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金穗獎

相關文章 5 篇
  • 《焉知水粉》
    藝@電影

    金穗獎入圍影展 看到創新與關懷

    每年的金穗獎都是台灣電影新勢力的展現,除了是未來導演初試啼聲的場域,更讓人可藉此看見台片的未來,同時了解新一代創作者所關心的議題,更可以看見整個社會流行的趨勢。

    文字|田國平
    第219期 / 2011年03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視窗 News

    台新藝術獎揭曉 江之翠《朱文走鬼》抱走百萬大獎

    【台灣】 台新藝術獎揭曉 江之翠《朱文走鬼》抱走百萬大獎 一年一度的台新藝術獎上月十五日於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舉行頒獎典禮,表演藝術類的大獎由江之翠《朱文走鬼》獨得百萬獎金。決選評審認為,在《朱文走鬼》中, 江之翠劇團邀請了日本「友惠靜嶺與白桃房」合作,很純熟地、極簡地將傳統的南管音樂、梨園戲文本,與日本能劇、舞踏的美學融合在一起,產生了很純粹的藝術 新作。這個作品代表了江之翠劇團十幾年來默默耕耘、實驗創新的一個重要成果,同時,讓我們看見跨文化合作以及從傳統創新的藝術發展路線的可行性,值得高度 肯定。本屆表演藝術的決審委員包括: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院長鍾明德、法國秋季藝術節總監瑪莉.可麗(Marie Collin)、韓國首爾表演藝術節總監金哲理、香港二十進念體藝術總監榮念曾、南台科技大學講師楊美英等五人。(廖俊逞) 首屆應用音樂博覽會「南方樂浪」 南藝大登場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將於五月十九至二十日,於校內銅境廣場舉行首屆音樂博覽會「南方樂浪」。現場分為南方主題館「樂Touch」、「樂feel」、「樂move」以及「樂play」;南方遊戲「玩樂廣場」;南方夜間秀「繽紛樂」、「新影樂」、「13樂」。 「樂 Touch」邀請邀請第一屆台北數位藝術獎首獎得主曾偉豪,利用油墨導電原理之互動裝置藝術,讓觀眾親身DIY,創造屬於自己的聲響;「樂Feel」結合 音樂、文字、影像、裝置藝術以及燈光投射,來傳達童年、飛翔、夢想之意念,製造出另類的Lounge Bar情境;「樂Move」則以4D特效程式,3D立體視覺、創造眩目之感官效果。「樂play」則為高中生設計,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音樂軟體。 另外「玩樂廣場」將邀請配合獨立唱片銷售以及創意藝術市集、街頭藝人表演、出身「春天吶喊」的地下樂團共同演出。夜間的重頭戲則是在主舞台的南方夜間秀, 「繽紛樂」邀請日本「異次元音爆者」宮岡攝,與台灣數位音樂創作者史擷詠,以「肢體音樂互動裝置」,打造台灣版 「Blue Man Group」;「新

    文字|廖俊逞、耿一偉、羅苑韶、李秋玫
    第173期 / 2007年05月號
  • 《獨立之前》
    藝@電影

    金穗獎 讓你感受影像新銳的超猛威力

    第卅一屆金穗獎已經公佈入圍名單,入圍影片的展演也將在本月展開。入圍影片共有六大類卅五部,其中不乏精采的紀錄片與劇情片,充分顯示電影新生代的多元才華。最後誰能脫穎而出鍍金?不妨看片同時預測,五月十五日答案就揭曉!

    文字|田國平
    第197期 / 2009年05月號
  • 下落村的來電
    藝@電影

    星光閃耀金穗獎

    作為台灣電影新秀競技第一擂台的金穗獎,今年展現了更強勁的實力,除了有已獲台北電影節、金馬獎的作品參與,更有不少作品中閃現星光,屢見專業演員上陣擔綱,更增作品可看性。

    文字|田國平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 《我兒子的爸爸》
    藝@電影

    金穗獎 看見剽悍的影像新勢力

    金穗獎不但是台灣影像創作者的搖籃與踏板,更是觀察國片動態的風向球,見證台灣的軟實力。今年邁入卅二屆的金穗獎,報名與入圍影片的數量到達一個高峰,質與量都相當驚人。今年學生類的作品出奇優秀,可見研究所的設立所帶來的週邊效益開始擴大。

    文字|田國平
    第207期 / 2010年03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新銳藝評 Review

    集體「母性」與個體「女性」

    評余彥芳《四媽俱樂部》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與生活的忘年之遇

    李秀珣與不受既定想像束縛的「石岡媽媽劇團」
  • 特別企畫 Feature

    回家的理由

  • 新銳藝評 Review

    難道只能苦守寒窯?

    評2022兩廳院藝術出走《我是天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