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角話劇研進社
-
澳門
澳門劇作首獲曹禺劇本獎 《捉迷藏》以懸疑故事包裝東西價值差異
澳門曉角話劇研進社製作、李宇樑編導的《捉迷藏》一劇,最近獲得「第10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頒獎晚會5月21日於上海舉行,李宇樑及該劇主要演出者、劇團成員等專程赴滬出席頒獎活動。 《捉迷藏》2023年於深圳首演,同年12月在澳門文化中心演出3場,是澳門劇作家李宇樑最新戲劇作品。《捉迷藏》故事講述與丈夫離異的退休教師惠貞,帶著畢生積蓄從澳門飛到加拿大,準備投靠自小就被自己送到親戚家中長大、在異國接受教育的女兒Crystal,到加國後,才發現母女兩人在語言、生活習性、價值觀上難以磨合,惠貞更因為自己手上那筆錢經常感到生命受到威脅懸疑推理的故事包裝著華人社會與西方世界的家庭、親緣的價值差異。劇作家李宇樑於1975年與友人共同創立「曉角話劇研進社」,50年來筆耕不絕,即使於1990年代移民加國,期間亦經常編寫劇作,供澳門劇團搬演。2000年,由李編劇、曉角話劇研進社製作的《水滸英雄之某甲某乙》代表澳門參加在台舉辦的「第3屆華文戲劇節」,於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上演。
-
戲劇新訊
台、澳、法共同打造 《鏡花轉》演出紛陳的生命萬象
由澳門曉角話劇研進社與台灣演摩莎劇團共同製作的《鏡花轉》是台、澳雙邊和法國陽光劇團資深演員莎莎(Shaghayegh Beheshti)共同創作。繼二○一五年「追尋當下的藝術」工作坊之後,一六年啟動「追尋島嶼的記憶」集體即興創作計畫,遴選來自台灣、澳門、馬來西亞、香港等地亞洲演員共聚一堂,經過了兩年多的創作進程,《鏡花轉》首部曲將在九月初於台北與澳門演出。 《鏡花轉》即是Kalidoscope萬花筒,在希臘文是觀看美麗的形式,在複雜紛陳、折影綻放的時間流裡,生命碎片轉瞬即逝如鏡花水月般,生活與記憶點點滴滴在宇宙裡反射出美麗的光。莎莎除以「追尋島嶼的記憶」工作坊中,演員自生命記憶中幻化出的角色、片段作為依據,也運用了自己在陽光劇團、與勒帕吉共事的各種歷練,將這許多故事、人物串連成彼此互有相關的劇情。同時,也從她自陽光劇團的創作方法出發,引領這廿多位有著不同訓練背景、生命經驗的演員,在這一方舞台上,將自我的「內在風景」、角色的內外形塑,轉化、組合而成了自微觀到宏觀的世事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