔尖上如紅寶石般耀眼的紅星,已成莫斯科象徵。

聖瓦西里大教堂Cathedral of Vasily the Blessed

位於莫斯科的紅場旁,由歷史上有名的君王「恐怖伊凡」於一五五五年所興建,九座大大小小的禮拜堂上方都建有色彩繽紛、造型各異的洋蔥式圓頂,造型如童話故事蛋糕屋,融合俄羅斯傳統「重複元素」及拜占庭及羅馬建築要素,是俄羅斯最具代表的經典磚造建築。

聖母升天大教堂Cathedral Of Assumption

位於克里姆林宮廣場內,十五世紀時由義大利建築師所興建,設計手法及內部構造完全按照東正教傳統建築模式,同時揉合俄羅斯與義大利的風格。教堂外形華麗,內部四壁的牆面和廊柱上繪滿聖母瑪利亞與使徒的壁畫,是宗教藝術史瑰寶。

國營百貨公司State Department Store GUM

位於莫斯科,建於十九世紀,為三層樓高的石造建築,共容納了近千個特色商店,販賣各式風味紀念品。內部以天井和天橋相互連接,頭頂上則是四百米長的弧形玻璃頂蓋,洋溢著濃厚古俄羅斯露天賣場的氣氛,是莫斯科建築及城市規劃的傑出經典。

國家歷史博物館

位於莫斯科,始建於一八七四年,是「新俄羅斯風格」代表建築,擁有三項特色:講求回歸民族樣式、講求機能與造型關聯、尋找傳統樣式的發展性及創新。紅色牆面的博物館,高聳尖塔兩邊遙遙對稱,圓弧屋簷的裝飾結構,展現大公國時期的古典氣派。

莫斯科地下鐵Metro Station

擁有「地下宮殿」與「地下博物館」美譽,五顏六色的大理石、花崗石、馬賽克、壁畫、浮雕、枝形吊燈、彩花玻璃裝飾,構成如夢似幻的獨特風格。有名的地鐵站如以壁畫彰顯烏克蘭歷史的「基輔站」、佈滿紅軍雕像的「革命廣場站」等。

夏宮Summer Palace

一七一二年彼得大帝遷都聖彼得堡時所建,位於涅瓦河出海口,有「俄羅斯的凡爾賽」之稱,向來是沙皇家夏天的居所。內部分為英式庭園設計的「上花園」及靠海的「下花園」,庭園中矗立許多耀眼的黃金雕像及噴泉,景觀引人入勝。

冬宮The Winter Palace

位於聖彼得堡,始建於一七五四年,歷經伊莉莎白女皇及凱薩琳大帝,共包括五座不同時期的建築:冬宮、小漢彌宮、大漢彌宮、新漢彌宮,以及漢彌宮戲院,建築以淡綠、白、金色為主,現已改成冬宮博物館,展示房間達一千多間,展示品高達二百八十多萬件。

聖彼得與聖保羅大教堂St. Peter and Paul Cathedral

聖彼得堡作為首都的二百年間,皇室成員都埋葬於此,亦可見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人的墓碑。呈現巴洛克宏偉風格,

多層次的高聳鐘塔頂端,重達五百五十公斤的黃金天使雕像俯視世人;內部牆壁及天頂佈滿淡色壁畫,品味優雅莊重。

聖以薩克大教堂St. Issac Cathedral

位於聖彼得堡,堪稱俄羅斯最豪華的教堂,建於一八一八年,外觀屬於典型的西歐後期文藝復興風格,教堂圓頂貼上金箔,改建成俄國人最喜愛的金色。高達101.5公尺,內部用俄國彩畫裝潢,以綠色孔雀石及藍色青金石建成的大石柱以華麗耀眼聞名。

音樂

愛樂協會Academic Philharmonia

聖彼得堡愛樂協會是俄國第一個「愛樂協會」,成立於一八○二年,貝多芬的《莊嚴彌撒》Missa Solemnis就由聖彼得堡愛樂協會籌畫於一八二四年首演。愛樂協會隨著時代、政治運作而有不同的職權與功能。其功能主要有審核作品、籌畫或鑑核音樂會,今天俄國的大都市幾乎都有愛樂協會,承繼歷經十九世紀以來愛樂協會所擔任過的各種職責。俄國的愛樂協會體系自成一獨立運作系統,從規劃、接洽到宣傳都有專司部門,即便在今天俄國境內都尊重這種傳統。

俄國指揮學派

承襲著魯賓斯坦兄弟的推展,俄系指揮家逐步隨著音樂的發展而逐步形成自己本身的風格。俄系的指揮家有著鮮明的風格,音樂表現較為粗獷雄渾,音樂中有濃厚的情感。

穆梭斯基(M. P. Mussorgsky,1839-1881)

作曲家穆梭斯基的音樂,被好友林姆斯基形容為「創作時似乎是要將耳邊呼嘯而過的聲音記錄下來。」但他卻未有足夠的技巧來控制這些聲響,故常出現一些不合理的技法。他有許多未完成的作品是由林姆斯基「修訂」或代為完成的,如管絃樂曲《荒山之夜》、《展覽會之畫》、《拉威爾組曲》等。

葛令卡(Mikhai Glinka,1804-1857)

被稱為俄國音樂之父的葛令卡,他可說是首位以俄羅斯思維為體,以西歐音樂技巧為用的俄羅斯音樂家。這種創作概念激發以「俄國五人團」為代表的「俄國本土」派音樂家們的信念。其以俄文創作的歌劇《為沙皇獻身》,不僅是史上的第一部俄文歌劇,使用歐洲式的音樂手法,但以豐富的俄羅斯民謠為素材,創造許多民族性的藝術音樂。對於日後俄羅斯音樂的發展具重大的意義。他晚年的時間都居住在歐洲,創作量明顯地減少,最後在柏林去世。

五人團

一八四○年代,在皇室強力引進西歐化思潮的衝擊下,音樂界出現了強烈的民族主義推崇者「五人團」,包括巴拉基雷夫(Balakirev)、包羅定、庫宜(Cui)、穆梭斯基(Musorgsky)及林姆斯基–柯薩可夫(Rimsky-Korsakov)。他們反對一個半世紀以來上流社會對義大利和法國音樂的盲目崇拜,倡導發展俄羅斯的民族音樂,到俄國歷史、人民生活、文學著作和民間音樂中去尋找創作素材。

包羅定 (Alexander Borodin,1833-1887)

包羅定不只是作曲家,同時也是位化學教授。他是天生的旋律家,他的管絃樂色彩豐富且具有對比性。著名作品包括交響詩《中亞細亞草原》、歌劇《伊果王子》。

林姆斯基–柯薩可夫Nikolay Rimsky-Korsakov,1844-1908)

林姆斯基-科薩科夫擔任聖彼得堡音樂院作曲教授有四十年之久,但他卻不是個老學究,在手機鈴聲古典類排行名列前茅的《大黃蜂的飛行》就是他的作品之一;其作品取材自俄國的民樂寶藏、民間傳說和俄式節奏的樂音,對二十世紀俄國樂壇產生深遠影響。他的知名作品有《大黃蜂的飛行》、《西班牙隨想曲》、《薩德柯》、《天方夜譚》等。他過世後,聖彼得堡音樂院便冠上他的姓名來紀念這位偉大的音樂家與前任院長。

柴可夫斯基 (P. I. Tchaikovsky,1840-1893)

與「俄國五人團」的立場相對的,就是「被動地」站在「歐化」、甚或是「保皇」一方的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的音樂膾炙人口的作品不消多言,諸如交響曲《悲愴》、《一八一二序曲》、鋼琴、小提琴協奏曲…芭蕾舞劇音樂《天鵝湖》、《睡美人》、《胡桃鉗》…等都已是跨越文化與時代鴻溝的傳世之作。「只有從藝術家靈魂的深處傾瀉出來的音樂,而又被靈感所感動的音樂,才能夠感動聽眾,佔有聽眾」這是柴可夫斯基對於自己音樂的註腳。

浦羅柯菲夫(Sergey Prokofiev,1891-1953)

作曲家兼鋼琴家。他是聖彼得堡音樂院的高材生,曾拜林姆斯基為師,大膽的曲風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他將音樂的氛圍視為一種「舞台」,故其作品能建構高度戲劇性,且各種音樂素材隱含鮮明對比。故除了為數甚多的純音樂作品,其戲劇、舞蹈與電影音樂作品頗豐,著名的蘇聯電影導演愛森斯坦(S. Eisenstein)就是普氏的好友。作品包括古典交響曲、歌劇《三橘之戀》、芭蕾舞劇《羅密歐與茱麗葉》、《彼得與狼》。

斯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

他可說是對芭蕾音樂奉獻最多的作曲家,他與舞者之間濃烈的情感、以及在藝術上的互相激盪,使得彼此的領域都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事實上,二十世紀的芭蕾舞劇,若少了斯特拉溫斯基的《火鳥》、《彼得洛希卡》、及引起觀眾暴動的《春之祭》,可能早就成為藝術史上的活化石了。

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v, 1873-1943 )

俄國革命後,最後落腳美國的拉赫曼尼諾夫身兼鋼琴家、作曲家與指揮家,而他在莫斯科的音樂生涯主要是作曲家與指揮家的身分,俄國革命後,拉赫曼尼諾夫放棄莫斯科大劇院指揮的頭銜,帶著一家子離鄉背井,才為了經濟因素重拾演奏。

斯克里亞賓(Aleksandr Nikolayevich Scriabin ,1872-1915)

拉赫曼尼諾夫的同學,同樣是才華洋溢的鋼琴家兼作曲家。在音樂史上提到史克里亞賓,多半著重於他晚期的作品,例如第五號奏鳴曲、狂喜之詩…等;他一生清奇,作品面貌多變,人格特質與心理經驗也是研究斯克里亞賓不可忽視的範疇。

蕭斯塔可維奇(Dmitry Shostskovich,1906-1975)

十九歲時就以第一號交響曲揚名於世,作品關切社會局勢,並留下多達十五首的交響曲與許多室內樂作品。在蘇聯體制下,他表面上必須迎合當局品味作曲,私下仍維持自己的創作不輟。

舞蹈

裴迪巴 (Marius Petipa,1822-1910)

法國舞蹈家,在俄國劇院工作長達四十一年,建立了男女雙人舞的三段式標準模式,並極力倡導芭蕾與大型管絃樂結合的表演形式,動用交響樂團伴奏,講求場面壯觀。編舞作品《天鵝湖》、《胡桃鉗》、《睡美人》、《唐吉訶德》、《雷夢達》。

狄亞格列夫 (Sergey Pavlovich Dyagilev,1872-1929)

被尊為「現代芭蕾之父」。創立「俄羅斯芭蕾舞團」,與編舞家佛金一同突破傳統,強調芭蕾應是音樂、舞蹈、文學、繪畫合一的綜合體,開創現代芭蕾新局。他善用組織才能並致力發掘人才,帶領舞團巡迴演出,影響舞團經營及藝術表現深遠。

瓦加諾娃 (Agrippina Vaganova,1879-1951)

俄國芭蕾教育家,畢業自聖彼得堡皇家芭蕾舞學校,後擔任列寧格勒舞蹈學校校長,蒐整法國、義大利等國的芭蕾資料,研擬出獨特的芭蕾教學系統,對動作、肌肉運用均有精準分析,樹立教學權威地位,曾出版《古典舞蹈的基礎》。

佛金(Mikhail Fokine,1880-1942)

俄國舞蹈家兼編舞家,將芭蕾舞蹈加上更多的表演、啞劇動作及相配服裝,力求於作品中展現時代精神及民族性格,一生創作七十多部舞劇,作品包括《垂死的天鵝》、《仙女們》、《火鳥》、《彼得洛希卡》等。

帕芙洛娃 (Anna Pavlova,1882-1931)

知名芭蕾女演員,曾任基洛夫芭蕾舞團首席,成功演繹佛金的《垂死的天鵝》,《埃及之夜》、《仙女們》等劇目主要角色,具有飄逸超凡的氣質,動作輕盈富詩意,給人生動的感染力,後來常參與英美等國舞團演出,向世界傳播俄羅斯芭蕾藝術。

尼金斯基 (Vaslav Nijinsky,1888-1950)

有「舞蹈之神」美稱的尼金斯基,十歲時以天才兒童身分進入聖彼得堡皇家芭蕾舞蹈學校,十八歲時即聞名全俄,獲狄亞格列夫大力賞識,成為聞名的首席舞者,之後自編自舞《牧神的午後》和《春之祭》,名望達到顛峰。晚年精神疾病發作,寫下著名的《尼金斯基筆記》。

巴蘭欽 (George Balanchine,1904-1983)

編舞家,曾任基洛夫芭蕾舞團演員,後移居美國,創立美國紐約市立芭蕾舞團,擔任團長暨藝術指導。擅於處理舞台空間,並融合民間舞步與芭蕾風格,藝術思想對歐美有影響。代表作有《繆思的主宰阿波羅》、《四種氣質》以及《插曲》。

葛里哥維契 (Yuri Grigorovich,1927-)

編舞家,曾任基洛夫芭蕾舞團演員、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編導,以及俄國知名波修瓦劇院總監。他的舞劇吸收俄羅斯民間素材,注重戲劇結構,場面豐富多彩,動作新穎流暢。作品《寶石花》及《愛情的傳說》是蘇聯芭蕾舞史上的里程碑作品。

紐瑞耶夫 (Rudolf Nureyev,1938-1993)

曾是基洛夫舞團當紅舞者,擁有狂桀不遜的個人魅力及炫目驚人的舞蹈技巧。他投奔西方後,為歐洲芭蕾開啟新紀元,不僅提昇了男性舞者的地位,拉近了芭蕾舞與現代舞的鴻溝,編導代表作有《睡美人》、《雷夢達》、《唐吉訶德》。

瑪卡洛娃(Natalia Makarova,1940-)

被尊為近半世紀來最好的抒情戲劇芭蕾女伶,以優雅精湛的技巧和感動人心的戲劇演繹,在歐美的現代芭蕾中大放異彩。於一九七○年一次隨俄國基洛夫芭蕾舞團到英國的巡迴演出中,尋求政治庇護、投奔到西方。

巴瑞辛尼可夫 (Mikhail Baryshnikov,1948-)

巴瑞辛尼可夫出身基洛夫芭蕾舞團,投奔美國後,除了跳十九世紀古典芭蕾,也和崔拉‧莎普、艾文‧艾利等現代舞大師合作,並曾任美國芭蕾舞團藝術總監,主演的《飛越蘇聯》一片令世人留下深刻印象,是當今偉大的芭蕾巨星,近十年來生涯轉向影視圈,前年參與美國熱門電視影集《慾望城市》的演出。

三大經典舞劇

《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1890)與《胡桃鉗》The Nutcracker(1982)、《天鵝湖》Swan Lake(1984)並稱為柴可夫斯基所作曲的三大經典舞劇。《睡美人》由裴迪巴,其中最富挑戰性的段落Rose Adagio(玫瑰慢板),三、四名王子與公主合舞表達愛意,需要高超的技巧及耐力,極富古典形式美感。《胡桃鉗》描述小女孩克萊兒收到一個特別的聖誔節禮物——王子所變成的胡桃鉗娃娃,兩人展開一段冒險,現今大家所熟知的是巴蘭欽的編舞版本。四幕芭蕾舞劇《天鵝湖》,由裴迪巴和伊凡諾夫編舞,芭蕾女伶一人分飾白╱黑天鵝,要能掌握白天鵝溫柔抒情的慢板,以及黑天鵝著名的卅二圈單腳旋轉,是經典片段。

《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1962)

單幕舞劇,尼金斯基與斯特拉溫斯基的合作,震撼了芭蕾舞界和音樂界。分為「地球崇拜」與「獻祭」兩個畫面,沙漠部落進行春天祭禮,場景再轉移到大樹下,被選為祭品的少女不斷跳著激烈的舞步,最後力盡倒地,被族人拋向天空。

聖彼得堡基洛夫劇院芭蕾舞團 Kirov Ballet

前身為馬林斯基劇院舞團,成立於一七三八年,舞者編制約一百五十人,另有樂團人數約七十人,被譽為「世界芭蕾明星的搖籃」。舞團風格高尚精緻,舞者動作充滿獨特的輕盈典雅風貌,尤其在演出傳統古典芭蕾舞劇時,完美線條令人印象深刻。

波修瓦芭蕾舞團 Bolshoi Ballet

成立於一七七六年,附屬於著名的俄羅斯波修瓦劇院,常態約有二百八十個舞者,其中有三十位首席舞星。謹守傳統縝密的訓練方式,表演特色著重體能和情緒的展現,是莫斯科藝術風格「爆發外放」的典型代表,演出傾向華麗、大格局的商業包裝。

戲劇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Constantin Stanislavsky,1863-1938)

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戲劇大師之一。一八九七年成立「莫斯科藝術劇院」(Moscow Art Theater,),是俄國第一個專業劇團,演出由契訶夫(Anton Chekhov)創作的《海鷗》The Sea Gull,獲得空前成功,奠定了其在俄國戲劇界的重要地位。史氏的成就在於重新肯定導演在劇場的權威性,創造了「方法演技」(Method Acting)的表演系統。著作如《我的藝術生涯》(My Life in Art,1924)、《演員的自我修養》(An Actor Prepares, 1936)及《一個角色的塑造》(Building a Caracter,1948)等,對他的理論都有詳細的論述。

梅耶荷德(Vsevolod Meyerhold,1874-1940)

俄國戲劇導演及理論家。他與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並列爲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戲劇大師。和史氏的寫實主義不同,他發展出一套非基於心理現實的表演方法,稱之爲「有機造型術」。梅耶荷德用馬戲、義大利即興喜劇等基於肢體的方法訓練演員,他認爲,演員們的肢體應該能夠像機械一樣精確地被導演掌控。該訓練法在歐洲被視爲在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之外最重要的戲劇體系。

方法演技

專指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所發明的創造角色的方法。在他之前,舞台演員的表演著重於外表的表演技巧,缺乏真實感,甚而有誇大浮華的傾向。因此他認為演員必需先從創造角色的內心出發,以各種方式去瞭解角色的心理,例如使用「假設」、「設定情境」、「想像」、「專心」等等去揣摹角色的行為動機、心理反應以及情感表達方式。

契訶夫(Anton P. Chekhov,1860-1904)
  被譽為世界三大短篇作家與三大劇作家之一。其作品包括《三姊妹》、《海鷗》、《凡尼亞舅舅》、《櫻桃園》等,他的戲劇對20世紀世界戲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劇作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環境如農奴解放後的問題、俄國進步的問題。除了劇作家的身分,他亦擅長短篇小說。

果戈里(Nikolai V. Gogol,1809-1852)

俄國戲劇家與小說家,主張戲劇要反映真實生活和問題。擅長以大膽誇張的手法描寫人性,劇情雖荒謬,人物的反應卻合乎常理。其劇作《欽差大臣》(The General Inspector,1836)透過一個狐假虎威的小人物,招搖撞騙而反映出趨炎附勢社會風氣,成了俄國戲劇史劃時代的作品。

高爾基(Maksim Gorkiy,1868-1936)

社會主義劇作家、小說家。作品中抨擊了沙皇制度的黑暗,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剝削和壓迫。高爾基的戲劇創作與現實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具有鮮明的政治和思想傾向。 自一九○二年《小市民》在莫斯科藝術劇院上演以來,高爾基的劇作幾乎全部都陸續搬上了蘇聯舞台。他也曾發表論文《論劇本》,對於戲劇美學、創作方法與寫作技巧、戲劇語言、戲劇創作同民族傳統、民間文學等各方面的問題作了詳盡的論述。

莫斯科藝術劇院

蘇聯主要劇院之一。全稱蘇聯莫斯科高爾基模範藝術劇院。由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與丹欽科(Vladimir Nemirovich-Danchenko)於一八九七年創設。從建院到一九○五年之前,莫斯科藝術劇院以上演契訶夫及高爾基的作品為主。劇目中也有俄國和外國的古典的和現代的名劇,莎士比亞的、義大利即興喜劇作家哥多尼和寫實主義劇作家易卜生等。

電影

電影真理報 Кино-Правда
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二五年,蘇聯的吉加‧維多夫所拍攝的廿三集新聞片。內容記錄當時的蘇聯社會與人民生活,風格則融合了紀錄片,動畫與新聞評論的獨特類型,當時極受歡迎,對一九三○年代的蘇聯紀錄片產生很大影響。

蒙太奇

詞源於法文中的建築語彙。但「蒙太奇」(Монтаж,Montage)幾乎與俄國電影劃下等號,是種處理時間與空間的藝術手段,在此之前,電影鏡頭僅止於記錄式的呆板攝影,受到電影之父美國導演葛里菲斯電影的剪輯啟發,一九二○年代蘇聯的庫魯雪夫利用不同照片的交叉剪接,使內容產生象徵、隱喻的新內涵,後繼者包括愛森斯坦與普多夫金。蒙太奇可說是電影獨特美學的來源,雖然在有聲片產生後,蘇聯形式主義式的蒙太奇影響力消退,但蒙太奇剪接概念仍對電影敘事有不可磨滅的地位。

普多夫金(V. Poudovkin,1893-1953)

電影理論家,他認為剪接是電影藝術的基礎,著有《電影技巧》與《電影表演》。他的蒙太奇理論強調鏡頭與鏡頭、場景與段落產生出多種的隱射含意。使得影片的剪輯工作,讓電影更容易表現出藝術的本質和生命。代表作《母親》(Мать,1926)

愛森斯坦(Sergei M. Eisenstein,1898-1948)

導演愛森斯坦對電影剪接的一連串影像實驗,讓電影脫離固定、線性的敘事方法,成了一種對純粹視覺影像藝術的形式探索。被尊為「俄國電影之父」,作品有被視為蘇俄蒙太奇理論的經典代表的《波坦金戰艦》,每個畫面以節奏性的正確秒數停留在銀幕上,並透過不同鏡頭的相互對比而產生不同意義。

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1986)

導演,一九六二年以《伊凡的少年時代》拿下威尼斯金獅獎,之後直到八○年代《安德烈‧盧布烈夫》、《潛行者》、《鄉愁》等八部作品,如詩般的電影語言,性靈的純粹和高度,深獲電影研究的寵愛,在俄羅斯或全球電影都佔有重要席位。

米亥科夫(Nikita Mikhalkov,1945-)

近期俄國最重要的導演。曾以《烈日灼身》拿下一九九四年坎城評審團大獎,隔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安娜成長篇》是導演用片廠剩下的底片,每年女兒生日時,拍下她的心願,從一九八○到九一年,穿插蘇聯到俄羅斯政治社會變遷的資料片。在此之前台灣上映了一部《蒙古精神》(Urga)榮獲威尼斯金獅獎、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

帕拉贊諾夫(Serguei Paradjanov,1924-1990)

導演,一生僅有《石榴的顏色》、《吟遊詩人》、《斯藍城的傳說》、《被遺忘的祖先的影子》四部劇情長片於國際呈現,他的電影對話極少,結合詩、繪畫及民俗風的獨特影像風格,非習慣性的敘事,神秘而詭譎的儀式在高加索的草原上展開,有著難以捉摸的風格。

蘇古諾夫(Alexander Sokurov,1651-)

是繼塔可夫斯基後在國際上最活躍的俄國導演,新作《創世紀》顛覆俄國蒙太奇的傳統,全片在聖彼得堡「冬宮」拍攝,九十分鐘的電影,一鏡到底,是影史的一項紀錄與奇觀。蘇古諾夫相當多產,今年台北電影節得導演專題,一口氣演出十四部他的電影。

列寧片廠Lenfilm Studios

以聖彼得堡為基地的「列寧片廠」已有八十七年的歷史,不僅是俄國最古老的片廠,也是俄羅斯最具勢力的大型製片單位。排名第二的莫斯科片廠,幾乎沒什麼影片產量,著名的電影片頭是勞動階級的雕像,一男一女如希臘雕像般地展現力與美。

《十月》Oktyabr (1927)

本片是為了紀念「十月革命」十周年而拍,以史詩規模展現了革命的重大事件與人物,包括巡洋艦在窩瓦河上行駛,以及上萬革命黨人攻打冬宮等場面,由於驚人的視覺效果與逼真感,一度被以為是真實的歷史紀錄鏡頭,一百零三分鐘,三千多個鏡頭,可見功力之深。這也是蘇聯電影史首度創造列寧形象的嘗試。

節慶

東正教

西元十世紀末,基輔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統治時期,基督教(希臘正教)傳入俄國,東正教即東方的正統基督教之意,在教義方面與天主教有許多區別。希臘正教傳入俄羅斯後,與民間信仰融合,也是東正教一大特色。蘇聯政體瓦解後,東正教再度復甦,目前俄國東正教信徒就高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東正教聖誕節

俄羅斯的聖誕節是一月七日。因為教會根據傳統的舊陽曆——儒略曆來紀念耶穌基督誕辰。由於舊陽曆比目前西方通行的陽曆要晚十三天,所以舊曆的耶誕節一般都是在每年的一月七日。

謝肉節

謝肉節約於每年的二月底三月初,源於東正教。在東正教為期四十天的大齋期裡,人們禁止吃肉和娛樂,因此在齋期開始前一周,人們縱情歡樂吃葷,以彌補齋戒期的苦行生活。謝肉節又叫送冬節,中世紀的斯拉夫族認為,當太陽神雅利拉戰勝了嚴寒和黑夜的時候,就是春天來臨的日子,因此,每年此時斯拉夫人都要舉行隆重的迎春送冬儀式,因此產生了「送冬節」。

東正教復活節

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禮拜日開始,持續一週,慶祝耶穌基督復活的奇蹟。活動從前晚的復活節夜開始,在結束七週的大齋戒後,人們準備豐盛晚餐,當東方升起象徵耶穌復活的第一顆星星後,眾人才可破戒吃葷,同時,必須要說「耶穌真的復活了!」餐桌上的食物少不了紅蛋、果子凍奇謝里和古里奇──圓柱形蛋糕(象徵耶穌的身體)。

尼古拉節

尼古拉節有兩個:一個在五月廿二日,稱為春天尼古拉節;一個在十二月十九日,稱為冬天尼古拉節。尼古拉神在俄羅斯佔有特殊地位,在民間傳說中將其與耶穌、聖母置於同等位置,教會將其描繪成「受尊敬的人民之神」。俄羅斯人認為他不僅保護農業豐收,而且還庇護各行各業的人們。

庫帕拉節

時間是每年的六月廿三到廿四日。在古斯拉夫神話中,庫帕拉是快樂、美麗的夏日之神。斯拉夫人在夏至時,青年男女頭和腰間繫上花冠,成群繞著營火唱歌跳舞,在歌聲中表達了對庫帕拉的愛戴。而今日的庫帕拉是古斯拉夫民間信仰的與基督教的施洗者約翰融合產生的結果。

冬至節慶
時間是在每年的十二月廿五日到次年的一月六日。慶祝三種神祇:家畜之神、節慶之神、和賜福之神。節慶期間將舉辦許多慶祝活動。女孩們喜歡聚在一起算命,想知道未來的如意郎君在何方,並結伴跳舞及唱遊戲性的情歌。

俄羅斯民族舞蹈

輪舞

在圓圈舞基礎上發展的集體舞蹈,與表現農事和農家日常生活的抒情歌曲配合,舞步平穩流暢,以碎小步移動,慢速的抒清輪舞主要是女子跳,而快速的輪舞由男子參加。還有帶競技性的輪舞,自由熱烈具即興性,舞蹈一對一或組對組,或依次輪換,做著節奏複雜的旋轉、蹲跳、踢踏等,競相炫耀技巧,最後以合舞結束。

卡瑪林斯卡亞

起源於十七世紀的古卡瑪林斯卡亞地區,是農奴頌揚好漢的歌,沒有嚴格的節構,主要由男子跳,起步較慢,逐漸加快,做著碎步、蹲跳、旋轉、躍起蹬腿、腳、拍手、拍身體各部位以及擲帽子等即興動作。

普利夏特卡

是一種腿部的蹲、起的動作,具有強烈的俄羅斯風格,男子善於表演特技,女子則以穩重的走步、擦踢步以及橫向疊步為主要步法。

芭勒娘舞

極富幽默的芭勒娘舞,也是以歌伴舞,舞蹈者邊跳邊模仿一些典型人物的姿態,重覆「我的芭勒娘、我的蘇達勒娘(我的小姐、我的太太)」的歌詞,滑稽詼諧。

哥薩克舞蹈

哥薩克人原本也是俄羅斯人,其祖先在十五至十七世紀期間,因各種原因被流放或流亡到偏遠地區如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聶伯河、頓河、亞伊克河流域,以狩獵、捕魚、放牧為主,個性豪爽尚武,是沙皇募兵的主要對象。哥薩克人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舞蹈熱烈且富戰鬥性,結構由舞者即興編排,特點是活潑快速的跑步,大跨度的躍步,大的「普利夏特卡」以及空中陀螺轉等。

俄羅斯飲食

伏特加

vodka字源於voda(水),這種清澈如水的烈酒為克里姆林宮的僧侶於一五○三年發明,最初作為防腐劑,後來逐漸成為俄羅斯人熱愛的「國民飲料」。口味烈,勁大刺鼻又提神。對於俄羅斯人來說,伏特加是多年動盪歷史下,幫助苦難人民忘懷痛苦的終極解藥。研究伏特加歷史的俄羅斯作家艾洛費耶夫稱之為「俄羅斯的上帝」,並說其他國家的人喝伏特加是享受,但俄羅斯人喝的不是伏特加,而是自己的靈魂。

俄羅斯是全世界酒消費量最多的國家:平均每人每年消費十五公斤白酒,其中至少一半是伏特加。伏特加給俄國同時帶來預算收入與酗酒的社會問題,戈巴契夫是唯一下過禁酒令的總統,但繼任者葉爾欽則豪飲伏特加。

魚子醬

俄國魚子醬有「黑珍珠」、「黑金」的美譽,嚴格地講,只有用鱘魚卵製成的才叫魚子醬。鱘魚每年兩次逆水而上,遊到伏爾加河等內河産卵,位於河口三角洲的古城阿斯特拉罕,由於地理位置優越,是世界上最大的鱘魚魚子生産和加工基地。魚子醬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很高,且不含膽固醇,是補身養顔的食品。粒大、透明的黑魚子醬爲上品,它的顔色是閃光的黑色或深褐色,個頭均勻,粒與粒之間不粘連。

羅宋湯

Borscht羅宋湯源自烏克蘭,是俄羅斯的國民湯,俄羅斯(Russia)過去的音譯就叫羅宋,因此也可稱為俄羅斯湯。羅宋湯湯頭以絞肉熬煮,上面灑上香菜提味,配上淋有黃油的鬆軟麵包,湯品通常跟酸奶油跟植物香料一起食用。

黑麵包

黑麵包是俄羅斯人的主食,口感有點酸又有點鹹。黑麵包極富營養,又易於消化,因為發酵黑麵包用的酵母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生物酶。「波羅金諾黑麵包」是黑麵包中的極品,烤製這種麵包有一種獨特的配方,主要是在黑麥麵粉中加入天然香草籽。據說是一八一二年拿破崙入侵俄國期間,波羅金諾村修道院的修女們為讓受傷的戰士開胃而製作發明的。

俄羅斯餡餅

每逢重要節慶、儀式,餡餅都是俄國人不可少的重要菜肴。俄式餡餅屬於酵母發酵類餡餅,分為黃米類、蕎麥米類和麵類餡餅。餡餅形狀除了圓形外,還有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比薩式露餡形、半露餡形、封閉形等。餡餅的命名有以人名命名的有「古裏耶夫斯基餅」;以用途命名的「婚禮餡餅」;還有以餡心命名的「捲心菜大餡餅」、「果醬大餡餅」、「奶渣餅」。

俄羅斯餃子

傳說俄羅斯餃子由西伯利亞傳入,因西伯利亞人在外出打獵時,必準備大袋餃子。俄羅斯人的餃子餡有牛肉、胡蘿蔔、雞蛋、蔥頭、鹽和味精等,但他們還在餃子餡中加一些辣椒末,而且包的個頭大。俄羅斯人煮餃子用的是牛骨頭熬成的清湯。不過,喝煮餃子湯是第一道菜,吃餃子才是第二道菜。

酸奶

俄國總統普亭就喜歡在睡前喝酸奶。酸奶是俄國人最重要的乳製品,口感獨特。同時酸奶也是很好的解酒食品。

製造

真理報

一九一二年由列寧和他的兩個同事於聖彼得堡創刊,原為地下報紙,後來成為蘇聯的官方報紙和資訊教育機關,灌輸共產主義理論和綱領。一九九六年停刊。史達林時代,《真理報》達到極盛時期,一天發行上千萬份。類似現在的報紙大小,不過每份有十八大張,偶有彩色插圖。

紅星手錶

蘇聯軍用手錶,以高度精準性和優異的可靠與耐久性著稱,面盤精繪各軍徽或軍事圖案並配有蘇聯紅星因而有紅星錶之稱。前蘇聯軍事用品通常是不計成本考量,防爆、防塵、防風、防水深達一百公尺,鍍亮絡旋轉外框可用於計時,還有大型夜光指針。

俄羅斯套娃

原文英譯是:matrioshka,此字來自於俄文女子名瑪德蓮娜,意思是美麗與美德的化身,穿著傳統連身圍裙,帶著彩色編織的頭套,拿著會有象徵財富公雞的手絹,是一八九○年代由莫斯科北方七十公里一個小鎮工廠製造。

LOMO相機

LOMO是「列寧格勒光學機械學會」(Leningrad Union of Optics and Mechanics)的縮寫,是一次大戰時為蘇聯軍隊製造軍用望遠鏡等光學器材的國營單位。以多個鏡頭組成的簡單相機,沒有技巧,但多個鏡頭的構圖,在上個世紀末成為一種看待世界的品味與生活態度而再度流行。

列寧像

列寧(1870~1924)一九一七年領導十月革命建立蘇聯,當選第一屆人民委員會主席,可說是蘇聯的「國父」。列寧像本是社會主義的精神象徵,蘇聯解體後淪為資本主義的產品,列寧像被大量複製在衣帽包包等大量商品產品上,滿街都是。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