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華茲的作品中,戲劇、舞蹈、音樂、物件與多媒體等元素的交互運用,看似各自獨立,卻又彼此交融;多焦點的場面調度與敘事線條,眾聲喧嘩,宛如意識流般自由浮現。洛華茲說:「在劇場使用其他媒體是很危險,而且大多數對這些媒體都不太尊重。藉著將劇場只有一個核心的想法,改成根本沒有核心,而是有一系列的非核心,我在劇場中發現了自由。」
崛起於一九八○年代,被歸於「法蘭德斯新浪潮」(Flemish New Wave)的藝術家,尼德劇團(Needcompany)編導楊.洛華茲(Jan Lawyer)的作品,同樣具有難以被定義的特質。例如,洛華茲的代表作《伊莎蓓拉的房間》Isabella’s Room(2004)就曾拿下法國評論家頒發的舞蹈獎、加拿大蒙特婁的戲劇獎及法德蘭斯地區的最佳劇本獎。《伊莎蓓拉的房間》到底是戲劇、舞蹈還是音樂劇場?教人難以歸類。
集體創作「非核心」 找到劇場的自由
一九五七年出生於安特衛普,楊.洛華茲年輕時於根特美術學院(the Academy of Art in Ghent)修習繪畫。一九七九年,他和一群同為視覺藝術出身的成員,成立劇團“Epigonenensemble”,深受現代美術的思潮影響,以集體創作的方式工作。一九八一年,“Epigonenensemble”改名為“Epigontheatre zlv”(無領袖集團),發表了六部製作,打響名聲。楊.洛華茲也因此成為八○年代前期,法蘭德斯社群改革浪潮的一員大將。一九八六年,他和編舞家Grace Ellen Bakey相遇,才正式以「尼德劇團」為名,以布魯塞爾為基地開始向外發展。
尼德劇團的團名“Needcompany”,揭示了洛華茲的創作精神“I need company”。洛華茲的合作對象,通常來自不同領域,有舞者、演員、音樂家等,在作品的排練過程中,一起工作的夥伴必須付出大量時間培養彼此的了解和默契,因此每個團員的特質是否能夠相容,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從尼德劇團的第一個作品《必須知道》Need to Know到今年在亞維儂藝術節上演的《七十六號市集》Marketplace 76,都是在多元開放的基礎下完成的作品。
在洛華茲的作品中,戲劇、舞蹈、音樂、物件與多媒體等元素的交互運用,看似各自獨立,卻又彼此交融;多焦點的場面調度與敘事線條,眾聲喧嘩,宛如意識流般自由浮現。洛華茲說:「在劇場使用其他媒體是很危險,而且大多數對這些媒體都不太尊重。藉著將劇場只有一個核心的想法,改成根本沒有核心,而是有一系列的非核心,我在劇場中發現了自由。」
明亮輕快節奏中 探索暴力、愛、情慾及死亡
九○年代,洛華茲與女演員薇薇安.德.慕因克(Viviane De Muynck)合作「蛇歌三部曲」(The Snakesong Trilogy),大獲好評。十年後,兩人再度合作的《伊莎蓓拉的房間》(2004),讓洛華茲的導演生涯站上巔峰。該作品與二○○六年的《龍蝦店》The Lobster Shop及二○○八年的《麋鹿之屋》The Deer House,並稱為「悲傷/快樂的臉」三部曲( Sad Face / Happy Face),是洛華茲對於人類過去、現在、未來的深刻觀察與省思。三部曲選擇的說故事方式都不同:首部曲以線性敘事,處理對於過往的追憶,二部曲藉由夢的蒙太奇形式,拼貼一場關於未來的噩夢,三部曲則透過真實與虛構的辯證,回到當下現實。相同的是,三部曲皆以明亮輕快的節奏,傳達暴力、愛、情慾及死亡等沉重議題。
洛華茲表示:「我過去常常作『黑暗』的作品,直到《伊莎蓓拉的房間》,成了某種轉捩點。因為我發覺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都無比沉重,而且,我父親又剛剛去世。因為這樣,我需要作一個『白色』的作品。我希望人們看的時候可以有好心情。」他強調:「我無法傲慢地想改變世界,但透過藝術的想像力,至少可以安慰自己,世界並沒有太荒謬。」
強烈的視覺化傾向,是比利時當代劇場的一大特色。美術出身的洛華茲,亦一手包辦舞台景觀和多媒體影像,而他所使用的裝置媒材,經常顛覆傳統舞台設計的思維。例如,「悲傷/快樂的臉」三部曲的空間,共用一個宛如現代美術館的展場,《伊莎蓓拉的房間》的擺設是非洲部落的文物,來自他父親的收藏,《龍蝦店》的場景,可以見到許多特殊的立體造型;《麋鹿之屋》則布滿許多麋鹿及鹿角雕塑標本和特製的毛皮衣料。
跨足美術、電影與劇場 藝術創作自由靈活
除了劇場之外,今年五十六歲的洛華茲,同時活躍在美術、策展、電影等領域。二○○二年開始陸續受邀參加聯展的他,終於在二○○七年於布魯塞爾首度舉辦名為「放蕩不羈」(RESTLESSNESS)的個展,展出他一九九六年至二○○六年的美術創作。洛華茲從八○年代末就開始在拍短片,重要作品有《來自亞歷山大》From Alexandria(1988)、《意象樣本》Sampled Images(2000)、《C歌》C-Song(2003)等,二○○二年他更完成一部劇情長片《金魚遊戲》Goldfish Game(2002),並受邀參加各大小影展。
對洛華茲而言,劇場為個人創作的媒材之一,展現了他在藝術創作上的靈活和自由度。以《後戲劇劇場》Postdramatisches Theater(1999)一書知名的德國學者雷曼(Hans-Thies Lehmann)認為,洛華茲的作品是後戲劇劇場空間的代表之一,「另一種後戲劇空間的形式可以在楊.洛華茲的作品中發現。在這裡,身體、姿勢、姿態、聲音與動作都從原有時空連續狀態中撕裂出來,重新被拆散再連結在一起,形成一種靜態畫般的蒙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