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在台灣的大規模發展,是在政府遷台之後的近半個世紀,而分屬於陸、海、空、勤等軍種的軍中劇隊,更是此一時期的主要表演團體。如今,也許是階段性使命已然完成,三軍劇隊奉命解散改編,將優秀的演、職員甄選至隸於敎育部新成立的國光劇團,成爲台灣第一個國立京劇團。
我國的戲劇藝術,成型較西歐爲晚,發展卻甚是迅速。元明淸以降,戲曲活動在全國各地開花,幾乎有一種方言即有一種屬於該語言系統的戲劇。近兩個世紀以來,在衆多劇種中執牛耳者,當係取崑劇地位而代之的京劇。她平易近人,無遠弗屆,兼收並蓄於皮簧範疇中許多唱腔,旣流麗動聽又便易傳唱,乃使得全國爲之風行,被尊稱爲京班、大戲、正音乃至國劇。
京劇在台灣二度流行
和內地其他地方一樣,台灣也流行京劇。劉銘傳任台灣巡撫時,即引進來此一新興劇種。日據時期人心思漢,是以京劇之演出仍不絕如縷,在民間受到相當程度的歡迎。(直至光復以後,平劇淸唱依然是酒家一類場合最普遍的歌聲,很少當紅酒女不會唱幾段京調的。)自然,京劇在台灣的大規模發展,仍然是在政府遷台之後的近半個世紀,而分屬於陸、海、空、勤等軍種的軍中劇隊,更是此一時期的主要表演團體。如今,也許是「階段性的使命已然完成」,三軍劇隊奉命解散改編,將優秀的演、職員等,甄選至隸於敎育部新成立的「國光劇團」,成爲第一個國立的國劇團。峰廻路轉,眞使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回首來時路,三軍劇隊四十多年來爲鼓舞軍民、宣慰僑胞,乃至弘揚華夏文化,所作的無數場次演出,實在値得在中國戲劇史上大書一筆。
光復後的台灣,民間劇團作職業性演出者,先先後後也有不少。早期的金素琴、戴綺霞、李薔華、陳美麟、王振祖;稍後的劉貞模、趙培鑫、梅硯生、張遠亭、譚硯華,乃至更晚的李湘芳等,都曾組成劇團,作過短暫演出,但影響都不大。而眞正演出時間久、爲社會留下深刻印象的兩個劇團,一是顧正秋女士在台北永樂戲院,自民國卅七年底起,一口氣唱了五年;另一則是後起之秀的姜竹華,自民國五十七年起,在今日公司的麟麒廳也連續演出了五年左右。及至民間劇團實在不能維持時,以上提到的那些組合就風流雲散了。許多從業人員都投向已成氣候的三軍劇隊,使得寶島上的京劇活動,從此都由軍中掌控了。
軍中劇隊經過多次整合
在今年改隸於敎育部時,三軍劇隊名副其實,眞的祇有「陸光」「海光」和「大鵬」三個劇隊。(原先屬於這三個隊的劇校,則早於十年前即合併爲「國光劇校」,也自今年起改屬敎育部。)但在形成陸、海、空三隊鼎立之前,軍中劇隊曾經有過許多次的整合、改編。
屬於三軍總部的這三個劇隊,「大鵬」成立於民國卅九年五月一日,「海光」成立於民國四十三年,(實際上,包含國劇隊的海總政工大隊,早於民國卅八年十一月即成立。)「陸光」稍晚,成立於民國四十七年十月。(在民國四十年左右,由小劉玉琴、劉玉麟等組成之「光明」劇團,其實即屬於陸軍總部)這三個隊,最短的已有卅七年歷史,長的則超過了四十五年。而在這三個隊之外曾經活躍在軍中的劇隊,爲數亦相當多,可惜年代已久,有好些連隊名都湮沒了。
「明駝」是屬於聯勤的劇隊,裁撤不久,大家印象應該還新。全盛時期的陣容包括徐露、葉復潤、李桐春、孫麗虹、于金驊、王鳴詠、翁中芹……等都在,所演出的戲碼亦很受人歡迎。如以徐露爲主的《秦良玉》,和以葉復潤爲主的《滿江紅》,都是罕見的佳構;他倆合作的《汾河灣》和《二堂訓子》之類的對兒戲,更是絕配。因之這個隊被裁撤時,引起許多惋惜之聲。
再早一些的劇隊,如當時一軍團的「大宛」、二軍團的「龍吟」、預訓部的「干城」、陸戰隊的「先鋒」、馬防部的「虎嘯」、金防部的「百韜」(原名(粤華」)、傘兵的「飛虎」……以及一些較小單位或業餘組織的劇隊,不知道有多少。這些團隊,後來經過多次整編合流,都併到目前的三軍劇隊來了。所以今日台灣的京劇從業人員,泰半就是從軍中劇隊、社會劇團、劇校新血這三種管道產生的。如今則更明朗了,「復興」、「國光」兩團兩校滙爲主流,今後國劇的命運,就看敎育部麾下的這兩支藝術隊伍了。
冀望兩團兩校
在三軍劇隊活躍時期,他們的觸角亦是很寬廣的。除了例行的勞軍、公演、競賽三大任務之外,還經常被徵召至國外演出。由於主要的演員都在軍中,所以他們出國的機率並不比「復興」低。三軍劇隊中,又以空軍「大鵬」出國的次數最多。此外,大量參與社會的文敎活動,亦展現出他們的熱忱與活力。記憶所及,像參加每年的戲劇季、藝術季的盛大演出,國劇列車的推廣活動,支援民間「新象」、「雲門」等藝術團體所發起的活動等,洵屬有聲有色,絕不後人,在文化建設中担任着積極的角色。
四十幾年來,三軍劇隊由萌芽而茁壯,成爲國家演藝行列中的中流砥柱,幕後亦賴不少熱心人士的支持。如前空軍總司令王叔銘將軍、前總政戰部王化行主任,和前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先生,都是對三軍劇隊愛之深、助之切、呵護有加的人。如果不是他們的高瞻遠矚,京劇藝術不會如此有活力的。
即如這一次有如鳳凰浴火般的改隸行動,也是仰賴許多人的苦心孤詣,纔順利的「過渡」。各方關心此一藝術的人士,都在熱切地期待着兩團兩校的發展,冀望他們振衰起疲、推陳出新,爲我國這古老而又舉世獨一的戲劇藝術,煥發出新的生命來。
傳統的西歐歌劇、古老的日本能劇,仍然爲世所重;方興未艾的音樂劇,已自西方流行到東方(許多人專程自台灣趕至香港去看《歌劇魅影》);我們的戲曲,是集華夏文化之大成的總體呈現,無論是文學、音樂、舞蹈、美術,都具有其獨特的面貌與內蘊,絕對有與他種戲劇分庭抗禮的魅力,所以沒有自我怯懦的理由。如何藉現代化的運作,以提升京劇藝術的審美價値,進而使更多的觀衆在感受「聲色之美」與「視聽之娛」的同時,也能體會到中國人的文化層面,這將是「復興」與「國光」兩團兩校的嚴肅課題。攜手共進吧,國人正在拭目以待。
文字|貢敏 資深劇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