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生演劇研究會
相關文章 2 篇
-
焦點專題 Focus
昔時聚百戲 戲窟再回春
商業活動興盛、富商小民聚集的大稻埕,因為酬神與娛樂的需要,也自然成為台北城內百戲匯聚的「戲窟」,昔年淡水戲館(新舞臺)、永樂座、第一劇場等,從京戲、歌仔戲、布袋戲到新劇、文明戲,不知上演過多少好戲。新世紀開張的「大稻埕戲苑」延續早年精神,精心策展,讓老「戲窟」重新找回了戲曲演出繁盛風景。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1942年的小說到1943年的舞台
《閹雞》首部曲 映照時代與人性
就在日本結束對台統治的前兩年(1943),「厚生演劇研究會」在台北永樂座公演《閹雞(前篇)》、《高砂館》等劇,不僅得到當時殖民地觀眾的熱烈反應、博得台、日文化界與學界人士的高評,演出經過及其意義也在戰後傳頌不止,甚至衍生出殖民地最後的「抗日神話」。台灣社會自解嚴之後,該次公演的主打作品《閹雞(前篇)》,則不斷被大學人文科系與政府單位挑選來重新製作、上演,二○○八年八月,它更將以完整版為訴求,登上國家戲劇院的舞台。究竟一九四三年的《閹雞(前篇)》是一齣什麼樣的戲劇?我們有必要從戲劇的原型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