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海洋狂歡節

相關文章 4 篇
  • 差事劇團的《軍史館殺人事件》的舞台裝置創意十足。
    國際藝識International Vision

    PQ國家館台灣參展作品觀察 科技友善的一代,在匱乏中尋找設計生命力 專訪PQ國家館/台灣館策展人 王世信

    從這次參與PQ大展的台灣代表作品中,國家館策展人王世信觀察到,台灣的作品裡,產業生態主導了設計的思考和走向,資源的匱乏讓設計創作者展現出另類的生命力,尤其是中小型劇場在非鏡框舞台的另類空間的設計,更是令人眼睛一亮。

    文字 廖俊逞
    第175期 / 2007年07月號
  • 朱宗慶打擊樂團《擊樂畫像》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第三屆台新藝術獎 表演藝術入圍點將錄

    第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揭曉,標榜「藉由廣泛而長期的觀察紀錄,即時回應藝文生態的發展趨勢」,二○○四年的名單上透露了一些值得關切的藝術發展訊息。 例如藝術領域的跨界合作,在二○○四年頗見豐收。多件出色的跨界作品獲得提名,例如:《軍史館殺人事件》、《有情世界書法與空間的對談》、《城市漂旅-釋放與失落》、《柳‧夢‧梅》、《Click, 寶貝ㄦ》、《鬼姑娘的傳說》等。歷年以跨界創作為訴求的案例雖不缺乏,但常流於顧此失彼的拼貼拌炒;本次入圍的跨界作品,不單各領域藝術家能暢展所長,確實也交映了較前耀眼的光芒。 「台新藝術獎」凝聚各方人力和心力於藝術生態的紀錄、文化趨勢的觀察,目的除了反映過去,也著眼於探望未來。本屆入圍名單中出現多位新露頭角的年輕世代,不單純是因為他們聚顯了藝術創作的一些新趨勢、也因為這些趨勢同時隱有思想擴充的實質意義。

    文字|廖俊逞
    第148期 / 2005年04月號
  • 於博物館內演出的〈水族箱〉,背景是自來水博物館內展示著舊日的抽水匣和大型水管,彷彿浮上地面的地下水世界。
    舞蹈

    走,到台北自來水園區看舞去! 《海洋狂歡節》結合戶內外空間演出

    《海洋狂歡節》主題為舞蹈與生態,形式則是以舞蹈、水影和影像的關係為創作起點。編舞家姚淑芬將以戶外與室內結合的方式,在台北自來水園區首度呈現。

    文字|盧家珍
    第138期 / 2004年06月號
  • 第二幕中而一對狀似新人的男女則在迴廊前擺出各式標準的婚紗姿態。
    舞蹈

    水的聯想

    姚淑芬一向擅長以多條線索、多元媒介的敘事手法逼近作品的主題。各種元素間不求因果邏輯的串聯,而以跳躍或聯想式的鋪陳,《海洋狂歡節》延續這樣的創作手法,帶岀一連串與演出環境脣齒相依的劇場景觀。

    文字|陳雅萍、許培鴻
    第140期 / 2004年08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