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劇(曲)
慕尼黑室內劇院《夜半鼓聲》 兩種結局不同答案
由德國慕尼黑室內劇院製作、創作者克里斯多福.魯賓執導,並獲選二一八年柏林戲劇盛會十大節目之一的《夜半鼓聲》,將在2019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上演,本週末登場。
-
戲劇(曲)
眼球先生的美術劇場《260號房》 一場結合繪畫、戲劇、舞蹈的演出
眼球愛地球劇團本週推出美術劇場《260號房》,現場作畫的眼球先生,搭配劇場演員與現代舞者演出,創造出混血又奇幻的氛圍,劇情時而前衛詭異,時而黑色幽默,帶領觀眾進入生老病死等人生歷程。
-
舞蹈
李貞葳看穿自拍的精心布局 看看誰不要臉?
擅長透過肢體傳遞情緒感受的舞蹈家李貞葳,在新作《不要臉》中將探討社群媒體崛起後的「自拍文化」,觀眾席當中並無架設座椅,打破劇場「第四面牆」,觀眾在劇場中自由移動,與表演者之間沒有界限。
-
舞蹈
舞蹈空間舞團四檔製作迎接卅周年慶
一九八九年成立的舞蹈空間舞團今年邁入卅周年,愛熱鬧的舞團將於二一九年開始慶生到二二年,四檔製作規畫都將回看以往走過的「血淚」而生,希望大家因此更加清晰看到舞團形塑的風景。
-
其他
2019臺北市傳統藝術季 三百人同舞台演繹「安平風雲」揭序幕
由臺北市立國樂團主辦的臺北市傳統藝術季今年邁入第卅二屆,自三月七日起至六月十二日止,為期三個多月,涵蓋歌樂舞劇等不同領域的表演形式及團隊,也是台北市上半年最盛大的藝術饗宴。
-
戲劇(曲)
從實驗劇場登上國家戲劇院 《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再掀劇場熱潮
四把椅子劇團與簡莉穎的《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於2019TIFA重新製作,並從實驗劇場登上國家戲劇院,演出打造全新舞台視覺,三月三日場次提供無障礙觀賞服務,將再創當年《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人氣熱潮。
-
戲劇(曲)
亞洲現代神話《餐桌上的神話學》 他者眼光的自我凝視
由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製作、2017兩廳院駐館藝術家Baboo執導的《餐桌上的神話學》,本週帶著觀眾一同與亞洲藝術家們,品嘗他們從家鄉帶來的「神話」料理,用故事接力方式,帶領觀眾感受屬於亞洲的現代神話魅力。
-
藝視窗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場館 前進橫濱TPAM國際舞台藝術交流會
【台灣】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場館 前進橫濱TPAM國際舞台藝術交流會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轄下之臺北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及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陸續到位,三館也積極展開資源整合與策略聯盟,繼去年共同投入國內藝術家創作計畫、聯合邀請國際節目來台巡演,2月份三館也首度攜手前往2019「日本橫濱國際舞台藝術交流會」(TPAM-Performing Arts Meeting in Yokohama),共同建立國際交流場合,張開國際網絡,放射台灣充沛的表演藝術動能。 日本橫濱「TPAM-Performing Arts Meeting in Yokohama」為亞洲重要的國際表演藝術交流平台,始於1995年,致力於激發新思惟並發掘各種可能性,以及建構亞洲文化藝術網絡的多元交流,2011年起多數活動移至橫濱舉行。2019年,TPAM於2月9至17日舉行,預估有來自超過40個不同國家的800名專業人士到訪。 三館於2月12日於開館紀念館(Yokohama Port Opening Memorial Hall)聯合策劃國際交流茶會,介紹指標性的國際節目活動及交流項目,藉此平台拓展國際合作機會。臺中國家歌劇院同時邀請兩位與日本有深厚淵源的2019╱2020駐館藝術家編劇林孟寰及科技藝術家王連晟共同前往、直面進行國際交流。 雲門舞集以《關於島嶼》獲英國「國家舞蹈獎」 英國最權威的舞蹈獎項「國家舞蹈獎」(National Dance Awards)於台北時間十八日深夜的頒獎典禮中,宣布去年在倫敦演出林懷民作品《關於島嶼》的雲門舞集,奪下2018年「最傑出舞團獎」。 倫敦沙德勒之井劇場藝術暨行政總監艾利斯特.史柏丁代表領獎時說,林懷民「不只編作好舞,也創造出前所未見的舞蹈語彙。台灣離任何地方都很遙遠他從頭創建了台灣的舞蹈文化。四十多年來,他用生命經營這個舞團,成為台灣異常重要的文化大使。」
-
戲劇(曲)
2019台北新劇團青年薈演 京劇霸王花靚眼登場
開春三月,正是台北新劇團青年演員們大展身手之時,十一齣好戲輪番獻演。有別以往,本次特別更名為「青年薈演Twinkle, Twinkle!」,希望帶給觀眾們一種枝葉茂盛,靚麗繽紛的感覺。
-
戲劇(曲)
唐美雲歌仔戲團《千年渡.白蛇》 老戲編出新意
唐美雲歌仔戲團本週推出新戲《千年渡.白蛇》,突破原作框架,保留所有精采經典橋段,並為年輕演員們量身訂做,設計文武戲兼備的豐富劇情,由這群戲曲界的新星挑大梁演出。
-
音樂
北市交歡慶五十周年 展現亞洲本色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今年上半年樂季以「亞洲本色」為題,適逢五十周年團慶,以全球在地化經營理念設計節目,安排具亞洲背景且活躍於國際的指揮家、演奏家及作曲家齊聚於新樂季的舞台,共同營造精緻卓越、亞洲精煉的視聽饗宴。
-
其他
第十七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 舞蹈作品創新高
台灣當代藝術大獎「台新藝術獎」第十七屆入圍名單公布,由九位提名觀察人組成的評選團,從一百零四件被提名且同意參選作品中,遴選出十五組入圍作品,包含五組視覺藝術及十組表演藝術作品。
-
戲劇(曲)
小偶戲院《雞蛋星球》 運用電影視角打造奇幻太空世界
被華盛頓郵報盛讚創新、古怪的小偶戲院《雞蛋星球》,以實況錄影搭配現場製造的Live sound和影像投影,讓大小朋友近距離觀賞到小小戲偶的演出,同時又能感受到太空電影般的震撼場面效果。
-
戲劇(曲)
白先勇經典崑曲新版系列 注入新意和當下思想
「白先勇經典崑曲新版系列」力邀文學家白先勇擔任總製作人,特邀崑曲名家岳美緹、黃小午、梁谷音、華文漪擔任藝術指導,帶領蘇州崑劇院主要演員俞玖林、唐榮、呂佳等,將《白羅衫》《潘金蓮》《玉簪記》搬上舞台。
-
其他
第十一屆草草戲劇節「跑!」 三月登場
2019草草戲劇節即將在三月一至三日、九至十日於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全園區再次盛大展開。本屆草草戲劇節在廣邀更多國際藝術家及工作人員加入的同時,將以充滿動能的「跑」的姿態迎向下一個十年。
-
音樂
呂紹嘉X NSO X 林懷民 夢幻組合復刻《托斯卡》
國家交響樂團將於二月廿二至廿四日再現浦契尼巔峰之作《托斯卡》,由呂紹嘉領軍NSO與林懷民攜手復刻二二年製作,於2019 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再創年度歌劇強檔。
-
戲劇(曲)
2019臺灣戲曲藝術節旗艦製作《當迷霧漸散》 詠嘆霧峰林家史詩新篇章
臺灣戲曲藝術節今年邁入第二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委託一心戲劇團製作旗艦節目《當迷霧漸散》,將於三月廿八日至卅一日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連演四場,透過盛大演出揭開藝術節輝煌序幕。
-
舞蹈
黃翊工作室+《長路》 國家戲劇院世界首演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場館共同製作計畫」首屆共製作品黃翊工作室+《長路》,本週末即將於台北國家戲劇院世界首演,由國際矚目的青年編舞家黃翊創作,以旋轉舞台及懸吊系統描繪人生歷經的心境路程。
-
戲劇(曲)
日本暖男52PRO! 《阿波之音》展現日本傳統藝術光采
活躍於日本小劇場的日本暖男團體「52PRO!」劇團二度來台,攜手台灣「躍演」劇團及華山烏梅劇院,共同推出作品《阿波之音》,打破語言隔閡,透過琴聲及肢體藝術的對話交錯,交織出關於情義的動人篇章。
-
其他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場館前進日本橫濱TPAM 放射台灣表演藝術動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轄下台北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及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首度攜手前往2019日本橫濱國際舞台藝術交流會,共同建立國際交流場合,吸引國際目光聚焦台灣。
-
藝視窗
林強領軍 兩廳院2019藝術基地計畫正式展開
【台灣】 林強領軍 兩廳院2019藝術基地計畫正式展開 兩廳院2019年「藝術基地計畫」擴大整體想像,除邀請三位「長期駐館藝術家」,並公開徵選出兩位「短期駐館藝術家」、五位「Gap Year兩廳院壯遊」青年及七位「藝術行政實習計畫」實習生。「藝術基地計畫」更首次加入導師角色,邀請兩廳院藝術顧問林強領軍,從青年培力作起,以更充足的資源及時間培育優秀人才。 「駐館藝術家」分為長期及短期計畫,其中長期駐館期間由一年延長至兩年,短期則為三個月。今年邀請方向著重連結在地文化,期望藝術家從台灣土地出發,說出屬於台灣的故事;另一方面則強調科技跨界,透過新的科技媒材,反映當今社會樣貌。本次邀請的三位藝術家,有長期挖掘本土文化與民間俗儀的吳明倫、樊宗錡,以及擅用數位科技演繹當代劇場的周東彥。 短期駐館強調跨域交流,以「1+1」概念出發,由藝術家提出跨領域及跨社群的合作計畫。本次公開甄選出王安琪與紀柏豪。身為專業劇場演員的王安琪,將以《婚姻場景》劇本為骨,邀請影視和劇場演員相互演繹,並深入探討劇場產業化的可能性。紀柏豪專研聲音創作,關注日常性的感知,將於駐館期間發展互動性音樂系統,並嘗試運用於劇場演出,反轉觀眾的聽覺經驗。 另首次啟動的「Gap Year兩廳院壯遊」計畫,要挖掘具潛力、能提出自身觀點,更勇於起身實現的青年藝術家。本次甄選出來自不同領域的林陸傑、林靖雁、馬雅、張凱福、陳弘洋,將以一年時間在兩廳院自由探索。 108年文化部「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補助名單出爐 文化部公布今年「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補助名單,包含社團法人臺灣視覺希望協會、安娜琪舞蹈劇場、舞蹈空間舞蹈團、城氏互動設計工作室、巴洛克機器工作室、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及黃翊工作室等7個團隊提案計畫獲得補助,總補助金額為新台幣1,200萬元。 社團法人臺灣視覺希望協會運用Buzzer Beacon技術,創作口述影像劇《黑聲劇團-停電了!別害怕》,從使用者角度,發展更能貼近視障表演者的輔助系統。安娜琪舞蹈
-
其他
踏出兩廳院大門 TIFA與台北101打造表演藝術與時尚美學連通道
2019台灣國際藝術節與台北101購物中心首度攜手合作,一月卅一日至三月廿四日在101購物中心一樓松智路及信義路長廊兩側舉辦「Taipei 101 x 2019台灣國際藝術節藝術共享時光」免費裝置展覽。
-
戲劇(曲)
《明晚,空中見》與社會對話 關懷憂鬱症、情緒勒索議題
故事工廠新戲《明晚,空中見》藉由一通跨越時空的聽眾來電,串起一對母女「相愛相傷」的複雜情感。某日,母親意外墜樓,成了維娜內心最深的愧疚;一次超級月亮的來臨改變時空,也獲得改變歷史的機會。
-
其他
國表藝三館一團齊備到位 迎向表演藝術新紀元
二一九年,為迎向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三館一團齊備的劃時代新紀元,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串連起三座劇場的專業能量與資源,將成為驅動台灣各區域表演藝術發展的傳動引擎。
-
舞蹈
雞屎藤舞蹈劇場《府城仙怪誌》 傳統民俗走向現代舞台
來自台南的雞屎藤舞蹈劇場,應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之邀,將於本週在臺灣戲曲中心呈現老少咸宜經典之作《府城仙怪誌》,以生動的台灣常民舞蹈劇場迎接即將到來的金豬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