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奧斯托洛夫斯基

相關文章 3 篇
  • 保守士紳克魯季茨基(左)傾聽馬瑪葉夫(中)宣讀主人翁的敗德日記,右方爲馬瑪葉娃。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世界戲劇展開鑼大戲

    開創俄國現代劇場主流的高爾基劇團,演出俄國最爲膾炙人口的劇作家之代表作。劇中那個厚顏無恥卻人見人愛的主人翁,已經成爲這類人物典型的代名詞。

    文字|N. Speshev、司格林
    第3期 / 1993年01月號
  • I.E. Braz於一八九八年所繪之契訶夫肖像油畫。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淺說俄國戲劇

    俄國文學起步甚遲,我國唐朝末期,他們才剛剛有了文字。第十世紀末,因爲東正敎會積極向北方傳敎,大量引進宗敎書籍,也介紹了一些世俗性作品(包括史書、戰爭故事等),對俄國的文學發展發揮極大影響。但亦因此,十一至十六世紀的作品大多爲宗敎文學,缺乏民族特色。俄國戲劇的歷史亦遠較西方爲短,十六世紀中葉以後,才出現模傚西方宗敎劇的演出,唯即迅速獲得回響。作者們還嘗試在劇中穿挿一些俄國民間故事或俄國社會的人物,使戲劇顯得比較世俗化,也比較寫實活潑,博得廣大觀衆的歡迎。於是敎會、學校、地方,都組織了越來越多的劇團,他們到處巡迴演出。十七世紀中葉,戲劇已成爲俄國人重要的文化活動之一。到目前爲止,俄國人仍普遍熱衷欣賞戲劇,相當大比例的人民對俄國劇作家、劇碼和演員有深度的認識。

    文字|歐茵西
    第3期 / 1993年01月號
  •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俄國最佳古典喜劇之一,表現手法直接而具體。
    回想與回響 Echo

    透視不同時代的水晶體 與俄國導演一席談

    一月中,高爾基劇團在國家劇院的演出,呈現出色的專業水準,也贏得觀衆的喜愛。本刊邀請歐茵西敎授專訪了劇團的執行導演,論及俄國戲劇和民衆生活的密切關係,從交換觀感中,達到更深一層的「交流」。

    文字|歐茵西
    第5期 / 1993年03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