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雞屎藤新民族舞團

相關文章 5 篇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許丙丁文學舞蹈劇場─府城仙怪誌》

    五月藝文節目之精采令人目不暇給,我常戲稱自己是「藝文雜食派」,舉凡舞蹈、戲劇、音樂、展覽,各式主題來者不拒。倘若本月只能選一檔,雞屎藤新民族舞團的《許丙丁文學舞蹈劇場─府城仙怪誌》就是我的首選。 舞團自成立以來,作品多從府城在地的故事發展,帶有濃濃的懷古風情。「俗擱有力」的團名取自台灣野生植物,深耕常民題材的創作意圖鮮明。 點開Youtube舞團宣傳微電影,是飛機呼嘯投彈的音效和昏黃殘破的古厝,時代背景設在日治時期躲避空襲的少女,在小憩的半夢半醒間,進入了許丙丁筆下的仙怪之境。 《府城仙怪誌》改編台南全才作家許丙丁小說《小封神》,並邀請清華閣周祐名掌中劇團與前雲門資深舞者王維銘參與演出,相信是雅俗共賞的作品。 TNAF城市舞臺系列,多在古蹟與特色景點演出,能藉作品到新化武德殿來個藝文輕旅行也挺不錯呢。

    文字|莫嵐蘭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與葡萄牙汞動舞團的《鳥匯》
    舞蹈

    「台南藝術節」四檔舞蹈演出 廟祠、城門、旅館 舞動城市記憶風景

    台南藝術節的「城市舞台」系列向來從「城市即劇場」概念出發,在台南的各個非劇場空間演繹特色創作,今年的舞蹈類環境演出有:風乎舞雩跨領域創作聚團和韓國開與關舞團的「1+1」、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與葡萄牙汞動舞團的《鳥匯》、稻草人現代舞蹈團的《不.在場》與雞屎藤新民族舞團的《府城仙怪誌》等,從廟祠、城門到旅館,舞動屬於台南這個城市的記憶風景。

    文字|張慧慧、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 《剪花微笑》
    藝術節

    城市皆舞台 搬演「泥土記憶」 臺南藝術節「城市舞台」系列 用表演綻放文化地景

    臺南藝術節的「城市舞台」系列鼓勵表演團隊走出制式劇場,以城市文化地景為創作場域,透過表演藝術的介入,營造文化古都的新風貌。今年以「泥土記憶」為主題,包括安平樹屋、億載金城、大南門城、延平郡王祠、北頭洋文化園區、陳德聚堂、永成老戲院等,都將成為演出空間,入選的節目取材涵蓋歷史、人物,甚至聲音、氣味等,從不同面向挖掘台南印象。

    文字|廖俊逞
    第268期 / 2015年04月號
  • 《昭和摩登.府城戀歌》搬演的是日治時期南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林百貨」中售貨小姐的生活記憶與時代印象。(雞屎藤新民族舞團 提供)
    舞蹈新訊 雞屎藤新民族舞團府城三部曲完結篇

    「昭和摩登.府城戀歌」 老百貨公司中的懷舊戀曲

    近年於台南持續耕耘在地民族舞蹈的雞屎藤新民族舞團,繼《臨水流殤婆姐、南音與藝妲》、《海安夢華錄那年,府城煙花燦爛》兩部以藝妲與府城老商業中心海安路為題材與背景的舞劇作品後,這支「庶民三部曲」系列的尾聲,搬演的是日治時期南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林百貨」中售貨小姐的生活記憶與時代印象。舞作中充滿濃厚的日治時期氛圍,文夏、陳芬蘭等人演唱的台語歌謠,搭配日人移植西方的「摩登文明」:洋裝、美容等,打造出極為鮮活的舞台場景。 藝術總監許春香是資深民族舞蹈教師,致力於從受不同文化薰陶的台灣舞蹈中,提煉出屬於在地的民族舞蹈,府城歷史則是她最主要的取材來源。在《昭和摩登.府城戀歌》中,她以曾任林百貨電梯小姐的母親之戀愛故事為藍本,從電梯小姐每日的工作動作中汲取、發展出肢體語彙,同時走訪地方耆老,取得大量資料,揉合編創成這齣府城摩登文明史的舞蹈作品。台南場更選在歷史悠久的「全美戲院」演出,增添不少懷舊風情。

    文字|鄒欣寧、雞屎藤新民族舞團
    第223期 / 2011年07月號
  • 雞屎藤舞團的《雙月記》仍有傳統民族舞的演出風貌。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代表團隊

    為民族舞尋找在地新風情──雞屎藤新民族舞團

    儘管團名取得俚俗而帶幾分野氣,「雞屎藤新民族舞團」骨子裡卻是不折不扣的「府城文青」,由具備藝文背景的年輕行政、創作新血,與舞蹈社起家的藝術總監許春香,聯手將台灣文學、台南庶民史等題材注入民族舞表演,開發了傳統舞蹈類型的表演新風貌,而強烈的在地性也搶進台北藝文一級戰場,也為台南民族舞團拓展出一條可行的創新之路。

    文字|鄒欣寧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