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視窗
林曼麗連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九屆董事長
【台灣】 林曼麗連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九屆董事長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於1月20日召開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由前任董事長林曼麗獲選連任。林曼麗在感謝董事們的支持與信任後,說明其在前一任期內為國藝會規劃的三大發展方向:一、把餅做大:包括與文化部進行補助資源的整合、提升基金管理成效,及爭取民間企業贊助;二、將資源用在刀口上:包括藉由補助政策的專業規劃,更具前瞻性與精準的配置資源;三、擴大影響力:包括持續營運「補助成果檔案庫」與大眾分享,以及積極推動「ARTWAVE-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等。林曼麗也特別提到,在本屆董事會中有許多不同世代、跨領域的專業新血加入,相信未來在國藝會的各項政策發展上,將能獲致更豐富與多元的助力。 國藝會第九屆董事會共21位董事:台科大建築系教授王惠君,資深影展策展人王耿瑜、攝影家沈昭良、台銀董事長呂桔誠、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邱再興、北教大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林曼麗、獨立策展人胡永芬、柯智豪音樂工作室負責人柯智豪、北藝大戲劇系教授徐亞湘、有鹿文化社長許悔之、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板、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副教授陳碧涵、角頭文化負責人張四十三、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陳耀昌、台大戲劇系兼任講師傅裕惠、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卿、成大歷史學系教授蕭瓊瑞、北藝大音樂系教授顏綠芬,及3位政府機關代表:文化部主秘陳登欽、教育部政次范巽綠、原委會副主委鍾興華。(莊珮瑤) 第25屆「臺法文化獎」開始徵件 自民國85年起每年頒發的「臺法文化獎」,是由文化部與法國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合作辦理,以表彰在法國、歐洲及台灣地區推動台、法、歐文藝交流具特殊貢獻之機構或人士,迄今已邁入第25屆。自民國95年起徵件範圍更擴及為全歐洲,頒發「歐洲獎」及「臺法文化促進獎」2獎項,獎額各為2萬5,000歐元。 每屆獲獎者皆由台、法評審委員共同遴選,於法蘭西學院舉行公開授獎典禮。 本屆獎項受理推薦時間自即日起至5月31日止,由法國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收件。相關說明及申請表件請上文化部網站<a hr
-
戲劇(曲)
2020臺灣戲曲藝術節「出走.女子圖鑑」 跨界探討女性意識
2020臺灣戲曲藝術節「出走.女子圖鑑」匯集諸多優秀劇團,以不同手法將故事中女性角色的情感層次一層一層剝開呈現,帶領觀眾深入探索她們各自的困境,理解她們心靈最真實的脈動。
-
音樂
NCO「戲采」活化台灣史料 將館藏搬上舞台
農曆年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轄下的臺灣國樂團與臺灣音樂館攜手,選取台灣民間戲曲藝術的精華作為創作素材,邀請作曲家為之譜曲,作為迎春納歲的最佳饗宴。
-
其他
國表藝以劇場出發 連結台灣與世界的脈動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轄下三場館作為國家級劇場,負有帶動環境、健全生態,為表演藝術界的未來,構築發展藍圖的前瞻角色。2020年,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作為三館一團整合平台,也將發揮劇場驅動的動能,加速台灣表演藝術發展。
-
藝視窗
王墨林、古名伸、陳中申獲頒第21屆國家文藝獎
【台灣】 王墨林、古名伸、陳中申獲頒第21屆國家文藝獎 歷經六個多月的推薦、提名、評選過程,備受藝文界矚目的「國家文藝獎」於去年12月3日揭曉,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曼麗公布ㄅ第21屆得獎者名單為:文學類小說家黃娟、美術類藝術家莊普、音樂類音樂家陳中申、舞蹈類舞蹈家古名伸、戲劇類劇場創作者王墨林、建築類建築師王秋華、電影類紀錄片導演柯金源。 七位獲獎的藝文工作者,都以其旺盛的熱忱與生命力,在藝術的道途中努力不懈,並積極開創獨特且具時代性的美學風格,卓然有成。其中,王墨林以「身體論」為思想核心,持續探索身體與社會、政治、歷史的關係,以及身體作為劇場媒介的可能性;透過論述、評論及結合社會運動與劇場行動的創作,持續用一以貫之的反抗姿態,向主流體制拋出激烈的提問。而古名伸則是將「接觸即興」引進亞洲的第一人,在身體觀念與技巧上,擴展了台灣舞蹈的面貌,使其與國際接軌,亦奠定了台灣在亞洲地區該領域的重要地位。其創作力求突破框架,展現了欲連結生活與生命的藝術態度。陳中申是當代台灣最富代表性的笛簫音樂藝術家,其創作重視笛簫樂器技巧表現的拓展,每有創新突破,同時常帶親和性及童趣特色,強調自本土生活文化淬鍊的感動;在演奏、作曲、指揮、教學、推廣各面向皆有卓越貢獻。 以上得獎者的藝術成就卓越,其精神與專業學養,對國內藝文環境發展具有深刻的影響與貢獻。國藝會另將於2020年3月舉行頒獎典禮,分別贈予七位得獎者獎座乙座及獎金一百萬元。(莊珮瑤) 「憨子弟.瘋亂彈臺灣北管藝術大展」於宜蘭傳藝中心展出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舉辦的「憨子弟・瘋亂彈-臺灣北管藝術大展」即日起於宜蘭傳藝園區展出。該展共集結全台珍貴北管文物超過350餘件,是台灣近期規模最盛大的北管藝術主題展,展期自即日起至110年5月23日止。 本次展品內容集結的全
-
音樂
孟德爾頌誕辰210周年 台北愛樂三大神劇計畫最終部曲《以利亞》全本鉅獻
台北愛樂繼四月復活節期間演出《彌賽亞》後,接著《創世記》作為第十九屆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序幕,《以利亞》則將在聖誕節前夕為今年的三大神劇計畫畫下完美句點。
-
舞蹈
2019松菸Lab新主藝《群眾》 用自己的方式和這世界戰鬥
《群眾》是旅法劇場導演王世偉為主創,以二〇一四年以來親身參與社會運動的感受及運動後觀察所做的劇場作品,以獨舞對應群眾,勾勒社會運動的激情、混亂,深入抗爭者內在的複雜感知,詮釋個人於群眾運動的悵然與孤寂。
-
戲劇(曲)
河床劇團《無眠夜的微光》 從個人失眠對應群體的長夜
河床劇團《無眠夜的微光》以廿世紀好萊塢配樂大師漢斯.季默為電影《星際效應》所作的音樂為腳本,藝術總監郭文泰讓配樂轉化為舞台上的主角,將他對視覺流動畫面的敏銳與掌握注入其中,開鑿出一趟賦予音樂生命的意象旅程。
-
音樂
國際中樂指揮大賽起跑 培育菁英帶動國樂發展
「國際中樂指揮大賽」來到第四屆,初賽於十二月十日至十一日在上海舉行。此次報名共有五十九位符合資格的參賽者,其中比例最高者為台灣及中國內地,而除香港外,更有來自日本、加拿大、法國、美國、馬來西亞、越南、韓國等地選手。
-
戲劇(曲)
2019李寶春大型新編京劇 本週末台北登場
文武老生李寶春的作品《清輝朗照》及戲曲舞台首度迸出小三的《項羽和兩個女人》,從本週末起,接連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及臺中國家歌劇院展開巡演。
-
音樂
帕華洛帝閉門弟子男高音皮爾古 美聲禮讚聖誕夜
國家兩廳院今年「聖誕音樂會」特別邀請抒情男高音塞米爾.皮爾古再度來台,將與指揮名家安德烈.尤克維契率領NSO國家交響樂團,帶來精采的耶誕美聲饗宴,為台灣樂迷獻上燦爛溫暖的歌劇選粹與耶誕歌曲。
-
音樂
司馬遷穿越未來 為你點播人生主題曲 TCO《我的旁白人生》
臺北市立國樂團今年歡度四十周年,在年末溫馨的冬日,將再度攜手全民大劇團,以《我的旁白人生》為音樂劇主題,與觀眾回味一段共同走過的足跡。
-
音樂
以愛為題 超越對立找到融合 臺灣國樂團「越嶺~聆聽布農的音樂故事」
臺灣國樂團製作了「越嶺~聆聽布農的音樂故事」,藉由史詩式的劇場,表現一段強調結合文化資產的「文資風華」系列演出,作為樂團二〇一九年樂季的壓軸製作。
-
戲劇(曲)
動見体《戰+》運動劇場十周年 重磅回歸
今年適逢《戰》十周年,動見体特別推出《戰+》,邀請戲劇構作傅裕惠加入,以不同的眼光及觀點協助導演重新架構組織,並邀集曾經參與演出的五位演員與三位新成員,以時光底蘊淬鍊出全新片段。
-
戲劇(曲)
國光劇團清宮大戲《夢紅樓.乾隆與和珅》 中研院院士王德威重磅推介
國光劇團本週末推出清宮大戲《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從文學經典《紅樓夢》切入大清帝國由盛轉衰的歷史轉折,讓紅樓夢中人點出「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之理,貫串全戲。
-
藝視窗
臺灣聲響實驗室落成 台法簽署未來8年合作意向書
【台灣】 臺灣聲響實驗室落成 台法簽署未來8年合作意向書 臺灣聲響實驗室自2018年文化部長鄭麗君親赴法國簽署合作意向書後,由文化部指導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建立台灣首座研究與發展聲響藝術的實驗室。歷時一年多的規劃與建置,位於臺灣聲響實驗室於11月21日落成,除舉辦一系列創新實驗展演之外,也設立數位藝術裝置展覽。當天並邀請到法國龐畢度聲響與音樂研究統合中心(IRCAM)總監Frank Madlener一同為臺灣聲響實驗室揭幕。 鄭麗君表示,文化部跟IRACM於C-LAB,攜手開創台灣第一座擁有49.4聲道的沉浸式劇場空間,融合科技、技術與藝術文化,探索聲音藝術的各種可能性,將成為亞洲指標性的聲響實驗基地。記者會除了宣告臺灣聲響實驗室的落成之外,文化部與IRCAM也簽署了未來8年的合作意向書,持續推動台法文化交流,並豐厚國家文化軟實力。 鄭麗君同時布達C-LAB兩個好消息,首先C-LAB正進行圍牆拆除暨景觀改善工程,讓這片封閉了幾十年的軍事基地,將於明年2月全面開放園區。其次,行政院於11月初已正式核定「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第二期整體發展綱要計畫」,透過文化部、經濟部與科技部跨部會合作,將於8年整體計畫之間,展開C-LAB整個軟硬體的建構,同步支持臺灣聲響實驗室的發展。 「2019菁英爭揮指揮新秀選拔」 張智堯掄元 文化部所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國樂團(NCO)11月16日晚間於臺灣戲曲中心舉辦「2019菁英爭揮指揮新秀選拔」決選,參賽者歷經3個月的激烈賽事,張智堯脫穎而出,抱走冠軍獎盃與指揮專題音樂會新台幣8萬元的演出獎勵,同時也獲得媒體評審團的青睞,榮獲最佳魅力台風獎,現場觀眾參與投票的最佳人氣獎亦獎落張智堯手中。第二名則由朱恆志獲得,而由作曲家王乙聿參與評分的最佳作品演繹獎,頒給陳宥嘉。 今年賽程突破以往的模式,在複選階段特別移師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
戲劇(曲)
曉劇場《毛皮瑪麗》 男扮女裝扣問社會道德準則
今年適逢寺山修司逝世卅五周年,曉劇場取得《毛皮瑪麗》正式授權並翻譯演出,本週將於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登場。
-
戲劇(曲)
海納百川的文化大業 巴黎秋季藝術節的發展與演變
每年九月至十二月在巴黎綻放的藝術盛會,莫過於「巴黎秋季藝術節」!自一九七二年創辦以來,這個匯集了戲劇、舞蹈、視覺藝術、音樂、電影等不同領域創作的藝術節,挖掘出許多深具潛力的新銳創作者與叱咤世界劇壇的大師,可說是法國極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之一。今年秋季藝術節邀請了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與國家兩廳院共製、由王嘉明編導的《Re:親愛的人生》前往,將於十一月底演出,與此同時,讓我們也認識這個重要藝術節的前世今生,一探其高瞻視野與重要地位。
-
舞蹈
余彥芳獨舞作品《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III》 探索自我生命歷程
藝術家余彥芳以黑眼睛駐團藝術家身分開啟更多未被定義的表演方式,結合舞蹈、戲劇、影像、音樂、燈光、舞台設計,帶來全新的獨舞作品《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III》,十一月廿二至廿四日於新北市板橋區驫舞劇場演出。
-
戲劇(曲)
故事工廠《他們等待的那位果陀》 男男情慾舞台上真實呈現
故事工廠《他們等待的那位果陀》為第廿屆臺北文學獎舞台劇本首獎,編劇丁啟文致敬經典劇目《等待果陀》,採其對話形式套入現代思維,劇中以男同志Alan與阿喜間的嘲諷對話,講述潛藏在城市邊緣,藉由交友軟體匯聚的慾望暗流
-
戲劇(曲)
台灣莎妹劇團+丹麥屋舍劇院跨國製作《人民之王》 瘋狂政治馬戲
葉利尼克針貶時事的劇作《人民之王》,由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與丹麥屋舍劇院共同製作,導演Baboo與丹麥導演莉芙.海爾姆合力執導,於十一月廿日起在哥本哈根的屋舍劇院連演三週,這將是《人民之王》首度在非德語區演出。
-
其他
亞洲首屆Camping Asia跨文化世代領域藝術營 百場活動開拓藝術想像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與法國國家舞蹈中心共同策畫,在台北舉辦亞洲第一屆Camping Asia,透過營隊形式,打破機構、藝術家、學院之間的疆界,實踐人才培育、國際交流、跨領域對話的核心理念。
-
音樂
蕭邦大賽大滿貫得主布雷查茲本週訪台演出
被公認為當今蕭邦作品最佳詮釋者的鋼琴家布雷查茲受邀訪台,十一月廿一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辦一場獨奏會,帶來的曲目包括莫札特輪旋曲及鋼琴奏鳴曲K.310、蕭邦四首馬祖卡舞曲及波蘭舞曲《英雄》等,精采可期。
-
音樂
帕佛.賈維與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來台演出
英國《留聲機》雜誌讚譽為全球頂尖樂團之首的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本週再度登台,十一月十四至十五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十一月十六日將移師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
-
戲劇(曲)
明華園戲劇總團《大河彈劍》 少年英雄點亮舞台
明華園戲劇總團以廿年磨一劍的精神,以知遇、權謀及人心掙扎的衝突交織出創團九十周年壓軸代表作品《大河彈劍》,帶出隋唐英雄的升沉聚散、悲歡離合,本週末將於國家戲劇院首演。
:::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