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後戲劇劇場

相關文章 4 篇
  • 特別企畫 Feature

    耿一偉X鴻鴻

    無論策劃藝術節或擔任戲劇顧問,耿一偉不曾間斷譯介國外表演藝術書籍進台灣。與他有志一同的還有導演鴻鴻,他過去也曾主動與出版社合作出版歐陸經典劇本,並在旗下雜誌刊載了近30部劇本。這些出版品,對於劇場的重要性究竟是什麼?又替劇場留下些什麼?且聽兩人暢談他們如何將出版視為一種「策動」,逐漸搭建起眾人與劇場的橋梁。

    文字|江家華、吳孟軒
    第347期 / 2022年07月號
  • 以英、德藝術家為主要成員的Gob Squad,帶來上演已歷經20年的第一個「舞蹈」作品Dancing About。
    柏林

    「後戲劇劇場」廿周年 持續提問中

    由戲劇學者雷曼發表的《後戲劇劇場》一書迄今已屆廿年,對當代劇場提出連串含有政治與社會性質的提問與歸納,深深影響全球數個劇場世代的創作動機與自我定位。HAU劇院籌辦後戲劇劇場廿周年藝術節,邀當代歐陸具代表性的「後戲劇劇場團體」齊集柏林演出,形式多樣的里米尼紀錄劇團也舉辦創團首演廿周年的慶祝演出,柏林藝術學院亦舉辦為期三天的論壇,在不同的主題下討論後戲劇劇場以來的廿年。

    文字|陳成婷
    第325期 / 2020年01月號
  • 將接掌蒙佩利耶戲劇中心的羅德里戈.賈西亞,擅長將詩意的語言轉化為視覺。圖為其作品《一個牛仔的死亡與輪迴》。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兩位國立劇院總監新任命 宣告新的劇場時代來臨

    法國現任女性文化部長費黎皮特自上任以來,動作頻頻,勇於改革,其推動的國立劇院藝術總監更新,更讓劇場界屢屢跌破眼鏡。最近宣布的兩位新任國立劇院藝術總監,都屬嶄新的「後戲劇劇場」一派,跳脫傳統文本戲劇,也呼應文化部長倡議新劇場美學的主張。

    文字|謝東寧
    第253期 / 2014年01月號
  • 《伊莎蓓拉的房間》中,在主角伊莎蓓拉喋喋不休、叨絮著她生命故事的同時,那些陪伴她生命活著與死去的人們,也一同說著這漫長且離奇的故事。
    特別企畫 Feature

    眾聲喧嘩 自由跨界

    在洛華茲的作品中,戲劇、舞蹈、音樂、物件與多媒體等元素的交互運用,看似各自獨立,卻又彼此交融;多焦點的場面調度與敘事線條,眾聲喧嘩,宛如意識流般自由浮現。洛華茲說:「在劇場使用其他媒體是很危險,而且大多數對這些媒體都不太尊重。藉著將劇場只有一個核心的想法,改成根本沒有核心,而是有一系列的非核心,我在劇場中發現了自由。」

    文字|廖俊逞
    第249期 / 2013年09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