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勿忘我

相關文章 3 篇
  • 由巴瑞.柯斯基親自執導的輕歌劇《美麗的海蓮娜》,非常繽紛熱鬧。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柏林喜歌劇院 讓「輕歌劇」繽紛復興

    在當代歌劇殿堂不那麼受歡迎的音樂劇種「輕歌劇」,最近在柏林的喜歌劇院推動下,讓觀眾看到嶄新面貌!由喜歌劇院總監巴瑞.柯斯基在一月下旬推出的「輕歌劇藝術節」,呈現六場輕歌劇演出,熱鬧繽紛的場面、荒謬的劇情,卻帶著諷刺針砭社會的意涵,連挑剔的劇評都開口喊讚。

    文字|陳思宏
    第267期 / 2015年03月號
  • 胥勒默爲《三人芭蕾》(Le Ballet Tria- dique, 1920)所設計的服裝,重視形狀、顏色、幾何圖形與小道具的使用。表演者經此處理變成抽象的生命體。
    歐洲

    人偶之爭:演員與木偶的聯想 從法國「香堤偶視覺劇場」的《勿忘我》談起

    在《勿忘我》中,人偶並重的表演形式,引人聯想西洋戲劇史上對血肉演員及木偶傀儡二者之間的多層面反省及遐思。相對於傀儡如同機械一般毫無閃失的完美表演,具血肉之軀的演員則擁有豐富的內心世界,那麼,演員如何主宰自己的情感,達到每晚無瑕的演出,如何能像傀儡般完全地依照牽線師傅的控制,輕盈展現高難度的動作,因而得以在舞台上無所不能的現藝呢?這恐怕是每個導演都曾想過的問題。

    文字|楊莉莉
    第14期 / 1993年1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專欄 Columns

    後現在的表演藝術模糊了旣有的藝術類型

    任何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都遭遇到二元背離的矛盾,一方面企圖建立規矩,另一方面又嘗試突破規矩。戲劇便在這種「破」與「立」的辯證關係中發展著。

    文字|馬森
    第13期 / 1993年11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