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戲劇學院
相關文章 3 篇
-
專輯(二)
戲曲化、荒謬化與遊戲化
近廿年來,大陸莎劇演出的流變,展現了於急遽轉變中的大陸社會中,在政治、經濟與文化之間微妙而複雜的互動關係。一九八○年代初演出的莎劇,流行「戲曲化」;九○年代初,劇烈的社會動蕩與迅猛的經濟轉型,對藝術工作者來說,荒謬感比悲劇性來得更有時代性,荒謬主義的莎劇表演順時而生。隨著商品經濟滲透進社會的每個角落,經典莎劇也走上粗鄙化、遊戲化之途。
-
交流道
飄浪曲折的登「陸」行
《一官風波》的大陸行歷經風波,堪稱一趟飄浪之旅。尤其貨櫃在海關遭扣,影響廣州的演出,更是最大的遺憾。不過事後回想,卻是不幸中的大幸。因為廣州演出雖然美中不足,但當地觀眾的熱情沖淡了舞台缺憾,演員也因無舞台包裝,反而激發身體潛能。北京的戲劇環境與廣州不同,倘若在中央戲劇學院演出時,舞台、燈光、服裝條件不足,整齣戲的完整性大打折扣,就讓人扼腕嘆息了。
-
專題報導 Feature
小圈子的荒誕熱 1991年大陸戲劇評點之一
一九九一年年初,中央戲劇學院的師生們接二連三地推出五台荒誕劇:塞繆爾.貝克特(Samuel Beckett)的《等待果陀》,尤涅斯柯(Eugene Ionesco)的《椅子》、《禿頭女高音》,哈洛德.品特(Harold Pinter)的《情人》、《風景》等。大陸從六十年代開始介紹荒誕劇,研究文章斷斷續續發表了不少,但搬上舞台的卻寥寥無幾,如此集中地搬演荒誕劇,可以説是破天荒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