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劇隊
-
特別企畫 Feature
縫補一頁舞台服裝史
時代在變遷,表演團體的演出內容及經營方式也在變。連爲演員裁製一件件舞台服裝的幕後英雄(雌)們,也漸漸地從老師父手中轉到年輕一代設計師身上。目前這一行的工作者如何在經費短缺、時間緊迫的情況下,與編舞家、導演、演出者合作無間?透過台灣舞蹈服裝製作者、設計者、戲鞋師父的專訪,及一場立體的舞台服裝秀及座談會紀錄,希望能縫補起台灣舞台服裝史的斷簡殘篇。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台灣京劇的再過渡
政府遷台之後,不少京劇藝人帶藝來台,過渡而來的紅氍毹在台灣舞台上鮮紅燦亮。 三軍劇隊輪番開幕、謝幕,十月競賽全盤較勁;科班教育一脈承續,錘鍊出一代一代出色的演員。年中,三軍劇隊一一封箱,三流合和,攜手過渡到國光,翻新過的紅氍毹,期望再次鮮紅。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花落蓮成,「國光」採子 回顧三軍劇隊滙爲國光劇團的來時路
京劇在台灣的大規模發展,是在政府遷台之後的近半個世紀,而分屬於陸、海、空、勤等軍種的軍中劇隊,更是此一時期的主要表演團體。如今,也許是階段性使命已然完成,三軍劇隊奉命解散改編,將優秀的演、職員甄選至隸於敎育部新成立的國光劇團,成爲台灣第一個國立京劇團。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競賽戲和我的因緣
在國軍文藝金像獎下,歷時三十個年頭的國劇十月競賽,自民國五十四年第一屆開鑼以來,可謂是台上(劇隊)台下(觀衆)每年都翹首引盼的京劇演藝大拜拜,白熱化的競賽氣氛,炒熱了主題意識,在競賽戲益顯僵化的困局中,新一代編、演的加入,爲台灣京劇的現代化注入一脈生機。 本文作者從小看著、跟著十月競賽國劇長大,由觀衆到評審到參與編作而得獎,在看不到競賽戲的今年十月,不惟回顧,並擇要義以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