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座現場,(左起)吳紫莖(螢幕上)、吳子敬、李桐豪、陳弘洋。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圓山大飯店到兩廳院,如何從裂縫中窺見紅房子的故事?

    「在紅房子裡迷路:從歷史/記憶的裂縫找創作的門」
  • 左至右:富川藝術中心、統營音樂廳。
    焦點專題 Focus

    聲響之旅:北市交日韓巡演音樂廳體驗

  • 焦點專題 Focus

    從台北出發:TSO亞洲巡演的五重樂章

  • 2026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演出團隊合影。
    其他

    2026TIFA九國藝術家齊聚 邀觀眾重新發現劇場能量

與藝術再近一點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猶太人

相關文章 2 篇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詩歌到電音 超越多元的想像

    廿一世紀後的以色列音樂,充滿了原創與融合的能量,似乎也對以阿之間緊繃的政治壓力免疫,身分逐漸受到認可的阿拉伯居民與少數民族因此也加入這個文化大熔爐,百家爭鳴的跨界風格,成為新生代音樂人的標記。古典與搖滾的相遇、爵士與中東的邂垢、東歐巴爾幹與印度的交流,葉門古調與鄉村藍調的對話,摩洛哥與阿根廷共譜的異國戀曲,靈魂深處,他們從不吝於藉著音樂,表達內心對世界大同與族群和解的渴望。

    文字|張宜蓁
    第241期 / 2013年01月號
  • 特別企畫 Feature 華格納傳奇

    華格納,你真的討厭猶太人嗎?

    華格納從來都是一位讓人難以面對的作曲家,集偉大與卑劣的極致於一身。他的反猶言論,加上二十世紀納粹對華格納作品的推崇,以及對華格納後人的拉攏,使得華格納成為表達譴責納粹立場的現成物(ready-made)。但是出人意外的是,照巴倫波英的觀察,華格納的歌劇中壓根沒有一個角色是猶太人,也就是說,華格納並沒有藉著歌劇來詆毀猶太人。 那麼,華格納與反猶之間的等號是怎麼來的?

    文字|吳家恆
    第164期 / 2006年08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