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阿班.貝爾格

相關文章 3 篇
  • 阿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三十週年世界巡迴
    即將上場

    阿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三十週年世界巡迴

    被譽為「室内樂中最偉大的團體之一」的阿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為紀念成立三十週年,特別於巴黎、倫敦等重要的大城市展開世界巡演活動,台北的演出也將於本月舉行。此次節目,除了演出其頗受歡迎的貝多芬弦樂四重奏作品132號外,更將與國内大提琴家張正傑攜手演出舒伯特最後一首室内樂作品弦樂五重奏作品163號。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01期 / 2001年05月號
  • 表演賦比興

    昔日相聚的樂音

    桃花心木的巨大蓋板稍稍展開一個角度,三道光柱由內射出,投照台上兩把小提琴,以及中提琴、大提琴各一把的局面,阿班貝爾格樂團的四位紳士圍守的核心,即眼前的四套樂譜,眼神彼此會意與攻防之間,音樂在此交迸出來。 以爲弦樂四重奏團名字的作曲家阿班.貝爾格其人,我所知的很少,六〇年代末在台北看到一部類似紀錄片影質的阿班.貝爾格歌劇《伍采克》的電影,內容是當今的角色與社會,人們在街道疾走,或室內對話,但一律高亢的吟唱不怎麼旋律化的曲調。對於一部怪異的現代歌劇影片,如今我的印象剩下這樣。另外,也屬圖像的阿班.貝爾格畫像──狹長殊異的直式畫幅,是荀貝格以油彩繪的門生肖像,兩鬢長髮中分,暗影密集在臉部中間的,看起來是個富於抑鬱表情的年輕人。 如我們所知:以阿班.貝爾格爲名的弦樂四重奏團並非他(阿班.貝爾格本人僅有兩首四重奏)或前衛樂派的代言人,雖然這個樂團也灌錄過貝爾格、魏本、巴爾托克以及其他現代音樂,但他們其實是以灌錄過全套的貝多芬、布拉姆斯,以及晚期的莫札特與舒伯特而聲名大噪。音樂會曲目也以德奥經典爲主。 這一晚在台北的節目是: 莫札特第二十號D大調弦樂四重奏/巴爾托克第三號弦樂四重奏/貝多芬第十三號E大調弦樂四重奏與大賦格。 除了中間那首巴爾托克讓我們見識這個樂團迎刃而解作曲家「發明」的技巧,以及由於對弦樂重奏特性的不熟悉而「變」出來的難度等等。當晚其餘樂曲目呈現完全的洗練與無疵。 樂團初出台的時候,在雷動的掌聲中那黑色夜禮服的男人形,如經過刻意排比過的身高序,予人「魚貫」的肅穆感覺,坐定以後,第一小提琴手站起來走前,向滿堂的聽衆簡短地用英語說:「音樂會爲了紀念我們的朋友許總裁。」 稍早,策辦人大提琴張正傑已經發表了這場音樂會的前言,大致的意思是: 十年前阿班.貝爾格重奏團首度訪台的那一回,因爲他自己曾經是樂團大提琴家厄本的學生,接待的時候交通發生些問題。彼時央行的許遠東先生正開始向他學大提琴,爲「師祖」之誼而慨然提供一切資源,在台的陪伴中終成了眞正的朋友。 相約隔年再來的演奏會一直拖下去,最後竟爲大園空難成了永訣。張正傑說: 「空難發生後數小時就接到阿班貝爾格四重奏團的電話,問飛機上

    文字|雷驤
    第92期 / 2000年08月號
  • 《風中的新娘》的DVD封面。
    表演.映象 STAGE & SCREEN

    以愛情征服藝術的繆思女神

    《風中的新娘》,展現百年前一個女子多彩豐富的愛情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作曲家馬勒的妻子阿爾瑪,是如何「橫跨」音樂、建築、繪畫與文學。

    文字|田國平
    第139期 / 2004年07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藝術的產地,8位在地居民街訪(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回家的理由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與生活的忘年之遇

    李秀珣與不受既定想像束縛的「石岡媽媽劇團」
  • 戲劇

    劇場散步筆記:迷走在現場的觀察絮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