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

相關文章 8 篇
  • Taiwan Connection音樂總監胡乃元
    音樂 暌違四年 “Taiwan Connection”再度復出

    攜手台灣 用音樂結伴而行

    由小提琴家胡乃元與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長嚴長壽發起的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年年邀請海內外傑出台灣音樂家共襄盛舉,從室內樂、絃樂團發展至大型室內樂團,成果豐碩,卻在二○一四年的活動之際宣告暫停。經過四年的沉澱,今年胡乃元帶著TC復出,不但有以「田園」為主題的巡演,也邀來國際名家一同演出,令人期待。

    文字|李秋玫
    第307期 / 2018年07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春節序曲—劉炬與長榮交響樂團 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

    記得某前輩評論表演有時寬、嚴不一。我問他原因,他回答:「最基本我要看到演出者的誠意。」這句話很有啟示性,是我經常反思的事。台灣很多中、小形團體,稍縱即逝者有之、大雜膾者有之,但「精神」卻非文宣所能標榜,需要時間驗證。就這個標準,胡乃元和陳志昇常帶給我這樣幾近恆久的真誠印象。 胡乃元是我前輩,從大學聽他演奏到現在,始終維持同樣樸素而純粹的追求精神。總是聽到他在音樂上有什麼新體驗、新探索。在許多同輩已經原地踏步時,胡乃元依然專注於新嚐試。最近返台組織「Taiwan Connection絃樂團」,攤開其創建藍圖,依然是不帶一絲雜質的藝術實踐。 陳志昇是我後輩,台灣大學生物化學博士生,一頭栽進中樂,組織「小巨人絲竹樂團」(編按:此次主辦「春節序曲劉炬與長榮交響樂團」音樂會)。他對中樂的理念、品味、實踐做法,堪稱一流。在他手下,民樂成為豐富、多變而充滿新精神的新藝術。是他,讓我把當年「國樂已死」的宣言拿出來燒掉。 這一西一東,一老一小,同樣有追求藝術的純粹、接近頑固的韌性,雖然市場上屬於小眾,但是近悅遠來,我樂意在此為他們做保,招些知心客。 文字|楊忠衡 音樂時代出版社總編輯

    文字|楊忠衡
    第180期 / 2007年12月號
  • 胡乃元創辦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進入第四年,終於成立了自己的樂團。
    音樂新訊 2007 Taiwan Connection 音樂節

    成立自己的樂團 胡乃元找到「想要的聲音」

    「我們從零開始到成立自己的樂團,一步一步走得不算快速,卻更接近我們想要的聲音。」比利時伊利莎白皇后小提琴大賽首獎小提琴家胡乃元,與亞都麗緻大飯店總裁嚴長壽兩人一手催生創立的音樂組織Taiwan Connection,今年已進入第四年。經過四年的努力,音樂總監胡乃元心有所感地宣佈︰「Taiwan Connection 有自己的專屬樂團了」 「2007 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除了有二十二人編制的TC絃樂團首度亮相外,更邀請國內外樂壇的優秀獨奏家,如︰國台交首席薛志璋(也是TC樂團的首席),還有國際鋼琴家Robert Levin和他的妻子、傑出鋼琴家莊雅斐,由指揮家鄭明勳指定擔任韓國漢城首爾愛樂中提琴首席的黃鴻偉,旅居加拿大Borealis絃樂四重奏的大提琴家陳世霖,以及TC樂迷熟悉的中提琴家李捷琦。今年新加入的小提琴家林佳妃、大提琴家歐陽伶宜等,也都將在今年的音樂節一展身手。巡演的兩套曲目中,包含的內容從巴赫《布蘭登堡協奏曲第三號》、孟德爾頌的《鋼琴小提琴協奏曲》,到柴科夫斯基寫給絃樂團的《C大調小夜曲》等,以優美的音樂為主題,讓樂迷細細品嚐!(李秋玫)

    文字|李秋玫
    第180期 / 2007年12月號
  • 多年來以現代音樂為職志,發表國內外經典作品、藉音樂會傳達最新資訊……讓「十方樂集」成為現代音樂的代名詞。圖為十方樂集演出現場。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下一站,暫停!?

    近期兩個音樂圈消息震撼了樂迷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宣布下一屆停演!台灣現代音樂堡壘的「十方樂集」宣布轉型縮編!兩個分別經營十年與數十年的優秀音樂活動與團隊,為什麼在這個時刻選擇暫停?探究其中因由:重視物質更勝心靈的藝文土壤難種新果實,資源短缺也難挹注其生存;而在高倡文創產業的今天,藝術一窩蜂往通俗與同質性走的情況,也逐漸犧牲了前瞻性與獨特性的空間,這些現況,似乎也是聲聲警鐘,讓我們不得不正視。

    文字|李秋玫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 旅美小提琴家胡乃元以對台灣的關愛之心,號召創立了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
    藝術節新訊 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

    演出貝多芬《命運》 扎根在地音樂情

    一個信念,究竟能夠成就多少事業?本著對音樂和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愛,在旅美小提琴家胡乃元的號召下,創立於二○○四年的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簡稱TC),至今已邁入第八年。歷年來,這些有志一同的樂手們踏遍台灣十餘個縣市,從個人、團體到結合海外的力量,在各地演藝廳演出外,更舉辦講座並且作大師班的教學嘉惠學子。多年經營下來,TC所代表的不僅是一個優質的品牌,也已是台灣音樂家們凝聚的力量和依歸。 去年,TC以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讓觀眾留下極高的評價,這些平日在各個交響樂團服務的菁英們一到TC之後的表現簡直脫胎換骨。連指揮呂紹嘉都大為驚豔,並且邀請TC與NSO合作,預計在樂季中所設計的「貝多芬系列」中演出。 今年的TC延續貝多芬的熱潮,推出氣勢磅礡的第五號交響曲《命運》,並且挑戰荀貝格早期浪漫派傾向的《昇華之夜》及莫札特歌劇《唐.喬望尼》序曲。而除了胡乃元及固定班底薛志璋和李捷琦等人外,室內樂獨奏家更邀請了大提琴家楊文信,還有高炳坤(Victor Coo)及鋼琴家麥可.安德斯(Michael Endres)等。在各個爭奇鬥豔的百年慶典中,TC不以絢爛的火花吸引注意力,而是深耕文化、與在地情感連結,這一步一腳印的努力值得給予掌聲。

    文字|李秋玫
    第227期 / 2011年11月號
  • 鋼琴家黃海倫
    即將上場 Preview 2008 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

    不用主題包裝 誠懇用音樂說話

    不特別以任何主題作為宣傳的工具,胡乃元表示:今年的「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所希望呈現的,就是以音樂向觀眾道出內心想說的話。這是最純粹的方式,也是團員們一直以來的想法。的確,從所安排的曲目看來,完全沒有標題可循。然而,這並不代表著簡單與輕率,而是經過細心安排的菜單。

    文字|李秋玫
    第192期 / 2008年12月號
  • 歷時三年的嚴謹遴選,Taiwan Connection音樂總監胡乃元(見圖)今年終於成立自己的絃樂團,並展現了優秀的音質與合奏敏銳度。
    新藝見/新銳藝評

    Taiwan Connection 一場難以忘懷的絃樂之音

    這是一個音質與合奏敏銳度相當優秀的絃樂團,當晚的演出令人嘆為觀止,在古典音樂發展的環境日趨枯竭的當今,我們應該為這群執著的音樂家喝采。

    文字|蔡順美
    第182期 / 2008年0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皇民化布袋戲-鞍馬天狗》、《弄臣》、管樂歌仔交響夢-《宋宮秘史》、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

    十二月節目像繁花錦簇,多樣、富創意是特色。其實,我最想看的是賴聲川、王偉忠的《寶島一村》,但聽說已經聲勢驚人,就不在此錦上添花。亦宛然掌中劇團《皇民化布袋戲-鞍馬天狗》是個了不起的活史料,反映這種台灣最珍貴的民俗藝術,在特別時空下產生的奇異變貌。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年度大戲則推出大型京劇《弄臣》,沒有錯,這部新奇的製作是移植威爾第歌劇《弄臣》,由李寶春和舞台名演員樊光耀跨界演出,音樂還是由鍾耀光擔綱。且看女人如何在京劇中善變,台上見真章吧。至於桃園交響管樂團的「管樂歌仔交響夢-《宋宮秘史》」,由李哲藝創作、指揮,依我的音樂經驗來說,真是太超過了。不過他們可是排出正式的導演、戲曲指導、編舞、編腔,認真的程度,讓人好奇程度一百分。 最後正經推薦一個嚴謹的音樂節目,胡乃元組織的「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胡乃元是極少數不安於上台、下台、回家的一位音樂家;人家是往外找創意,他是朝音樂底部找內省。他準備長期辦藝術節,透過交流、研習深耕藝術性,這次推出全本室內樂曲目,沒有一部有標題,但都是精品,與觀眾一同探索音樂邏輯中的純粹美感。非常下苦心的節目,加上大提琴家王健助陣,認真推薦。

    文字|楊忠衡
    第192期 / 2008年12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舞蹈

    離開殿堂,由你自己發現耀眼

    2023艋舺國際舞蹈節
  • 澳門

    劇評人票選出兩檔回響兩極的年度演出

  • 戲劇(曲)

    臺灣豫劇團70周年團慶大戲 《鏢客》召喚武俠的多重宇宙

  • 香港

    防疫鬆綁後,表演藝術界終於展現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