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賴淑雅

相關文章 3 篇
  • 杜思慧
    特別企畫 Feature

    她的劇場,她思考,她創作—— 台灣女性劇場創作者略影

    正如本文中受訪的劇場編導馬照琪提到的:「放眼望去在台灣的劇場界工作者大部分都是女性,但真正受重視的女性創作者卻往往不及男性,這背後的原因蠻值得玩味的。」的確值得玩味,為何這群熱愛劇場、在劇場中放射光芒的女人們,雖然沒有得到社會相對應有的「重視」,仍執著於思考與創作,為台灣劇場留下美麗深刻的軌跡?本刊特邀五位以不同創作風格與形式活躍於劇場的女子:杜思慧、戴君芳、賴淑雅、石佩玉與馬照琪,告訴我們,她們的思考,她們的創作。

    文字|廖俊逞、許斌
    第185期 / 2008年05月號
  • 賴淑雅所翻譯的《被壓迫者劇場》,為民衆戲劇在華文世界奠下一塊珍貴的磐石。
    表演書房

    變革或治療? 《被壓迫者劇場》與波瓦的劇場遊戲

    《被壓迫者劇場》討論的不僅是劇場理論或實際的革命性變革而已,而更是如何復甦觀衆(也是民衆)在劇場或現實人生中的主動性。在系列性的民衆戲劇工作坊中,讓參與者經由彼此的「對話」,以身體來進行論述,波瓦的理論因而得以延伸到實際的層面上來。

    文字|鍾喬、本刊資料室
    第98期 / 2001年02月號
  • 社區劇場訓練讓社區居民在劇場中盡情釋放肢體。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讓居民自在發聲--「社區劇場」的有力推手

    長期從事社區劇場工作的劇場工作者賴淑雅,從創立「烏鶖社區教育劇場劇團」到「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一路推動台灣的社區劇場。不同於專業戲劇表演或戲劇社團課程,社區劇場更重視民眾參與的過程,期望增進社區民眾自我覺醒的能力,讓社區劇場成為凝聚意識的發聲平台,揉合在地原生文化,匯流關注公共議題的能量。

    文字|朱安如
    第209期 / 2010年05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