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戲劇學者雷曼發表的《後戲劇劇場》一書迄今已屆廿年,對當代劇場提出連串含有政治與社會性質的提問與歸納,深深影響全球數個劇場世代的創作動機與自我定位。HAU劇院籌辦後戲劇劇場廿周年藝術節,邀當代歐陸具代表性的「後戲劇劇場團體」齊集柏林演出,形式多樣的里米尼紀錄劇團也舉辦創團首演廿周年的慶祝演出,柏林藝術學院亦舉辦為期三天的論壇,在不同的主題下討論後戲劇劇場以來的廿年。
一九九九年,由雷曼(Hans-Thies Lehmann)執筆的《後戲劇劇場》Postdramatisches Theater在德國出版。二○一○年,雷曼在中文版序文中寫道:「人們以為『戲劇』劇場——那種以戲劇結構和對白為主體的樣式,近乎是劇場藝術的自然形式。而本書對許多當代新型劇場形式進行分析,證實後戲劇劇場只不過是劇場藝術中的一種可能性罷了,還存在很多不符合這個模式的劇場藝術形式。」、「劇場藝術究竟應該以何種方式站在新媒體、每天包圍我們的媒體表演的對立面?」其一連串含有政治與社會性質的提問與歸納,深深影響了全球範圍數個劇場世代的創作動機與自我定位,同時也強調了「劇場藝術各種手段(文本、舞台美術、音響音樂、演員身體等等)的獨立性及其平等關係。」這樣一個在當代劇場語境裡,我們習以為常卻又難以駕馭的特性,無論是作為創作者或是觀眾。
後戲劇劇場創作者 齊聚柏林展演
二○一九年十一月,以「一切,都是素材」(Alles ist Material)為題,柏林的HAU劇院籌辦了後戲劇劇場廿周年藝術節,邀請當代歐陸具代表性的「後戲劇劇場團體」,新舊作齊集,來到柏林演出,包括了:以英、德藝術家為主要成員的Gob Squad,搬演該團成立廿年來的第一個「舞蹈」作品Dancing About,利用舞蹈的儀式性、韻律感,甚至略為尷尬的空拍,來展示「我們」,作為個人還是作為一個團體的現狀;甫於二○一九年「戲劇盛會」得到最佳德語區戲劇作品的She She Pop新作《卡農》Kanon,邀請柏林的藝術家一起在舞台上,回顧、搬演和拼貼那些受到後戲劇劇場影響的演出形式與舞台時刻。
而台灣觀眾較為熟悉的里米尼紀錄劇團(Rimini Protokoll),也歡慶著創團首演廿周年,於柏林五個不同演出場地舉辦「來慶祝吧!廿年里米尼紀錄劇團」藝術節(JETZT FEIERN – 20 Jahre Rimini Protokoll)演出劇目包含了募集在地一百位民眾參與演出的100 % Berlin reloaded,找回了一部分在十二年前也同樣參與過的表演者回到舞台,將劇場裡外的時間與真實感連結。參與式作品Situation Rooms讓觀眾手持Pad、頭戴耳機,接收情境指令,並切換於不同的角色扮演,探討全球化時代戰爭與軍火買賣造成的生命困境與衝突。還有以VR虛擬實境來設計當代「鄉村生活」的立體模型,並描繪當今全球糧食生產的真實面目的作品Feast of Food。
舉辦專業論壇 台灣戲劇構作參與發表
演出之外,由柏林藝術學院(Akademie der Künste Berlin)主辦為期三天的論壇,來自全世界的劇場藝術家與學者齊聚,在不同的主題下討論後戲劇劇場以來的廿年,在國際社會上有怎麼樣的複數視角與共鳴?值得一提的是,來自台灣戲劇構作陳佾均,受邀參與了主題為「後戲劇劇場的當代政治實踐」的討論會,並在會中進行了簡報與問答。陳佾均以藝術家黃思農和再拒劇團以聲音為主文本的作品《日常練習:消失的動作》為例,簡要說明了在特殊的殖民歷史的文化背景之下,上述作品如何捨棄了「戲劇」的語言,在更多日常元素中挖掘素材,貼近觀者的情感記憶,也呼應到雷曼在書中所提及劇場藝術中不同元素各自「獨立性和平等關係」的形式與創作思考。
在論壇現場,筆者可以察覺,雷曼的論述雖然著墨於實例的觀察跟脈絡的梳理,卻同時給予了不同創作語境和歷史背景下的創作者可以互相構通的語彙,也在近廿年的平行演進過程,創造了一種自由,無論是政治抑或美學形式的創作動機,那都是一個個並非「大數據」演繹出的「個人」及「日常」真實的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