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國修演出《莎姆雷特》(許斌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兩廳院十年慶/感言與建議

兩廳院十歲了!

適逢兩廳院十週年慶,除了推出「向巴蘭欽致敬」、「國際巨星音樂節」、「又一夜,我們說相聲」等精采節目慶祝,這十年來曾在兩廳院演出的本土藝術創作者,也趁此時發表他們對兩廳院的感言、建議。

適逢兩廳院十週年慶,除了推出「向巴蘭欽致敬」、「國際巨星音樂節」、「又一夜,我們說相聲」等精采節目慶祝,這十年來曾在兩廳院演出的本土藝術創作者,也趁此時發表他們對兩廳院的感言、建議。

平珩(舞蹈空間舞團團長):

兩廳院在這十年間嘗試過許多不同的走向,曾計劃培養團體、也曾自行製作、主辦過各種節目。像「海闊天空」節目甄選計畫層次分明、預計以五年培養出一個團體就是一個很好的方針。不論如何,對人材、文化的培養,絕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

以兩廳院這麼好的環境、條件、人力,經年下來累積了許多經驗、及影響。十週年的今天,我們期許兩廳院應該有能力可以製作一系列、屬於自己特色的節目。

林谷芳(音樂文化評論者):

雖然兩廳院仍存在著不少需要改進的缺失,但這十年如果沒有兩廳院這空間,很難想像許多表演藝術如今的展演是何等模樣。

兩廳院的建築空間及制度限制,常常不能加大行政人員心理的內部空間,反而折損了他們的創意可能性,這是我們必須要去正視的。

劉紹爐(光環舞集團長):

「海闊天空」舞展、劇展幾年來產生不少優秀作品,實驗劇場可說是孕育表演家的搖籃,給予台灣舞蹈家自由創作的空間及成長的環境,帶動全國小劇場紛紛成立,未來小劇場的演出將更具國際視野,培養更多舞蹈家,也讓表演藝術能與社區民衆分享及共同成長。

李國修(屛風表演班藝術總監):

記憶深刻的是,在劇院演出《京劇啓示錄》時,原本做好的兩支花槍不翼而飛,後來只好臨時改用大刀,幸而李小平與朱陸豪對打很有默契,使得上手,大刀擦擊的聲音產生意外的效果,至今那對花槍還沒找到。

希望國家劇院的評議制度能更透明化,愼選演出團體和劇目。

郭子(台北故事劇場團長):

國家劇院應該更加扶持中小型劇團往上推進。國家劇院是公立機構,不僅要節流,更要開源,讓許多表演都能演出,不使演出限制在同一類型。

廖瓊枝(薪傳歌仔戲團團長):

身爲一名觀衆來說,進入國家劇院就好像進入「皇宮」一樣舒服,坐在舒服的椅子上看表演,頓時覺得自己高貴不少。整體空間是富麗堂皇的,舞台又大又寬。

身爲表演者大致也是這個感覺。劇院前後台都很大,利於舞台設計者發揮想像。演員演出不會縛手縛脚,創造力也因此增加不少。而且能到國家劇院演出,成爲表演者一個目標。以「薪傳」來說,民國七十七年我剛拿到薪傳奬,那時還沒有成立劇團,受奬的人到國家劇院演出一段節目,那是我第一次進入國家劇院演出。當時心裡就想,一定要好好訓練學生,將來好讓他們也站上國家劇院的舞台演出。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表演書籤

國際巨星音樂節

林昭亮(Cho-Liang Lin)

生於台灣的小提琴家林昭亮,五歲習琴,不僅以技巧上的才氣聞名,溫暖優美的音色更贏得舉世讚嘆。他的最愛是手上的一七三四年的瓜奈里名琴。近年致力於室內樂推廣,目前任敎於茱莉亞音樂院的他,此次將以音樂總監與演奏者的雙重身分,領軍包含華裔大提琴名家馬友友等重量級國際巨星陣容,爲國家音樂廳十週年慶生演出。

馬友友(Yo-Yo Ma)

旅美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不僅技藝登峰造極,更已被公認爲當今大提琴第一把交椅,最近坎城大奬名導演艾騰.伊格言甚至爲他量身訂製新片《巴赫組曲》,向他的《巴赫無伴奏組曲》版本致敬。他更創下許多新紀錄,如與日本歌舞伎巨星坂東玉三郎合作、不可思議地用大提琴演奏克萊斯勒、帕格尼尼等小提琴曲目等。此次將與林昭亮、甘乃迪等巨星合作《鱒魚》五重奏。

傑姆.拉雷多(Jaime Laredo)

身兼指揮家、小提琴家等多種身份的拉雷多,在超過四十年的公開表演生涯中,以其優雅、熱情及精湛演出贏得國際掌聲,在其祖國玻利維亞,他被視爲民族英雄並發行郵票。更曾與史坦、顧爾德、羅斯托波維奇等大師共同演出。此次他將指揮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演出整場協奏曲,並同時擔任許多重要曲目的小提琴主奏。

奈吉爾.甘乃迪(Nigel Kennedy)

曾因健康不佳蟄伏八年後復出的甘乃迪,是樂壇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外號「龐克小提琴家」的他是典型的天才,除了曾獲英國《留聲機》大奬年度唱片殊榮外,更曾自行組團演奏爵士與搖滾樂,他蟄伏前推出的套裝另類錄音《卡夫卡》震驚古典樂界。此次與林昭亮同台獻藝,他另類叛逆的演奏風格與林昭亮在詮釋手法上將呈現不同風格。

蓋瑞.卡爾(Gary Karr)

素有「低音大提琴國王」美譽的蓋瑞.卡爾,是世界首位使低音提琴成爲專門藝術的傳奇性人物。除了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外,表演魅力更無與倫比。是當今世上低音提琴演奏的第一人選。他更是極重視「敎育」演出的音樂家,每年都要做五十場以上的校園音樂會,在哈特福大學任敎已近二十年。此次將參加台北《鱒魚》五重奏的世界首演。

竹澤恭子(Kyoko Takezawa)

自一九八六年於印地安那坡里國際小提琴大賽中獲得首奬後,日籍小提琴家竹澤恭子便成爲炙手可熱的小提琴,她曾與聖馬丁管弦樂團、BBC交響樂團等名團巡迴。竹澤恭子的小提琴音色剛中帶柔,更被歐美樂評家讚譽爲兼具絕佳儀態與旋風式演奏技巧的小提琴家,是下個世紀來臨前最被看好的亞裔音樂家之一。

蓋瑞.霍夫曼(Gary Hoffman)

霍夫曼是第一位獲得羅斯托波維奇大提琴大賽首奬的美國音樂家,擁有大師級技巧、優美的音色與詩人般的敏銳。霍夫曼成名甚早,十五歲即於倫敦魏格摩廳舉行首演,二十二歲成爲印地安那大學最年輕的敎授。近年與林昭亮、布朗夫曼組成的三重奏,發行許多備受矚目的錄音。

葉分.布朗夫曼(Yefim Bronfman)

俄裔美籍鋼琴家布朗夫曼,曾就學於茱莉亞音樂學院、寇蒂斯音樂學院等。十七歲時與祖賓梅塔帶領的蒙特利爾交響樂團首次巡迴國際演出,此後就備受國際樂壇矚目。

布朗夫曼一向致力於室內樂的演出,曾與世界上著名的克里夫蘭、愛默生、加那利等弦樂團體合作。他同時也是大提琴家林.哈瑞爾的固定合作夥伴。而在慶祝以色列愛樂六十週年的音樂盛宴上,布朗夫曼也與巨星帕爾曼、哈麥斯基同台獻藝,演出貝多芬「三重協奏曲」,這同時也是此次台北國際室內音樂節的首場鉅獻。

(朱中愷)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