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裝置的跨界表演 裝置的跨界表演 裝置藝術跨界表演領域,打破了表演藝術裡對舞台的慣性窠臼,增添了新的觀念與方法。相對地,劇場觀念進入了裝置思考時,也讓裝置藝術作品擁有了戲劇性的演出。不管是「舞台上的裝置藝術」抑或是「裝置的舞台藝術」都拓展了我們對美感經驗的新體會。
特別企畫/戲說音緣 戲說音緣 近年台灣的表演藝術界有愈來愈多跨領域的演出,戲劇界由於演出形式的拓展,向外吸收了許多人才,除了常常由明星擔任演員外,更常和流行樂界的創作者合作,擔任音樂設計或現場演唱。音樂在戲劇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此次劇場界導演及音樂界學院、非學院出身的創作者將分別談談兩者在合作上遇到的困難以及彼此攜手共創未來的可能。
特別企畫/紙上藝術節談兵 紙上藝術節談兵 經過多年的努力,今年台灣八個表演團隊終於在文建會的帶領下遠赴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站上了國際舞台。夏天的亞維儂不僅名聲透台灣,藝術節也成了表演藝術的一種「儀式」。 而事實上,今年台灣的藝術節「湊巧」也特別多,台北市甚至舉辦了結合三千位藝術家的藝術節。今月,焦點轉回國內,就讓我們以不同的角度來解讀這一持續一九九八年的「藝術節現象」。
特別企劃/無際焦慮,無限創作 無際焦慮,無限創作 創作,是藝術家自我的探索,它總是誠實的呈現自覺或不自覺的內在情境。九〇年代台灣的舞台作品透露出一股焦慮的氣味:不願談政治,卻又讓政治氣息無所不在;希望走出女性悲情,卻又點染女性血淚於篇幅中;渴望擺脫家國幻象,但又不斷表露重建理想家國的期待 ;自閉於孤傲的殿堂,卻嘆遍尋不著知音。 正因爲期望與失落的不斷反覆、環境與個人的難分主從,激起了創作者的辯論、抒發與擷抗。我們也終將發現,時代中的創作者,旣企望超越格局、又深涉於大環境中,無法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