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
即將上場
優劇場的《海潮音》
十年來優劇場一直在平時訓練的山上劇場演出,或是在城鄕、文化中心展演,此次首度登上大型室內劇院,演出一九九八年即將赴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的作品《海潮音》。《海潮音》使用了約一百面大小不同的鑼,有僧缽鑼、大鈔鑼、銅鑼、甘美朗、風鑼等,而此次鼓與鑼的結合中,在鼓的節奏方面,特別編入六拍或十二拍的打法,希望鼓手打破頭腦的慣性,將心靈的力量擴散出去,因此在〈流水〉、〈沖岩〉二片段中,觀衆能更能烈感受其強烈的「鼓」性。
-
即將上場
啊!駭!實驗劇展
「嗨!駭!實驗劇展」由南風劇團、螢火蟲劇團、弄劇場等三個團體所組成,是高雄地區第一次舉辦的實驗劇展,也是南部劇場在經過十年醞釀後展現出的蓬勃氣象。 南風劇團將推出《關於報紙上的雨傘拍賣事件》和《渾沌遊戲》,前者的表演風格以近乎神經質式的、嬉戲的、俗豔的、節奏明快的呈現,是一齣快樂的嘲諷戲。後者則描寫一場當科學遇上藝術的表演。 弄劇場則推出改編自莎士比亞《馴悍計》的《馴悍秀》,全劇用秀場的方式演出,是一齣有歌有舞的餐廳秀。 螢火蟲劇團則推出《月色那樣模糊》,描寫一生歷經蒼桑的女人和同性戀兒子的故事。
-
編輯室首頁
編輯室首頁
問:一場演奏會是否能打破以往的習慣,採取另一種的表演方式?(例:假設今天演奏曲目是比較偏向鄕村,就佈置成農村,演奏者也依不同樂器扮演不同角色,來表現樂曲的主題)(南投 蔡瑩慧) 答:您的立意甚佳,「音樂戲劇化」是吸引更多聽衆的好方法,但受限於音樂場地不同於戲劇場地,經費會提高等因素,您說的方式在大型音樂演出較有可能。(編輯室) 問:在第五十六期的雜誌中,看到許多巧思,如:表演書籤的設計,張張的書籤即是對表演歷程的最佳回味。蠻喜歡「現象視察」的單元,在這單元中可感受到表演與現況的融合,特別是其論述方式將現代劇團進入偏遠的峨眉的現象很眞誠地描繪出來,不夾雜任何的評論,如此可讓讀者的思慮更開闊。 由於政治正確,本土化已成爲文化界的主流,但常覺得當今的表演藝術失「眞」了,喪失了有機性,不知可否針對此議題作深入的剖悉。此外,希望貴雜誌能引進最新的表演理論(含理論的背景)使讀者更便於自我解讀表演型態。(台北 楊雅亭) 答:「本土化」的「政治正確」與「表演藝術」的「政治正確」之間,關係非常模糊,我們努力尋求其中的交集,嚐試以本土眼光看待「表演藝術」。謝謝您寶貴的意見!(編輯室) 問:表演藝術雜誌,一直是我最鍾愛的雜誌,深入淺出的報導,讓我對藝術有了愈來愈多的體會,眞的很謝謝你們! 現在我的心中有一些疑問,很希望你們能給我一些幫助,我一直對舞蹈、戲劇有濃厚的興趣,但從未接受過正式的訓練,在閱讀過雜誌中關於大野一雄及近期關於奧修大學的簡介加上自己對舞蹈的一點經驗,非常嚮往去學一些探討肢體與心靈或生命的課程,如果我想進一步瞭解日本當地舞踏團體或學校的情形,還有其他地方是否也有類似的課程,請問我可以去那裡找資料?(E-Mail from Sara) 答:感謝您對《表演藝術雜誌》的支持與鼓勵。 關於您提及希望能更進一步修習肢體與心靈方面的課程,日本舞踏團體或學校的部分,建議您不妨與「身體氣象館」或日本白桃房
-
特別企畫 Feature
兩廳院十歲了!
適逢兩廳院十週年慶,除了推出「向巴蘭欽致敬」、「國際巨星音樂節」、「又一夜,我們說相聲」等精采節目慶祝,這十年來曾在兩廳院演出的本土藝術創作者,也趁此時發表他們對兩廳院的感言、建議。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國際文學與宗敎會議 由輔仁大學外國語文學院主辦的「國際文學與宗敎會議:劇場中之殉難女性」將於十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在中國時報大樓舉行爲期三天的硏討會,邀請國內外戲劇與宗敎學者、表演藝術工作者以多媒體方式發表論文、作品或演出。 第一天的硏討會主題爲「女性覺醒」、「女性、宗敎與舞蹈」及「舞蹈──導演──設計者的對話」,周慧玲、劉紀蕙、姚海星等各學者將發表論文,當天晚上優劇場也將演出《笑殘菊》。 第二天硏討會則以「女性受難之精神層面」、「性別、政治與宗敎意義」及「女性特質的中西觀點」爲主題,下午則有一場「二十一世紀導演與亞洲劇場」座談會,與會人士包括鍾明德、林懷民、太田省吾、楊世彭及賴聲川等;晚上則有「女性單人表演類型」,陶馥蘭將演出《心之節奏》。 最後一天的硏討會內容爲「舞蹈變形」、「歐洲歌劇中宗敎、性別及舞台處理」、「東西歌劇詮釋」等;中午將舉辦舞蹈硏習營,晚上則由輔大音樂系管弦樂團演奏,爲整個硏討會作結尾。硏討會詳情請洽(02)9031111-2524。 (編輯室) 京劇硏究會熱烈募集中 再度榮任「中華民國國劇協會」理事長的魏海敏,爲了開創國劇新生機,上任後首先著手進行的,便是號召全國戲迷加入中華民國國劇協會,組織「京劇硏究會」,目前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全國戲迷人口的普査工作。國劇協會已發出三千五百多份的問卷調査表給全國各地的國劇社團及熱愛京劇人士,回收狀況十分良好,截至今日爲止,已有三百多人入會,全國各地的票社反應也十分熱烈。魏海敏希望藉由會員招募的方式,有效整合各界力量,讓所有熱愛戲曲的朋友結合起來,使國劇的推廣工作事半功倍。 (編輯室) 亦姬舞蹈團赴日參賽 日本一九九七年第四屆北九州及亞洲舞蹈比賽自八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舉行四天,共邀請日本、韓國、大陸及台灣等國,共五百零八個隊伍參加比賽。而受邀參加的台灣隊伍亦姬舞蹈團的作品《鐵漢》及《採茶》分別榮獲全亞洲第二名及第五名。 成立
-
即將上場
伯牙三重奏九七創團音樂會
伯牙三重奏是由一群音樂愛好者所組成之業餘團體,團長李俊穎是明尼蘇達大學小提琴演奏博士,目前任敎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及中山大學音樂系;鋼琴手由具豐富演出經驗的黃貞綾擔任;大提琴手劉姝嫥目前則任敎於國立藝術學院及輔仁大學,曾參與當代作曲家A.R. Thomas室內歌劇Leigia首演。此次伯牙三重奏創團首演將演奏舒伯特、孟德爾頌及貝多芬等的作品。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文化外交
從去年開始,台灣藝文界對於一九九八年亞維儂藝術節的主題一直抱持前所未有的關切,直至今年四月底七個團體名單敲定。 而當亞維儂藝術節執行長達西耶的決定,吸引藝文界的討論與注意時,由文建會主辦的西雅圖台灣藝術節,卻像煙火般刹那消失於天際。此外官方與民間美術界也在今年分批進軍威尼斯雙年展,文化交流似乎在政治現實環境中找到了一個著力點。然而除了官方之外,民間早已透過不同的方式進行許多網絡的搭建。 本刊特別針對官方出擊、民間交流與國內表演藝術界一直乞望踏上的亞維儂藝術表演舞台等三方面,探討台灣近年文化交流的努力與困境。希望讓國內表演藝術界在新世紀來臨前,思考出一種「雙贏」的文化交流策略。
-
絶活亮相
絕活亮相
在台灣,保存傳統戲曲一直是艱困的工作,尤其面對觀衆的流失,常令人憂心新一代的看戲人口在哪裡?有人從大陸搬救兵邀團體來演出,可是次數一多盛況也漸泛疲態。因此去年民間經紀公司和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合作,邀請天津京劇院及多位梅蘭芳金奬、梅花奬的得主,組成一支夢幻隊伍來台演出,頂尖的結合果然挽回不少觀衆的熱情。今年夢幻組合再度登「台」,舞台上他們一「亮相」便贏得滿堂采!我們特別繞到後台,講九位演員打開錦囊,透露「絕活」練成的故事。九位演員有初次來台便技驚四座的、有曾經來台餘韻不絕再度受邀的,愛戲學戲的人且跟著我們再次回味。「絕活亮相」今後還會陸續推出其他劇種演員精采的現身說法。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沛思鋼琴學術文敎基金會設立傑出音樂獎 將邁入第十個年頭的沛思鋼琴學術文敎基金會,將以企業化與本土化爲未來走向,決定自今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十大傑出音樂獎,獎勵全球傑出華人音樂人才,獎勵項目包括:鋼琴演奏、弦樂四重奏、木管五重奏、聲樂獨唱及鋼琴創作。參賽的年齡限制與一般針對靑少年的比賽不同,分爲兒童及靑年二組,主要希望發掘、鼓勵剛起步的樂壇新秀及培植優秀兒童音樂家。靑少年組獎勵優厚,各組得獎者除獲獎金外,亦將安排演出;兒童組得獎者則可獲得由沛思鋼琴學術文敎基金會邀請之國外名師傳授的課程,而不直接頒發獎金,以確實達到培訓的深層意義。 欲索取簡章者可附回郵寄至台北市安和路一段102巷11號或逕洽(02)3255016。 (編輯室) 十方樂集週末音樂會徵求節目 設有小型音樂廳、講習廳、錄音室及咖啡廳的十方樂集,爲了推廣各式音樂會,同時提供演奏家演奏的空間,定期在週末舉辦音樂會,歡迎有興趣的愛樂者共襄盛舉。 甄選項目:中、西樂器或聲樂各種類型室內樂組合 甄選辦法:具專業演奏經驗及能力者或團體,備妥簡歷、錄音(影)帶及欲演出之曲目表,審核通過即安排演出。 甄選名額:不限 演出時間:每週六晚七時三十分 詳情請洽:(02)5935811 (編輯室) 小劇場聯盟招募盟友 去年五月,由文建會主辦的「1986-1995小劇場硏討會」,針對小劇場的定義、源起及在台灣發展脈絡的討論,引發許多的思考和爭議。不管目前台灣的小劇場到底橫跨幾代,重要的是,各個團體之間必須互通有無以分享資源共同成長。因此,在台北市政府有意將釋出中正二分局作爲小劇場之家的同時,小劇場聯盟也於八月初完成立案手續,正式對外招募團體曁個人會員,而後召開成立大會,開始掛牌運作。 小劇場聯盟的短期計畫爲:促進小劇場交流,推動並提升小劇場藝術;爭取中正二分局改建成劇場的進駐權,讓小劇場有聚集與
-
即將上場
台北芭蕾舞團《Romeo與祝英台》
一年一度舞蹈季比賽,兩校同學參加演出,戲碼分別爲《化蝶》(描述祝英台哭靈)以及《舞會初識》(描述羅密歐與茱麗葉在舞會相識)。他們爲了爭取演出場地的排練而彼此產生衝突,就在爭奪舞台之時,敵對兩方的男女主角卻陷入愛河。有點類似《暗戀桃花源》的情節,是這次台北芭蕾舞團的創新舞劇,希望藉由東、西方的愛情故事,來探討現代人對愛情的看法。
-
即將上場
中秋兒童特別節目「夢幻、樂、舞」
中秋兒童特別節目「夢幻、樂、舞」結合了音樂、舞蹈及故事,讓觀眾能在豐富而多元化的表演型態中開發不同的音樂聆賞經驗。演出者爲「鋼琴劇場」成員,其中鋼琴部分由國內夫妻檔音樂家葉綠娜和魏樂富擔綱。此外,演出中貫穿全場說故事的靈魂人物則特別邀請國內廣播界主持人,曾與國內樂團合作不少節目的賀立時來擔任。此次演出曲目,包括有浦浪克的《四手聯彈奏鳴曲》、拉威爾的《鵝媽媽組曲》,內容有:睡美人的巴望組曲、拇指仙童、美女與野獸及神仙花園等,相信能帶給小朋友一個非常「卡通」的夜。
-
即將上場
秋高戲爽──一九九七年秋季公演
每年固定秋季在國軍文藝活動中心公演的國光劇團,今年以「秋高戲爽」爲主題安排了四天戲,有全本劇也有折子戲;有經典戲也有創編劇,新舊戲迷全照顧到了。 由王安祈編作的《通濟橋》有別於過往的大陸劇本,以緊湊的劇情鋪排、鮮明的人物刻劃獨樹一幟;被翻成多國語言的《趙氏孤兒》,過去在台灣較少搬演,此次將演出整本大戲;「戲曲精華之夜」則安排《詩文會》、《七雄聚義》及《河東獅吼》等折子戲;在耳熟能詳的《玉堂春》中,蘇三則將由魏海敏、劉海苑、李光玉及王耀星分別唱出梅、張、荀、程四流派聲腔。
-
即將上場
鋼琴物語宮崎駿卡通原音乍現
宮崎駿的知名卡通《風之谷》相信是宮崎駿迷不會錯過的,而它三張不同的電影原聲帶也引起不少的注意。 久石讓是位集製作人、編曲家及作曲家於一身的鋼琴家,二十多年來,發表過許多的作品,一九八四年更因爲參與《風之谷》、《W NO Higeki》兩部電影的配樂製作,建立了與電視、電影的關係,也樹立了他的配樂風格。此次來台,他將帶來《龍貓》、《魔女宅急便》等多首曲子,愛樂也愛卡通的朋友不要錯過。
-
即將上場
兒童傳統戲劇節
爲了讓小朋友能多認識中國傳統戲劇,此次由文建會主辦,辜公亮文敎基金會承辦的兒童傳統戲劇節,將邀請五個表演團體,帶來爲期一個多月的演出。 首先上場的是薪傳歌仔戲團的《黑姑娘》,此劇改編自西洋童話故事《灰姑娘》,希望藉著熟悉的故事,讓小朋友輕鬆進入歌仔戲的世界;十月則將有當代傳奇劇場的《戲說三國》、明華園歌仔戲團的《蓬萊大仙》以及相聲瓦舍的《相聲說戲》;戲劇節最末則由牛古演劇團的《老鼠娶親》做結尾,希望一系列的演出能讓小朋友更了解傳統戲劇,輕輕鬆鬆體驗奶奶的兒時歲月。
-
即將上場
「非常民族 另類舞蹈」台北民族舞團九七創作展
此次台北民族舞團九七創作展中,舞團的四位編舞者:胡民山、潘莉君、董述帆及蕭君玲,將自不同主題切入構思舞作,有以社會亂象爲出發、以宗敎理念爲動機、以中國水袖動作爲藍本或以顏色爲代言意象,企圖超越習慣累積而成的肢體語言上的桎梏,徹底改變過去使用肢體的一貫性。舞團希望這次的製作能讓觀衆欣賞到民族舞蹈的另一種風貌。
-
編輯室首頁
編輯室首頁
問:對於台北愛樂電台主持人蒙巴薩所撰寫的《電子馬戲團》感到極度好奇,因爲原本舞台演出的音效與電子音樂器材問題,觀衆都像霧裡看花,經過此趣味文章的介紹,才發覺在幕後有這麼多有趣的技術問題,但爲何沒有圖片配合呢?(台北.蔡佳秀) 答:這的確是編輯部疏漏之處,由於蒙巴薩本身除主持電台節目外,也同時是音樂製作人與錄音師,十分忙碌,我們會盡量請他抽空,讓我們的特約攝影拍攝他的電子音樂與錄音器材使用情形。 問:《表演藝術》雜誌的攝影照片都相當不錯,但是否能在印刷與紙質上改善,不要看起來灰撲撲或糊糊的?(高雄.謝純佩) 答:印刷與紙質是複雜的課題,其中包括了美術的呈現與成本的控制,但我們會以您的意見作爲參考,以作爲改進雜誌品質的參考。 問:看過貴刊最近發行的八月號,感覺版面與內容已經比過去活潑許多,但爲什麼我還是覺得焦點與風格有點凌亂?(台北.小彭) 答:其實「版面與內容活潑」只是我們新的方向之一,也許是因爲本刊表演藝術的分類互相混雜,所以會看到戲劇、戲曲、舞蹈、音樂類的報導與文章,每期依不一樣的比例與次序出現。如果嘗試限定每種類別的頁數與欄目,或許看起來會比較整齊,但各類報導的篇幅與觀點,都會受到考驗。這點與我們日後朝向「多元化、跨媒體」的想法有所出入。 問:請問爲什麼要增創新的單元「現象視察」?新開闢的「非演評」與過去的「回想與回響」有什麼不同?(桃園.林欣怡) 答:謝謝讀者這麼細心地觀察到這兩個單元的不同。「回想與回響」的內容較爲廣泛,是作者針對事件或演出分享的一些想法。而「非演評」則較偏重個人主觀抒情性的發揮,作者可以針對演出中某些片斷,提出個人獨特的觀點。對於非單一事件而引發的現象,我們規劃出新單元「現象視察」,做更直接與集中的「省視」與「觀察」。 歡迎讓者針對《表演藝術》雜誌的內容、編排方式、風格,踴躍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象二十
新象自一九七八年創始,今年正邁入第二十年,二十年的風雲錄不但縮影了台灣的表演藝術史,新象拿下的許多第一,二十年來仍無人能及。而這張成績單背後的第一狀元卻是曾經拒絕聯考、行事充滿爭議的許博允。《表演藝術》本月要細數新象的第一、體驗許博允,回顧這二十年的表演史,也聽聽藝文界給新象打的考績。
-
新視窗
新視窗
表演藝術面貌隨著科技進步與多元文化的漸受重視,在萬態紛呈的世紀末,有著令人驚喜的發展變化,不但全球各民族藝術在資訊流通下百家爭鳴,傳統藝術也各在保有原始精神努力下,尋求跨出下一個百年脚步的新方向。 「新視窗」不僅是《表演藝術》雜誌爲讀者新開啓的一扇窗,帶領讀者進入各個全新當代表演藝術面向;更將是台灣表演藝術界的全新網路捜尋引擎,透過各領域作者的有力連結,探索不同領域間合作、融合的可能面貌。
-
演出評論 Review
演出評論
大駱駝艦《死者之書》 古名伸與梅卓燕雙人舞展《她們在跳舞》 組合語言舞團《「XX」的春天事件》 綠光劇團《結婚?結婚!辦桌》 國立藝術學院《記得香港》 國光劇團《釵頭鳳》 再興靑年越劇團《林投姐》
-
即將上場
卡通主題大會串─陪小朋友過暑假
除了小魔女范曉萱的卡通歌之外,台北長號四重奏也將推出一系列卡通主題曲大會串陪小朋友過暑假。 一九九〇年由長號演奏家張禮宗網羅三位長號演奏家──陳中昇、邵恆發、李賢哲和一位打擊樂手──魏納所創立的台北長號四重奏,成立的宗旨即在推廣美妙的銅管音樂給每一位愛樂者。此次音樂會將帶來的曲子,有美國通俗音樂作曲家亨利費爾摩的《拉薩斯長號》,曲子輕快、動聽,吹奏時滑稽的節奏令人聯想到馬戲團的丑角;安德森的《切分時鐘》則由滴答滴答的時鐘聲伴著長號,讓現場的小朋友聽聽看,誰的時鐘走的最準;而哈雷的《米奇鼠遊行進行曲》、邵恆發改編的長號劇場《新版胡桃鉗》以及張禮宗改編的卡通主題曲大會串,則將卡通人物音樂化,讓米奇鼠、小矮人、美女與野獸,還有由胡桃鉗搖身一變的英俊王子,帶小朋友神遊各地,渡過一個愉快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