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師》(Shine)中,(大黃蜂的飛行》長度至多一分鐘左右,不多佔膠卷卻已把大衛神乎其技的天才展現無遺。(寶麗金唱片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當電影愛上音樂

當電影愛上古典樂

電影配樂大大開拓了觀影者的感官世界,在衆多配樂類型中,特別是援引人文涵養深厚的古典音樂作爲輔襯,不僅借重「用典」的方式把戲劇輪廓勾勒得更淸楚,也提昇了配樂質地。

電影配樂大大開拓了觀影者的感官世界,在衆多配樂類型中,特別是援引人文涵養深厚的古典音樂作爲輔襯,不僅借重「用典」的方式把戲劇輪廓勾勒得更淸楚,也提昇了配樂質地。

電影發明一世紀以來,音樂在這項代表本世紀的綜合藝術媒體中,逐漸發展成爲獨立而專門的藝術型態。近年古典音樂挾其深厚的人文內涵,在電影工業中造就了有別於熱門流行樂的另一種精緻情感。這些直接援引自各時代的名作,雖不是商業觀點下的主流配樂型態,但是因其連結了另一個豐富自足的藝術領域,從而蘊生出畫面以外的弦外之音,這種類似駢文用典的意象(在電影有限的片長中,讓故事說得更完整)也道出角色人物心中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內心戲。

《鋼琴師》是最成功的近例

最近的一個成功的例子就在《鋼琴師》Shine當中。大衛受邀在餐廳晚餐時間彈琴一娛食客,生性靦腆的他,因常期服藥治療,語言能力大不如前,這段演出於是乎不靠台詞,而仰賴肢體語言和音樂語言。當他慢慢靠近鋼琴,臉上浮現小孩子般喜孜孜的歡愉之情,迫不及待坐下一股腦彈完《大黃蜂的飛行》,全場爆出熱情的掌聲、叫好的口哨聲,所有人都樂得眉開眼笑,大衛身上那股特殊的魅力也藉這平易近人的小曲傳達給觀衆。《大黃蜂的飛行》長度至多一分鐘左右,選這首速度又快、技巧又難的小品,不多佔膠卷卻已把大衛神乎其技的天才展現無遺,同時也因它知名度高幾乎人人辨其音律,導演所想傳遞的訊息,透過正確的配樂選曲,絲毫無誤地被觀衆接收了。

《大黃蜂的飛行》在電影配樂中的運用屬於「情境音樂」類,這類型的音樂在順應劇情發展的情況下出現。它們不僅依附在空間下,說明事件發生的地點,也標記出事件發生的時間。可以說,它甚至比服裝佈景更精確的訂出時空座標,讓劇中一切可見皆更具說服力。

古典樂曲幫劇中人說話

像是一九九四年的《純眞年代》,蜜雪兒菲佛飾演婚姻受挫回到娘家的表姐,沒想到表妹的未婚夫名律師紐倫情不自禁愛上了她,導演爲表現出一九二〇年代上流社會社交生活的面貌,安排了一場華爾滋舞會。當《皇帝圓舞曲》響起,不消說,這是一場上流社會舞會,電影中的時間發生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葉,華爾滋極盛的時期。影片中另一場豪華歌劇饗宴,則如實描寫出當時這群人愛看歌劇的社交型態。歌劇院那場戲,舞台上是浮士德對瑪格麗特愛的吿白,挑這一幕演出,導演還別有用心,除了做爲情境音樂之外,也達到「暗示」的功能:紐倫個性優柔寡斷,愛卻說不出口,那麼到底愛是不愛呢?歌劇幫忙說出了他心中的話。

音樂說出全片旨意

此外《一九九六春風化雨》片中所演出的蓋西文的音樂也是「情境音樂」類的佳作。學校的戲劇年度活動決定了戲碼,女主角按脚本演唱情歌,但她逼眞又用情的詮釋,讓指導她的音樂老師幾乎動情。說來音樂指揮和戲劇女主角因爲排練生情到不是罕見的事,《狂戀維納斯》的主角人物是一群從事歌劇演唱的音樂家,指揮最後愛上了華格納歌劇─《唐懷瑟》中飾演伊麗莎白的女主角。這部電影應劇情所需使用大量的歌劇片段,雖說配樂功能偏向單一的「情境音樂」類型,不過大部分選段運用起來多少帶有隱喩的意味。像是電影一開場於排練大廳,唱出《唐懷瑟》第二幕第一景的朝聖者合唱,音量從極弱漸增至最強,在此音樂就說出了全片的旨意:這不僅是一個關於活在幾百年前的古歌者的故事,而且也關於你和我。我們要如何生活、和誰度過,還有爲什麼。我們生命中重要的是什麼,Elisabeth還是Venus?

歌劇在電影中帶來戲中戲趣味

歌劇出現在電影中帶給觀衆戲中戲的趣味,如果觀者正好對那一齣劇瞭若指掌,那麼當時就可能發出會心一笑。但是戲中戲用得成功並不容易,缺乏創意的劇本常想借這種手法增色,卻往往出現力有未逮的局面。不過,好的電影配樂,的確能爲張力薄弱的劇本建構出立體感是不爭的事實。在此音樂於畫面,不再僅是單純地隨著故事直線進行,而是在「鏡牆」之間反彈折射出虛實莫辨的張力。以葛蘭克蘿斯和麥克道格拉斯主演的《致命吸引力》爲例,電影開演二十多分鐘達到第一個小高潮,葛蘭所飾演的出版社編輯因爲男主角決意終止外遇回到自己的家庭,割腕自殺試圖挽回他遠去的脚步,即使已以死相抵,兩人關係仍然吿吹,至此電影才開始三分之一,後面的劇情要如何推演出來?

葛蘭坐在靠窗的牆邊,枱燈亮著,她陷入沈思,表情漠然,沒有一句台詞,也沒有一句旁白,視覺貧瘠反而凸顯出聽覺的意義。她在聽〈美好的一日〉,這首詠歎調出自《蝴蝶夫人》,也是電影中男女主角都最愛的一齣歌劇。〈美好的一日〉是蝴蝶苦等多年卻換回愛人變心,萬念俱灰下唱出的往日回憶,歌詞那麼地美好,蝴蝶最後爲愛而死時,讓人想起她曾唱過這首歌就感到更加心痛。葛蘭的戀情吿終也同樣讓她的心在滴血,不過她不若蝴蝶自憐而自戕,就在她拉滅枱燈的那一刻,復仇之火燎原在〈美好的一日〉的High C之上。

如果把音量關掉看這一段,會覺得不如把它剪了,劇情還來的明快流暢些,但是從浪漫愛情急轉直下成驚悚片,少了這一段又交代不淸,所以這一分鐘的膠卷確有其必要,問題是如何把它用得質量皆精?太露骨的劇本往往讓演員說得太多,把能讓影迷看得眼睛發直的內心戲全給抹煞了,不過即使劇本好,演技也夠看,配樂還是能說得比視覺影像更多,甚至更好。

和《致命吸引力》同樣的配樂手法,亦見於另兩部電影《發暈》及《漢娜姊妹》當中。歌劇之所以出現在這幾部電影裡,基於男女主角兩人共同的喜好:《發暈》裡雪兒和未婚夫的弟弟都愛看《波西米亞人》;《漢娜姊妹》中荷莉的男友被手帕交搶走,因爲那兩個人都愛看《弄臣》。這幾部電影裡歌劇片段成爲推展劇情的重要工具,如果用的巧妙,還能像《致命吸引力》一樣帶點暗示作用,先在觀衆心中鋪陳劇情發展的虛引線,然後理所當然地轉進新局。

戲中戲,弦外之音多過平鋪直敍

歌劇用於電影當中,好比六朝駢文善用典。旣是戲中戲,總是弦外之音多過平鋪直敍。這類用法較多,而且也更讓人看得有味。像是《窗外有藍天》女主角不敢說她愛上了不是家族安排的靑年,配樂就幫她說個痛快,所以歌劇《強尼史基基》中,女主角求她的父親讓她嫁給心愛的人而唱出的〈親愛的父親〉,變成電影不作二想的傳聲人。《情人保鏢》中咪咪羅潔絲飾演的富孀愛上了身份懸殊的警員,她的敎養與生活背景使她以歌劇詠歎調傳心聲,借用《拉克美》中第二幕的〈鐘之歌〉唱盡寂寞與孤獨,渴望愛情與要人呵護,當這段音樂響起時,她正獨自蜷著身體坐在自家客廳椅子上,神情落寞而哀傷。

歌劇片段選擇能表現主角性格或想法

另外,歌劇片段的選擇也能表現主角人物的性格或是想法。像《刺激一九九五》裡男主角安迪違反禁令從廣播器中播了《費加洛的婚禮》,鯊堡監獄所有的囚犯被美得無法形容的歌聲感動地停下所有的動作,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那美的經驗留在囚犯悲慘的一生中,或許再次想起能燃生「希望」,安迪雖然因此禁閉十四天,但他出來後依然喜孜孜地覺得値得,在此,配樂暗示了安迪這個人物的啓示還是希望?而電影《費城》中那段推著點滴瓶,含淚握拳講歌劇的場景,有人直接快轉跳過去,或是批評湯姆漢克演技不好,眼眶含淚卻不感人,其實,這段眞正讓人動容的關鍵在音樂。《安得烈謝尼耶》的背景是法國大革命,而電影選用的女高音詠歎調〈媽媽去世後〉,歌頌「我們的死是永遠的愛」,正是身染愛滋重疾行將辭世的律師心中追求的終極目標。整部電影若不聽這一段音樂,實無可觀之處,《費城》只能算是衆多愛滋電影中平凡的一部而已。

前述這些電影類型雖不盡相同,但都不約而同援引歌劇片段爲戲劇增色,它們多用帶有歌詞的標題音樂,而不用旣無歌詞也無標題的絕對音樂,其中原由在於後者內涵抽象,即便與貼近樂想的視覺畫面結合時,也難產生絕對密切的聯結。這種情況早在華德迪士尼嘗試第一部長篇動畫《幻想曲》時,已遭評論家責難。其中除杜卡的《小巫師》有法國童話爲藍本,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有作者親筆的一段話爲憑據,餘五段音樂皆被各路人馬以不同的理論評得體無完膚。無怪乎電影配樂也少用「指稱不明」的絕對音樂。不過倒是觸及音樂家生平事略的傳記電影,選曲沒這番礙手礙脚,舉凡《阿瑪迪斯》(莫札特)、《永遠的愛人》(貝多芬)、《春光奏鳴曲》(蕭邦),劇中一闋闋大曲流洩如泉湧。

光聽音樂亦能串成作曲家的一生

在《阿瑪迪斯》中,莫札特的作品順著主角成長的痕跡依序登場,出現在電影中的每首曲子,也正是莫札特那個階段的代表作,光聽音樂亦能串成作曲家的一生,成績令人刮目相看。而鋼琴詩人蕭邦的傳記電影《春光奏鳴曲》,把蕭邦衆多的鋼琴曲挑出即興曲、詼諧曲與敍事曲三種,當成「形容詞」來刻劃蕭邦含蓄的個性。把蕭邦不敢入夢的都入了即興曲,而其紳士矜持下僅以嗤之以鼻以示不表苟同的表情都入了詼諧曲,最晦莫如深的唐吉軻德式愛情觀則悄悄藏在敍事曲裡。此一創意分類法,在不違背作曲家樂曲原意的原則下,放膽爲戲劇創意加分,做得可圈可點。

以其人之樂還寫其人的貝多芬

但是歷來這麼多音樂家傳記電影,其中要屬貝多芬傳記電影《永遠的愛人》,精密的配樂設計最讓人嘆爲觀止。全劇共使用十三首作品,分屬四種性格與四種人生境界。依照樂曲在影片中出現的場景,配樂指陳出視覺之外的一個心理學世界。貝多芬所用的抽象音樂符號,建立在大小調的系統上。這個系統產生了兩音間全音或半音的關係,與調性五度相生的原則。

影片從第五號交響曲《命運》動機拉開序幕,貝多芬枯槁的死容宣吿著一代偉人的辭世。「命運」雖然不可違,但對於頑強的貝多芬來說,旣然要試,就要試到最後一口氣爲止。所以面對《暴風雨》(第六號交響曲第四樂章),他所做的就是「戰鬥」。電影裡,這段音樂即出現在他與弟弟的爭執中。而面對愛情聖戰,他以《英雄》之姿迎接挑戰,若遇挫折,他更以「君王」──《皇帝》的胸懷,廣納橫逆。於是,貝多芬與茱麗亞在宮廷花園中萌發的戀情,襯著《英雄》登場;而那封晦莫如深的情書,在劇情中,以貝多芬的聲音讀出時,鋼琴協奏曲《皇帝》的第三樂章堂皇登場。

對眞正坦然面對「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貝多芬來說,那場失敗的宮廷音樂會,只是愈發淬勵他堅毅。安娜伯爵攙著他走出噓聲四起的宮廷大廳,《悲愴》即在身邊響起。《悲愴》表面看是悲哀絕望,事實上,從電影中貝多芬沈默而不帶情緒的面龐上,他所投射出來的是化悲憤爲力量的「不屈」。

命定格局如此的貝多芬,走過半世紀歲月,看待世情亦有四種不同的境界。那場驟至的暴雨將心急如焚趕赴愛人約會的貝多芬,狠狠地禁錮在泥淖中。因爲即將見到愛人,懷抱無比希望,使他奮力在大雨中拉抬車輪、揮鞭令馬向前脫困。三個升記號的「希望」與三個降記號的「抗爭」遙遙相對,正說出了願有多強、力就有多大!《克羅采》充沛的陽性能量,是貝多芬在困境中依然懷抱希望的寫照。

但是同樣以A爲起音,拿掉升記號的a小調,徒有近似陽剛的外表,骨子裡卻全然不是那麼回事。劇中貝多芬悉心照顧的姪子卡爾,受不了貝多芬對他的期望,決意舉槍自殺那一幕,第七號交響曲第二樂章幽幽流洩出來。卡爾自殺被救,回到母親身邊尋求安慰。母親早逝的貝多芬看在眼中,雖然他大半生的安慰來自音樂,只是,在夜闌人靜時他也不免想起摯愛的母親。所以,在茱麗亞家中喜見一台好琴,忍不住掀開琴蓋彈出的,便是母親的化身──陰柔的《月光》奏鳴曲。他以音樂治癒自己的情緒,也以音樂撫慰了世間每個受難的心靈。

愛情雖然縹緲,世情雖然無常,但是以「希望」爲生命驅力的貝多芬,仍然渴求世間圓滿的愛情。那封熾烈熱情的神秘情書,爲其衆紅粉知己讀出時,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動人地作了英雄深情的吿白。當該向人世吿別,一切的一切,愛情與苦痛、世界和夢,貝多芬將生命中每個階段精煉出的音樂語彙,全部指向《合唱》交響曲的終樂章。它所指陳的世界是線條極爲複雜的對位結構,這也正是貝多芬晚年回顧一生的心境寫照。人生是複對位的線條(非單純一對一),時空中任何横切的一點,都是複雜難解的。在浩大的歡唱聲中,畫面從塵世往上拉昇,最後停格在浩瀚的宇宙,電影這一幕概念源自第四樂章,引用席勒的詩作《快樂頌》之第三節與第八節。貝多芬從人性愛中超越,上達宇宙綿綿無盡的神性愛,一代樂聖的傳記電影,能以這般大氣魄的手筆作結,音樂概念的貢獻功不可沒。

電影的配樂部分大大開拓了我們的感官世界,若是只看不聽,無疑把自己變成了聾子,而把電影變成了啞巴。在衆多電影配樂類型中,特別是援引人文涵養深厚的古典音樂作爲輔襯,不僅借重「用典」的方式把戲劇的輪廓勾勒得更淸楚,也提昇了電影配樂的質地。看電影的確有許多方法,喜歡古典音樂也可以有與衆不同的方式,若這兩個世界有渠道互通,相信收穫加倍、快樂加乘。

 

文字|桑慧芬  音樂文字工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BOX]

表演書籤

一九九七金馬國際影展精選影片

《電影大觀系列/郵差不按鈴》

挪威/導演:帕爾.史特敦

一九九七年坎城影展影評人週大獎

羅伊是一個過度渴愛又無法控制好奇心的郵差,他的偏執讓他不斷犯下竊取他人郵件的惡行。某日,一位年輕女子在郵筒留下了她的鑰匙,他毫不猶豫登堂入室,出現的卻是一連串令他措手不及的場面……。愛、謀殺與搶劫暗底勾結,是一部處處驚悚的黑色喜劇。

《導演焦點系列/安靜的房間》

澳洲/導演:洛夫得希爾

一九九七坎城影展競賽單元競賽片

女主角活在一個表面平靜實則不安的家庭裡。當幸福的假象被戳破,她決定靜默,喑地咀嚼這個即將破裂的家中的每—次動向,並期待她的雙親自行化解嫌隙。當他們的婚姻已無 可挽救,這女孩也終於透過理解父母,理解他們的人生,尋到了她自己重生的意義。

《導演焦點系列/編織愛情的草原》

伊朗/法國/導演:穆森.馬克馬巴夫

一九九七香港電影節參展片

在伊朗東南方的游牧部落,個個編織「加庇」的女性都是藝術家。當有人喜獲麟兒,加庇彩氈上會現出嬰孩圖案,若是愛情發生了,氈上將鋪滿光輝燦爛的色彩。一部充滿紀錄片眞誠的劇情片,片中美麗風景幾乎令人忘記了人物,而奇妙的編織人生又令人忘了風景。

《導演焦點系列/水瓶座強尼》

波蘭/導演:柯斯基

強尼本是個純樸的鄕下人,在無意間發現了自己超自然的治療力量後,便離妻棄子,一心只想至各地行使神蹟,受萬人接擁戴。不料,他的神奇療法竟在兒子出生後離奇失效。被衆人遺棄的強尼,仍企圖實現他最後的一次奇蹟……。這是一部充滿魔幻寫實色彩的電影。

《同志有話要說系列/巴索里尼的靈與欲》

義大利/導演:歐黎里.格廉馬地

一九九六盧卡諾影展、多倫多影展參展片

本片的人物與情節純屬導演個人想像。而透過獨特的詮釋角度,導演的確將眞實、有血有肉的巴索里尼還給我們:每到入黑,他必撇下工作與朋友,去追逐他喜愛的少男。但他所希冀的並非只有性與玩樂,還有溫曖、愛、和生命力,即使一般人並不這麼認爲。

《遠離巴黎系列/機車小鎭》

法國/導演:布魯諾.杜蒙

一九九七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項特別推薦

福瑞迪,一個患有癲癇症的鄕村靑年。他有個經營咖啡館的媽媽和在超市工作的女友。平日最喜歡的,就是和他那幫狐群狗黨騎著機車在鄕間道路上互飆。故事也就在環繞福瑞迪的大小事件上,如日記一頁頁開展。沒想到,日復一日的平靜生活,卻是悲劇收場。

《假如我是眞的系列/革命小子》

澳洲/導演:彼得.丹肯

一九九七鹿特丹影展參展片

多年前一位充滿理想的共產黨信徒瓊安,她視史達林爲精神領袖,史達林卻爲她的美貌所吸引,甚至設計與她上床。結果瓊安懷孕生下喬,她將喬當作自己革命理想的結晶悉心敎養,光喬的所作所爲卻辜負了媽媽的期望。是一部大膽拼貼事實,玩弄歷史的黑色喜劇。

《日本攝影師/田村正毅專題系列/絕對無助》

日本/導演:靑山眞治

一九九七鹿特丹影展參展片

「讓我們重新開始吧!」一個生活毫無目的的年輕男生,一個剛出獄的男人,及他智障的妹妹,決定從今天開始改過自新,重新生活。然而,一天天過去了,他們只發現未來愈來愈黑暗。一部準確捕捉日本X世代聲響節奏,充斥著機車、汽車、火車及飛機引擎聲的公路電影。

(林士蕙)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