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安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德國、奧地利
「作品周年」「女性」成焦點 多樣策劃吸引樂迷興趣
過去幾年的新冠疫情,造成音樂會演出的長時間停擺,重創了古典音樂市場。在龐大虧損的壓力下,德奧各大樂團使出渾身解數,設計各式各樣的樂季節目亮點,以吸引觀眾的興趣。 柏林愛樂 主打「作品周年」 有別於過去聚焦「作曲家周年」的主題設計,柏林愛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在2025╱2026新樂季改以「慶祝作品周年」作為節目亮點,一口氣推出了華格納《尼貝龍指環》系列(首演150周年)、布拉姆斯第1號交響曲(首演150周年)、比才《卡門》(首演150周年)、史克里亞賓第3號交響曲(首演120周年)、舒曼a小調鋼琴協奏曲(首演180周年)、巴爾托克《奇異的滿洲人》(首演100周年)等曲目,全部由首席指揮佩特連科(Kirill Petrenko)率團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高雄市立交響樂團
在地深耕不斷提升 雅俗共賞推廣播種
深耕高雄地區多年的高雄市立交響樂團,在二○一九年九月至年底的新樂季,以耳熟能詳的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作為開始,並漸進式地推出古典曲目與國際樂壇知名的演奏家,最後以法國當紅小提琴家雷諾.卡普松作為樂季高潮,希望吸引更多不常聽音樂會與從未聽過音樂會的聽眾進入音樂廳。而高市交也將擔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三檔重量級國外節目的管絃演奏,對樂團來說是最具挑戰性的任務,也將是極具意義的藝術交流與學習。
-
TSO精選 TSO Choice 「歌劇教父」曾道雄、旅美指揮陳美安領軍
打造一顆屬於台灣的《月亮》
TSO的年度歌劇製作《月亮》,邀請在歐美炙手可熱的陳美安擔任指揮,「歌劇教父」曾道雄擔任導演,聯手打造屬於台灣的一顆《月亮》。曾道雄表示,舞台充分應用劇場的機能,分作天堂、凡間與冥界;而劇中的甲村與乙村村民,也會以身材與穿著調性加以區隔。曾道雄也特別強調這次的合唱團不叫合唱團,而是「群戲歌唱演員」,像希臘戲劇的「歌隊」,能唱又能演。
-
即將上場 Preview 與國臺交一同挑戰《彼得洛希卡》
指揮家陳美安 揮灑東歐音樂風景
備受矚目的華裔指揮家陳美安將再度與國臺交合作,這次「嘉蘭塔之舞與異想世界─陳美安的彼得洛希卡」的音樂會,著眼於樂團的優秀演奏家,特地選了斯特拉溫斯基《彼得洛希卡》與高大宜《嘉蘭塔之舞》來表現功力;更邀西班牙雙簧管演奏家奎羅演出捷克作曲家馬悌努的雙簧管協奏曲。三首樂曲剛好都來自東歐作曲家,獨特音樂風景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