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Feature
中國音樂的保存、繼承與發展(下)
繼承
繼承是在保存基礎上,把古代的音樂理論、美學意識、樂器的形態結構、演奏技法、樂曲用譜、風格特點等認眞地學習、瞭解它們,並且要做到眞正懂得並學到手。
要做好繼承這項工作,在實踐中很不容易。
例如古代有關音樂理論方面的記載,數量不多,文字簡略,而且含有古代社會在當時習用的一些虛辭與用語。而對某些論述,往往並不作逐層的具體細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作了太多的推論,有時會推論出多種可能性,莫衷一是,難下定論。對帶有封建社會意識的一些理論,第一步必須懂得它們;第二步要去分析它們的歷史背景;第三步才能有分析批判地去繼承。
樂器與演奏技法的沿襲、革新
我國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各民族各地區的樂器,品種繁多,不勝枚舉。有些樂器至今仍在襲用,但有很多種樂器現在已經不見或少見。現在仍在襲用的一些樂器,有的在名稱上有所更改,有的在形體上有着一定改動,更多的是在內部結構上曾經作了較多的改革。改動與改革,大都在原有基礎上對發音效果、演奏方便、擴大音域等方面不滿足於原有的,在演奏家、樂器工匠通過不斷試驗與實踐,證實眞是超過原有的效果,才肯定了這些改動與改革。已經不見或少見的樂器,曾在出土文物中發現了一些;今後可能還會發現。因此,我們在繼承工作中,對現在仍然襲用的樂器,應該硏究每個樂器的發展歷史;對已經不見或少見的樂器,一經發現,就應作攝影、記錄、仿製並硏究之。
學習演奏技法,主要依靠師承親授;其次,從書本中求得有關知識。在傳統社會裡,音樂的流傳,處於自生自滅狀態。雖然有些愛好器樂的文人,在他們的詩文札記中有時會提到一些,但有多有少,不太詳細與全面。因此,只有親眼看到老師對每個指法的演奏姿勢,聽到每個指法的發音效果來學習。也由於古代交通不便,信息傳遞緩慢,缺乏互相交流的機會。因此,師承的傳授也不可能十全十美。老師的水平有高有低,學生的接受能力有好有壞。同一位老師敎出來的學生,水平不可能是一樣的。某些流派好的技法與樂曲往往會失傳。這些,都可說明師承的傳授旣起著主要作用,也存有一定的局限性。
每一種指法的演奏方法,都是從歷代演奏家在不斷實踐比較中產生並定型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流傳中間也必然會有一些新的演奏技法充實
文字|林石城
第3期 / 1993年0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