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黑天鵝

相關文章 6 篇
  • 《天鵝湖》第二幕的群舞。圖為聖彼得堡芭蕾舞團演出劇照。(聯合報系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走進天鵝湖底—芭蕾伶娜的辛酸路

    二月底於台灣上映的電影《黑天鵝》,除了因女星娜塔莉.波曼極具戲劇張力的演出被預言為奧斯卡影后熱門人選,以紐約市立芭蕾舞團為背景,揭開舞者幕後秘辛的題材,也是眾所矚目的焦點。劇中的女舞者擔任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主角,卻被質疑無法詮釋慾望化身的黑天鵝,從生理到心理都遭受巨大的壓力影片內容跳脫了過去人們對《天鵝湖》芭蕾技巧重於角色詮釋的評價觀點,也令這支歷久彌新的舞劇再度燃起觀眾的熱情。 然而,真實世界的芭蕾舞者究竟需要承受哪些身心壓力?《天鵝湖》又是如何發展成所有芭蕾伶娜勢必挑戰的舞碼?電影上映同時,世界知名舞團也不約而同來台演出全本《天鵝湖》,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版本觀賞?請跟著我們,一同深入窺探伶娜、解構天鵝的世界。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219期 / 2011年03月號
  • 法國藝文雜誌Télérama週刊最近一期的封面是電影《黑天鵝》劇照,標題是「舞蹈是受苦嗎?」
    巴黎

    《黑天鵝》引火 媒體揭露歌劇院芭蕾舞者辛酸

    奧斯卡獎影后大熱門的新片《黑天鵝》也在巴黎掀起波瀾,重量級的法國藝文雜誌Tlrama週刊,特以這部描繪芭蕾舞者台下黑暗內幕與身心壓力的電影為引,製作專題探討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與舞校多年來被質疑近乎虐待學員及團員的「追求完美」。

    文字|謝宜靜
    第219期 / 2011年03月號
  • 黑天鵝(Irina Kolesnikova飾)與王子(Dmitry Akulinin飾)的雙人舞。圖為聖彼得堡芭蕾舞團演出劇照。(聯合報系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認識經典

    解構《天鵝湖》—貼近經典的五條捷徑

    不管你懂不懂芭蕾或有沒有看過芭蕾,你應該都對《天鵝湖》這齣舞劇不陌生不管是對柴科夫斯基淒美的音樂,或是天鵝舞者優雅動人的純白舞姿。這齣古典芭蕾裡經典中的經典,是如何歷經時代淬煉,在觀眾心中留下無可取代的地位?我們又要如何去欣賞這齣不朽傑作?透過俄派芭蕾研究者李巧老師的專文引路,讓我們踏上了解《天鵝湖》的五條路徑

    文字|李巧
    第219期 / 2011年03月號
  • 電影《黑天鵝》呈現芭蕾伶娜在追求完美呈現過程中遭受的身心煎熬。(廿世紀福斯電影公司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幕後辛酸

    成為芭蕾伶娜的代價— 一探芭蕾舞者的職業傷害

    透過電影《黑天鵝》,我們看見主角在練習過程中心情沮喪地面對不斷的跌倒、腳趾甲斷裂電影的鏡頭語言總是充滿戲劇張力,然而卻也反映了舞者某些真實的生活面貌,也揭開了光鮮舞台幕後的面紗:想成為一名完美的芭蕾伶娜,需要付出多少代價?

    文字|莫嵐蘭
    第219期 / 2011年03月號
  • 電影《黑天鵝》中演出黑天鵝的娜塔莉.波曼。(廿世紀福斯電影公司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延伸聆賞II

    絕美舞姿—芭蕾狂潮全台發燒

    從二月底到四月底,無論是電影螢幕或劇場舞台,都可看見芭蕾女伶的身段與舞影,不管從窺探伶娜心事,或直擊台上唯美演出的角度,五花八門的精采舞藝,在足足兩個月內任君挑選!

    文字|鄒欣寧
    第219期 / 2011年03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繼續舞動

    三月份台灣舞蹈界的盛事,無疑地就是碧娜.鮑許的舞作《水》將在2011台 灣國際劇場藝術節登場。這支二○○一年碧娜.鮑許旅行巴西時所編導,被英國《衛報》譽為其作品中最明亮、性感、令人愉快的舞作,是繼《康乃馨》、《交際 場》、《熱情馬祖卡》之後,第四度登上台灣舞台的鮑許作品。在本期雜誌的特別企畫中,除了聚焦在這支當初大師親自為台灣挑選的作品之外,更藉著訪問現任烏 帕塔舞蹈劇場的藝術總監多彌尼克.梅希與羅伯.史登,讓關心烏帕塔舞蹈劇場的讀者,了解在大師離開後的舞團現況。 雖 然大師的殞落令人惋惜,但德國的舞蹈界亦不可能就此停下他們的舞步。所以編輯部將特別企畫的焦點放大,為讀者挑選了國人較熟識的莎夏.瓦茲,以及尤.法比 安、馬丁.施勒夫⋯⋯到現在德國舞壇的年輕人新寵鞏思袒莎.馬蔻絲等當紅的編舞家,以最新的報導帶領大家更進一步了解,少了碧娜.鮑許的德國舞蹈界, 還有誰繼續再讓世界驚艷。 此 外,不知巧合還是刻意安排,隨著電影《黑天鵝》的熱烈上映,台灣劇場界似乎也掀起了一陣芭蕾狂潮,陸續將有許多芭蕾的演出登場。但是在台下的觀眾很難知 道,在光鮮亮麗的舞星背後、卅二圈鞭轉的光環之下,她們為了站上舞台,成為一名完美的芭蕾伶娜,需要付出多少代價?所以本刊也特別企畫了「走進天鵝湖底 芭蕾伶娜的辛酸路」專題,以最受觀眾喜愛的芭蕾舞劇《天鵝湖》為引子,為大家介紹這齣經典舞作,並帶出許多舞者不為人知的辛苦。

    文字|黎家齊
    第219期 / 2011年03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香港

    「演戲家族」串連過往原創音樂劇歌曲推出慶祝30歲新作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藝術的產地,8位在地居民街訪(上)

  • 書信體

    場面調度I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地方藝術節」潮流來襲,歸返地方與駐紮家鄉的兩種觀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