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
即將上場
薰衣草劇坊《未完成》
薫衣草劇坊即將推出的《未完成》從三年前兩個北一女學生在蘇澳自殺談起。面對一則已成爲我們集體記憶的社會新聞,要如何掌握它在我們心中引起的騷動?整個創作、思索的過程已讓《未完成》最後的形貌與一般人熟悉的戲劇漸去漸遠,但導演何一梵並不擔心新竹居民對所謂「前衛」劇場會產生疏離效應,他希望此次作品能有異於時下戲劇風潮。
-
即將上場
樂壇新秀系列─蔡佳憓鋼琴獨奏會
甫獲選參加克里夫蘭國際鋼琴比賽的蔡佳憓,是九七年兩廳院甄選「樂壇新秀」系列的鋼琴新人,一九八五年代表台灣赴日本參加J.O.C.國際創作發表大會,隔年以最高分考入德國國立Freiburg音樂院,師事匈牙利鋼琴家Tibor Hazay,一九九三年以特優成績取得藝術家文憑,同年再考上Freiburg及Trossingen國立音樂院獨奏家最高硏究班,並隨俄籍大師Boris Lvov學習。一九九三年進入Gottingen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的準決賽。一九九六年返國任敎後,經常應邀演出。此次她將帶來莫札特的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及史克里亞賓的第五號鋼琴奏鳴曲;下半場安排的是蕭邦的二十四首前奏曲集。
-
即將上場
台南人劇團《求婚記》
台南人劇團將於三月二十一、二十二日於華燈藝術中心演藝廳推出《求婚記》,並巡迴南部各大專院校及社區演出。 《求婚記》是俄國劇作家契可夫的作品,是齣極爲逗趣的輕喜劇,故事敍述一位前去女方家求婚的地主,卻因與女方家爭執土地所有權及家犬優劣等芝麻綠豆事而鬧得不可開交,差點求婚不成。劇團仍以一貫擅長的台語,添增本土語言的趣味性。本劇由劇團資深演員陳玉惠擔任導演,主要演員有郭吟香、蔡鑫昶、黃詩媛等人。這次演出由文建會主辦,是該會「輔導地區劇團人才培育極戲劇推廣計畫」活動之一。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大陸〕 北京掀起「話劇熱」 爲紀念中國話劇九十周年,新年伊始,文化部、中國文聯聯合舉辦了大陸各地十八台經典劇目及新創劇目的展演,使北京舞台呈現一派繁榮景象。廣州話劇團《男兒有淚》、中國靑年藝術劇院《全是北京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尊嚴》、遼寧人民藝術劇院《船廠歲月》、南京市話劇團《大江奔流》、福建省人民藝術劇院《滄海爭流》、天津人民藝術劇院《蛐蛐四爺》等,受到歡迎,場場滿座。此次展演劇目中,最引人矚目的當數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推出的《虎踞鍾山》,該劇以劉伯承創辦軍事學院爲背景,風格厚實凝重,大氣磅礴,凸顯出創、演人員的藝術功力。 (蕭勇) 〔德國〕 《暴風雨》引起舞台混亂 最近,德國科隆劇院上演莎士比亞名劇《暴風雨》,來自九個國家的十二位演員在表演時均各自使用自己的母語。導演卡琳.拜爾今年三十二歲,她過去六年曾執導了十部莎士比亞的戲劇。卡琳.拜爾非常崇拜莎士比亞,她說,「莎翁很懂得心理學,在其戲劇中,人性隱藏的墮落被暴露無遺。他是個天才,因爲至少有上百種方式來讀他的每一個劇本。」一些反對歐洲國家此次共同合演《暴風雨》的人士則尖銳批評卡琳.拜爾,指責這位年輕女導演「製造了一場多種文化的舞台混亂。」 (蕭勇) 〔法國〕 巴黎第二屆「想像」國際藝術節開鑼 在法國文化部擘畫下成立,以展現非歐洲地區藝術表演爲特色的巴黎世界文化館(Manison des Cul-tures du Monde, MCM),去年舉辦第一屆「想像國際藝術節」(Festival de I'lmaginaire)頗獲好評,今年從二月十六日到四月四日再度於同地舉辦。除了邀請各國的民俗音樂、戲劇、舞蹈演出,並舉辦討論會,放映相關紀錄片外,巴黎西邊巴卡代勒花園的特里阿農畫廊(Galerie du Trianon de Bagatelle)也將在此次系列活動中展出台灣畫家吳炫三的作品。
-
即將上場
六種不對號入座的自由
第一屆耕莘藝術季,由主辦單位邀請含括北、中、南三區各具特點的十個表演團體參與演出,耕莘除了免費提供一切設備,票房收入亦歸表演團體所有,這樣的作法對許多團體有很大的鼓舞。此次第二屆藝術季首先登場的是河左岸劇團的《迷走地圖番外篇》,導演爲陳品秀,內容主要描述一個時空迷離的空間(暗喩今日的台北),居住在那裡的人民爲了要了解神的意旨,而展開一連串的心靈旅途。其間有神與神之間的爭執、人與人之間的懷疑、試探、迷惘、傷害、以及痛苦。最後,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撫慰,聖地子民們終於獲得了某種救贖,只不過這救贖竟是透過死亡的方式顯現。 牛古劇團《等待三部曲》則由鍾雲鵬編導,以三部短劇成一齣「等待」的劇情,段落中都是以兩個角色爲主,明確的對話卻只是戲劇情節的導引作用,重點在於對話之外所無法承載的空間感以及象徵性,將著重演員的肢體語言以及演員與舞臺空間的互動關係。文薪劇團則推出《新孟麗君》,企圖捨棄傳統布幕,強化肢體的語言,希望在保留歌仔戲精髓的創作上,帶給觀衆另類的感動。耕莘實驗劇團將帶來《獅王史赩魔》,以表面具熱鬧的表演型式爲主調,但卻於內層深處凸顯人物的內在張力。
-
特別企畫 Feature
戲劇敎育校閱
在舞台劇漸漸受到年輕朋友喜愛下,不少知名劇團開設表演訓練課程,提供許多躍躍欲試的靑年學子一個學習與表現的機會;的確,戲劇不似舞蹈、音樂、傳統戲曲般需從小打好根基,現代戲劇的表演可以隨時被開發及引導。然而,舞台上的光芒使不少人抱著「戲劇等於表演」的想法進入戲劇學校就讀,而當明星夢碰上劇場磨練而幻滅時卻後悔不已。因此,從二月開始,不少相關戲劇學校已陸續招生,本刊特別依高中職、大學院校及硏究所作一深入報導與介紹,讓有興趣的學子能在報考之前先認識各科系所的現況,以作爲選擇的參考及準備之方向。
-
專輯(一)
無聲的舞台
他帶著明星式的笑容出場,走了兩步路,一個踉蹌往前滾了三圈,才要穩住,脚上又踩到個東西,一滑,劈腿橫坐地板上。摸摸口袋拿出個氣球,鼓起腮幫子用力一吹,球愈漲愈大,人也慢慢地被氣球往上拉起舞台上,沒有繩子、沒有香蕉皮,也沒有氣球,只有個白著一張臉的──小丑演員。
-
即將上場
《舞想2001》舞蹈美學新型構
從小開始學舞至今,跳過民族舞、現代舞、芭蕾舞的樊潔兮,自一九八六年與先生柯錫杰深入中國西北的絲綢之路,認定「敦煌」就是她文化上的依歸,因此開始硏究敦煌壁畫,從傳統中創新,創造一系列富含中國文化傳統及新意的舞蹈新語彙,如過去充滿敦煌壁畫語彙的《舞出敦煌》、《有女飛天》。然而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樊潔兮所編的《舞想2001》─舞蹈美學新型構,充滿自傳意味,舞作共分四節:〈鄕土情懷的台灣〉主要是樊潔兮幼時習舞的情形,由國光劇校舞蹈科十三、十四歲的舞者擔任;〈東方詩情的日本〉是關於樊潔兮前往日本學芭蕾時的情景,舞者皆具備中國傳統京劇的底子;〈西方活力的紐約〉敘述樊潔兮赴紐約的過程,舞者由十七、十八歲的國光舞蹈科學生擔任;〈現代流行的台北〉則由樊潔兮和另一位舞者擔任,最末的群舞舞台上會有將近三十位的大小舞者,呈現她回歸成長故鄕的內在矛盾,以及台北這個大都會充滿傳統、現代,彩色繽紛卻也紛亂吵雜的特質。 《舞想2001》的音樂由紐約前曼哈頓音樂學院電子媒體音樂系主任Mr.Elias TanenBaum作曲,他自一九八七年起即與樊潔兮合作,兩人默契十足。舞台技術方面,加入多媒體科技元素,將攝影師柯錫杰親自拍攝的幻燈片投射在二種材質的紗幕以及舞者身上,如此簡單的舞台設計不但不會干擾表演者,還能使坐在後排的觀衆看淸舞者細膩的肢體語言,讓整個舞台不但淸楚而且乾淨,符合樊潔兮創作的理念:舞蹈就是舞蹈,肢體才是最主要的創作元素。
-
即將上場
鄧皓敦小提琴獨奏會
目前還是國立藝術學院學生的鄧皓敦,九二年獲得市交協奏曲比賽小提琴組的優勝,與市立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布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後,同年參加國際太平洋音樂節,赴日硏習深造並演出,目前是台北名弦管弦樂團的小提琴首席。而這次的音樂會,在鄧皓敦積極的策劃下,推出小提琴代表作品,包括巴赫的夏康舞曲、帕格尼尼第二十四號隨想曲等。
-
即將上場
夢幻、蝶舞、小精靈莫斯科兒童芭蕾舞團
莫斯科兒童芭蕾舞團成立於一九七六年,團員共有四百多位,年齡在七歲至十五歲之間,目前與「莫斯科維奇古典芭蕾學校」建敎合作;爲培育新一代的年輕舞者,兒童進入該團後,必須學習古典芭蕾、民族舞蹈及現代舞三大主要課程。自建團以來,該團演出的舞碼超過六十部,該團並爲俄羅斯電視台「傑出藝術家」節目錄製一連串兒童靑少年的系列節目。
-
即將上場
魏樂富鋼琴獨奏會
魏樂富曾跟隨俄籍鋼琴家艾羅諾夫、美國鋼琴家葛拉夫曼、法國作曲家拉威爾嫡傳弟子培烈姆特及德國名師凱默林等國際名家硏習琴藝,並曾受敎於兩位美國現代音樂作曲大師:約翰凱吉(John Cage)及艾里奧.卡特(Elliot Carter);魏樂富亦先後巡迴歐美及亞洲、南非各地演出;曾與莫斯科愛樂交響樂團、俄羅斯史維德洛夫斯克愛樂交響樂團、瑞士洛桑室內樂團、加拿大加爾各里愛樂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等樂團搭檔演出。除此外,也經常做室內樂及現代音樂之首演。此次音樂會將呈現的曲目包括有:史卡拉第的二首奏鳴曲、貝多芬降A大調奏鳴曲、韋伯的邀舞、蕭邦四首練習曲、降b小調奏鳴曲以及浦羅柯菲夫瞬間的幻影、魔鬼的誘惑等多首名曲。
-
即將上場
從巴洛克到現代簡名彦的小提琴獨奏會
小提琴家簡名彥將推出獨奏會,由陳加恩擔任鋼琴伴奏,演出的曲目有:柯賴里的拉佛利亞舞曲、許常德的前奏曲、威尼阿夫斯基的莫斯科之回憶、聖桑的奇想迴旋曲及貝多芬、德布西等人的作品。 畢業於美國紐約茱麗亞音樂學院的陳加恩,在美期間隨Herbert Stessin學習鋼琴,也師從Samuel Sar-ders(器樂伴奏)、Marshall Williamson(聲樂伴奏)、以及Johnathan Feidman學習伴奏與室內樂。一九九四年於紐約林肯中心Paul Hall舉行個人的音樂會,回國後除任敎職外,亦積極與國內外的演奏家合作室內樂的演出,近期曾合作的器樂家有柏林愛樂的雙簧管首席Hansjorg Schellenberger、維也納愛樂的長笛首席Wolfgang Schulz、匈牙利長笛家 Andras Adorijan等人。
-
特別企畫 Feature
名人旅航
走過「驚心動魄」的一九九七年,迎接一九九八年新年假期與週休生活;本刊特別邀請表演藝術界名人,暢談他們難忘的國外旅遊經歷。有人以高消費、高品質遊歷中國大陸名山大川、古蹟名勝;有人趁著公務之便,偷閒盡興;甚至有人發揮生活巧思,以最經濟的方式,達到旅遊的目的。好奇的讀者,不妨一同搭著這班表演藝術名人班機,乘坐「頭等」、「商務」與「經濟」等不同艙位,來一趟心靈上的想像之旅。
-
即將上場
鞋子兒童劇團新春巨獻
《年獸來了》和《老鼠娶親》是鞋子兒童劇團特別爲小朋友設計的中國戲碼,希望新生代在接觸白雪公主、灰姑娘等西方童話之外,還能多了解屬於中國的、溫柔敦厚的民間傳說。 《年獸來了》是講在古早以前,「年」是一隻沈睡的怪獸,一睡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到歲末時候就會醒來吃人!有一天,一位老神仙化裝成乞丐,來到這個被年獸侵犯的村莊,並把趕走年獸的方法傳給老婆婆,好不容易年獸保證不再出來害人,村民終於可以安安心心過日子。《老鼠娶親》則是關於一個老鼠爸爸,看著自己的女兒越長越漂亮,心想一定要找一個最了不起的新郞才能匹配自己的女兒,便找了老鼠媒婆來幫忙。媒婆亮出了全村靑年的老鼠名單,鼠爸卻不要把女兒嫁給怕貓、怕太陽的鼠輩,於是決定爬山涉水去找最偉大的女婿。
-
即將上場
陳欣意豎琴獨奏會
目前尙在南加大音樂研究所攻讀豎琴演奏博士的陳欣意,這次邀請兩位國內獨奏家:江淑君(長笛)與王德君(大提琴)共同推出音樂會。 在這次的音樂會,陳欣意將帶來很能展現豎琴優美音色的作品,除了印象派大師德布西的兩首舞曲外,還安排兩位西班牙的作曲家阿爾貝尼士的前奏曲與葛拉納多斯的西班牙舞曲第一號《東方》,另外還有當代的台灣作曲家蕭泰然的--《夜曲》《情歌》兩首作品。民族風味濃厚向來是蕭泰然作品的一大特色,通俗優美的旋律,引起樂迷的聆賞共鳴。至於下半場,陳欣意所推出的曲目則是韓德爾的豎琴協奏曲。與同期的巴赫不同的是,韓德爾的作品有入世的精神,豐富通俗的音樂語法,不僅發揮器樂本身的技巧與特性,更能爲時下的大眾所欣賞接受。
-
即將上場
周幼雯大提琴獨奏會
現任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大提琴手的周幼雯,將邀請她的好朋友們共同推出一場大提琴的饗宴,包括同爲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的大提琴手曾世偉與呂世傑,還有鋼琴家郭姿妤。 此次演出的曲目包括原是海頓專爲中古音提琴這項樂器所做的,後來才被改編成爲三把大提琴的嬉戲曲;印象派作曲家德布西於一九一五年所寫的大提琴奏鳴曲,由三樂章所構成,整首作品洋溢幽默與諷刺,隨著瞬息萬變的氣氛轉換,由大提琴主導,鋼琴伴奏;與德布西曲風採對立形式的法國作曲家浦朗克,作品以精緻淸晰的線條進行,這次演出的奏鳴曲是於一九四八年所完成的,當時適逢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在這首作品中,充分表達浦朗克對於法國美好時光所持有懷舊的回憶。其他的曲目還有馬悌努的《羅西尼變奏曲》與朴佩的《安魂曲》。
-
即將上場
林坤陽舞在「麒麟的花園」
現任美國瑪麗安東尼舞蹈劇場駐團編舞家及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兼任敎師的林坤陽,與曾任雲門舞集首席舞者及排練助理的楊美容、台北室內色蕾舞團藝術總監蔣秋娥,及曾任紐約瑪麗.安東尼舞團之舞者王如萍及藝院在校生,演出六支風格獨具的舞碼。〈麒麟的花園〉是一支充滿空間性及神祕性的舞蹈,近乎裸體的林坤陽,宛如靑深色的釉彩,呈現獨有的表現方式;〈祭〉是關於祭典儀式與重生的獨舞。Sweet,Racked,Meat則是關於蜜餞、慾望與肉體構織初嚐禁果後內在的矛盾;〈月舞〉則是一支剛柔並濟的舞;〈幻夜〉運用古典芭蕾之硬鞋,結合現代舞的編舞手法,極盡動作之可能性及舞者之足尖鞋功夫;Tabula Rasa則爲瑪麗.安東尼以八一高齡創作出的近作。
-
即將上場
中國旅程'98預備起程
繼去年的「中國旅程97」的成功,今年榮念曾再次策劃這個大型劇場交流節目,把規模擴大一倍,邀請來自北京、上海、台北、新加坡、溫哥華、紐約和香港的十二位跨媒界華裔藝術工作者,包括電影、電視、舞台導演和視覺藝術家,在九七後第一個農曆新年前夕,吃一頓冷暖自知的年夜飯,一起踏上五百年前由馬可波羅開始的中國旅程。十二位兩岸三地曁海外華人名導演將各創作一齣以京劇場面一桌二椅爲基礎,二位演員合演的折子戲,十二齣戲分爲兩套節目,每晚各演六齣折子戲。 節目一參加的導演有林兆華、蔡明亮、張平、張獻、王純杰、邱金海;參加節目二的導演有王景生、田壯壯、賴聲川、黃柏武、林奕華及魏瑛娟等。 此次演出門票已於十二月二十二日起在香港藝術中心票房及各城市電腦售票網公開發售。
-
即將上場
朱宗慶打擊樂團1998經典音樂會
動人的音樂,可以是醉人美好的旋律,可以是憾動人心的節奏,或者,它是發人省思的哲理;甚至是大膽刺激的創意。朱宗慶打擊樂團將在國家音樂廳演出一、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打擊樂史上的經典作品。 在這場音樂會中,朱宗慶打擊樂團精心挑選了六首打擊樂發展史上重量級的作品,包括由本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曲家約翰凱吉,以哲理式思維和強烈節奏創作的《構造III》;音樂工程師艾德加華利斯所作,音樂史上純粹打擊樂的第一首合奏曲《電離》,以及亞尼斯塞納奇斯《七星》作品中最具爆發力的樂章〈皮革〉,和史帝夫萊赫的極限音樂代表作品《六重奏》;此外還有兼具環場視聽效果,考驗演奏者默契的《接招》,以及原始主義色彩濃厚,融合了宗敎儀式、祈願舞蹈的《歐滾貝達格里斯》。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亞洲文化協會台灣獎助計畫」即日起接受申請 一九九八年度的「亞洲文化協會台灣獎助計畫」即日起接受申請,贊助台灣的藝術家、學者赴美硏習,申請截止日期爲一九九八年一月十五日。 「亞洲文化協會台灣獎助計畫」由美國的亞洲文化協會(Asian Cul-tural Council)和台灣的中美亞洲文化基金會(Sino-American Asian Cultural Foundation)聯合設立,目的在促進台灣、美國和亞洲國家之間,在表演藝術和視覺藝術方面的文化交流。 一九九八年度的「亞洲文化協會台灣獎助計畫」獎助項目包括: 1.「亞洲文化協會藝術專家獎助」:提供若干個賛助名額供台灣藝術家、學者、專家赴美做一至十二個月不等的硏習創作、考察訪問。 2.「亞洲文化協會/赫德蘭藝術中心獎助」:提供一個獎助名額,供視覺藝術家前往美國舊金山的赫德蘭藝術中心做爲期五個月的創作、硏習活動,第六個月則安排前往紐約市參觀訪問。 有意申請者,請在一九九八年一月十五日前將「硏習計畫簡介」傳眞或郵寄至亞洲文化協會,文長以三百字爲準,扼要說明擬進行之硏習創作、考察內容、時間地點。洽詢專線:(02)27185185 (編輯室) 「大家相招來看戲」開鑼 去年三月文建會首度策劃主辦「好戲開鑼作夥來」活動,爲延續並擴大此項活動,今年的「大家相招來看戲」共有三一八個專業團體參加表演,已於去年十一月十六日起展開,今年四月二十五日結束,爲期約半年、共有一百六十場演出,分傳統戲曲、現代戲劇、音樂、舞蹈等類型態,包括果陀劇團、小西園掌中劇團、當代傳奇劇場、朱宗慶打擊樂團、漢唐樂府、紙風車劇團、光環舞集舞團、舞蹈空間舞團等團體,都將參加巡迴演出。除演出外,也將在全國舉辦二十場分區座談會,安排不同主題,邀請相關學者、藝文工作者、學校敎師、學生或民衆參與。 詳情請洽台北市藝術管理學會──(02)27237545。 (編輯室)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