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白
-
雕蟲演技
隨筆兩則:「好演技」與「獨白」
好演技 古詩文的欣賞,紅酒的品嘗,美術與表演藝術的認知,都需要學習才能獲得一定的欣賞能力。常聽見一些人似是而非的理論,對食物的口味說各有不同喜好,對美醜說見仁見智,對音樂則說各適其適,總之是一種反智訴諸本能的逆向品味。但若標準真的每人都有自己的尺度,那麼人類的文化及文明絕無進步的可能,你的一加一等如二,我的一加一等如八,他的和是七十。大家沒有共同的度量衡,世界只會混亂,尤其是相對抽象的藝術世界。 但審定標準怎麼釐定?大概是從前人經驗、文化沉澱、權威準則來決定吧?例如芭蕾舞或京劇的美善必有其要求基準,若不然,根本無需學習,我表現的芭蕾只是彈跳,你唱的京曲也是一輪鬼哭神嚎罷了。 表演或教範當然要學,欣賞也得擁有一定的知識,畢竟所有文明藝術都是高檔次產物,烹調料理的概念和煮食絕對不同,煮食只求吃飽,烹調追求色香味。衣服與時裝又是另一例,衣服只求保暖、功能性,時裝講求美觀,是一種態度和訊息。 由是再說回戲劇。什麼是好演技?什麼叫好演員?先看看外行怎樣形容,所謂外行,藝文界中亦有不少,聽來有點匪夷所思是吧?怎會有這種現象?不是應該專業嗎?其實這種狀況在劇界中也甚為普遍,但普遍不等同正常不等同要接受,雖然我們不可能完全清除這種情況,也不可能及沒必要存有這種妄想,但最低限度要有提升水準的覺醒。 哭等同好演技?以這標準,靈堂前的孝子全都是好演員了。哭,只是一種情緒狀態,為什麼哭?何時哭?是否需要用流淚來表達?怎樣哭?哪一種哭?都是演員、導演,甚至一個有水平的觀賞者應該注意的。曾不只一次看到有報導以演員哭了大半天作為好演技的賣點,令我疑惑到底是我或受訪演員的無知,還是他們認為觀眾低能? 打個比方,說笑話是要自己笑,還是聽眾笑?賣火柴的女孩最後帶著微笑見到媽媽來到面前,《快樂王子》的小燕最後安然睡在小王子腳下逝去,也沒有過分的悲情描寫,只是輕輕帶過。自己不哭但能讓看者泣不成聲,這,才是高手! 獨白 舞者可以表演一段舞蹈;歌者可以唱一首樂曲;音樂家可以來段演奏;魔術師可以變一個魔術;連武術家也可以表演劈磚破壁。但一位話劇演員能表演什麼?沒有高速迴旋,沒有奇巧聲腔,沒有驚人的幻術,更加不能破
-
對話體
獨白
從古希臘劇本開始,大量的獨白便是關於不在場的在場,無法說出而不得不說的話語,不止於事件的說明、意旨的陳述,亦可以是語句的飛躍、意義的逃逸。言詞不僅是解碼鑰匙,提供某種意義解答,更是嚮導,提供意象、隱喻,好調動精神心靈層面,打開存在的想像和詮釋。與其說角色在獨白中自我剖白,展露隱密的情感;不如說,角色置身於不可能的晦澀境況,而他們必須搞清楚那是什麼。命運或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