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專業劇場
-
新加坡
新加坡國際藝術節與「公園中的莎士比亞」 親民活動設計以培育未來觀眾
今年5月,一年一度的新加坡國際藝術節登場,而一年一回的新加坡專業劇場的「公園中的莎士比亞」也再度與觀眾見面。 1997年,新加坡專業劇場首次舉辦「公園中的莎士比亞」,在福康寧公園演出了《哈姆雷特》。這當然是效仿紐約每年夏日在中央公園舉辦的戲劇盛宴「莎士比亞節」,希望讓新加坡觀眾在島國的星空下一邊野餐一邊欣賞莎劇。 自2007年起,新加坡專業劇場開始了每兩年一次的「公園中的莎士比亞」;從2011年起,這終於成了一年一度的劇場盛事。在2017年,由於資金不足,劇團停辦這項演出,積極向各方籌資,並在2018年再次演出。然而2018年之後,「公園中的莎士比亞」還是停辦了5年(期間也受疫情影響),直至2023年才捲土重來。
-
新加坡
多元戲劇內容刺激觀眾獨立思考
2022年下半年,新加坡劇場保持活躍,以英語劇居多,題材與種類紛呈,為觀眾呈現多樣的戲劇演出。 7月至9月間,TOY肥料廠與新加坡專業劇場分別呈現了獨角戲《柯玉芝》和《光耀建國路》。前者講述新加坡建國總理夫人柯玉芝的人生故事,後者則是於2015年首演,聚焦在李光耀政治生涯初期的歷史故事,如今是二次上演。事有湊巧,兩部戲剛好在同一年上演,觀眾也有機會從不同角度回顧新加坡歷史。 也是湊巧,十指幫與戲劇盒分別呈現了與青少年議題相關的演出《少年Jun與八爪魚》*與《集會》*。十指幫的《少》劇改編自同名繪本,以偶戲呈現,邀請學生們思考兒童性侵害的艱難課題。戲劇盒的《集會》是原創劇,以沉浸式劇場的形式,邀請學生們在劇場內自由跟隨劇中人物反思霸凌與自殺課題。8月,必要劇場呈現《戲子.瘋子》*,探討劇場演員的心理健康;年輕藝術組織「所謂工作室」則透過8部原創短劇,探索與心理健康相關的故事。 8月至9月期間,野米劇場呈現《動物農莊》與原創劇《蒲羅中》*。世界各地戰亂紛爭升溫,劇團再度把《動物農莊》搬上舞台,透過喬治.歐威爾的經典作品,探討革命、霸權和政治的本質。《蒲羅中》追溯還未被殖民者開發的蒲羅中(蒲羅中即新加坡最古老的名字),藉由與植物學家、動物學家、歷史學家、活動分子等相關人士進行的訪問,探索全球暖化的議題,刺激觀眾思考地球的未來。 世界動盪,新加坡劇場繼續為觀眾開啟獨立思考的珍貴空間。 註:*作品為英語劇,劇名由筆者自行翻譯成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