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風格再展示
演出完畢後,與友人在劇院外觀後評,提到古數年前在香港曾經發表短作品。我們都忘了細節,只記得那作品帶點幽默。如果那淺淺的笑意沒有離棄古的話,它可能在《插銷》中悄然現身了。雖然作品有瑕疵,但是它代表了一個年輕編舞者向著個人特色的堅定前進。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創作路上早期的成功有時只會帶來迷失,未到不惑之年而做到不惑,本身已值得鼓勵。
演出完畢後,與友人在劇院外觀後評,提到古數年前在香港曾經發表短作品。我們都忘了細節,只記得那作品帶點幽默。如果那淺淺的笑意沒有離棄古的話,它可能在《插銷》中悄然現身了。雖然作品有瑕疵,但是它代表了一個年輕編舞者向著個人特色的堅定前進。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創作路上早期的成功有時只會帶來迷失,未到不惑之年而做到不惑,本身已值得鼓勵。
擁有長年道地且深厚的芭蕾與中國傳統舞蹈訓練,「好奇寶寶」古佳妮並不滿足於只當一位呈現精湛身體技巧與體系美學的舞者,她想要看到「人」,於是走上獨立編舞家的艱辛道路。即將於十一月帶著作品《插銷》訪台,這是古佳妮與舞者在沒有空調的排練場飆汗長達十個月的成果,透過翻玩日常物件,舞者身體重量的連續移轉,呈現人與人之間連環的因果關係。細工慢磨的成果,正是古佳妮生活的重量。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