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計畫:拍頻
-
新銳藝評 Review
一場「科學碰撞」的音樂實驗
一場「木魚」與「鑼」的音樂會,在刻板印象中,總會跟「宗教」連結一起,然而,今日在《共振計畫:拍頻》,卻讓我察覺意想之外的觀點,居然把「科學」與「藝術」兩個看似不同時空的平行宇宙,用一體的兩面來呈現。 首先,從舞台設計切入,樂器置放於四周,觀眾席居中,改變一般對坐的舞台關係,看似無奇,實則富含科學動機,階梯式的觀眾席在中間如一座山,打破對向樂音的干擾,觀眾高矮錯落於之間,巧妙形成不規則障礙物,降低空間裡的回音,規劃之神奇,如黃金比例的穩定關係,維繫著著近90分鐘的音場平衡。 其次,舞台上方的「自動」樂器,更是精髓所在,原本看似裝飾用的大小木魚,隨著風扇轉動,敲敲打打奏起樂音,若是像寺廟鼓聲般響起,倒不足為奇,相反地,樂音高高低低,採用風鈴發聲原理,大小依序以絲線懸吊,簡直是畢式音階的驗證,測量過距離、調整過音階,方能展現這一幕。 這樣的一場演出,反映出「實驗劇場」這個場域該創造的可能性,突破傳統音樂會形式,讓觀眾不僅體驗到360度環繞音場的奔跑,確確實實聽見樂音從左耳躍過,再從右耳繞回的真實感受,甚至還能發現720度全域式從上而下、由前至後的音場環繞,記得上次在劇場聽見環繞式音響,已是10年前TIFA的舞蹈空間與香港進念.二十面體合作的《如夢幻泡影》,那是生平第一次發現:原來國家戲劇院的音響如此精密,劇場表演能像電影院產生環繞音效。而今日,再次讓我體驗環繞音場,十年一遇,彌足珍貴。 在整場演出中,樂音旋律其實與梵音無關,著實的一場音樂會,不過,若研究6個樂師演奏順序,會發現他們常是相對方向的一組進行演奏,碰巧6個樂師分屬6個方位,與佛教裡的「六道輪迴」產生對應關係,回到生活中,木魚的應用場域亦以佛教為主,好似一切盡在不言中;之中,上方風扇敲打木魚產生的不確定性,又似乎與佛法中的無常連結,在眼觀耳聽之外,又增添不少意境。最後,終曲前燈光的設計,呼應著平時觀戲,三明三暗的演前暗語,隨著環繞閃爍的光影,劇場外的人生也即將啟幕。 回到劇名的「共振」二字,樂音是透過共振產生,這是「科學」的一面,而「藝術」的價值,何嘗不是透過創作者與觀眾的共振而生?
-
音樂 一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
「挖掘」木魚與鑼 探索各事物間的「拍頻」
一進到排練室裡,林林總總的「木魚」及「鑼」映入眼前,大到一百多、小到十幾公分的體積,上百件的數量教人咋舌,發出的各種聲響也令人驚豔。一公聲藝術的新計畫「共振計畫:拍頻」,就即將用這兩種台灣傳統在地工藝製品作為樂器,探索聲音的藝術,找出人與樂器之間的各種相互關係。 從2021年以木魚為共振計畫做到現在,跑過木魚工廠少說也有50趟了!賴奇霞與林煒傑兩位主創者回憶:最初看到做木魚的影片,兩人隨即抱著熱情前往拜訪。身為擊樂家與作曲家的他們,體驗的全是西洋音樂的視角,直到了工廠才真正發現,原來一向被視為法器的木魚,竟然有那麼豐富的聲音美感。對他們來說,原本最直接的就是辨識音高,然而工藝師一邊敲一邊調整木魚,那個聲音的悶響度、明暗度、漏音等音色,卻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的。鑼也是,敲完之後的尾音長度、泛音、嗡嗡聲等,都能夠經由師傅的手藝調整。在跟他們討教過後才知道可以有那麼多變化,頓時拓展了他們的耳界,而且一頭埋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