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活動興盛、富商小民聚集的大稻埕,因為酬神與娛樂的需要,也自然成為台北城內百戲匯聚的「戲窟」,昔年淡水戲館(新舞臺)、永樂座、第一劇場等,從京戲、歌仔戲、布袋戲到新劇、文明戲,不知上演過多少好戲。新世紀開張的「大稻埕戲苑」延續早年精神,精心策展,讓老「戲窟」重新找回了戲曲演出繁盛風景。
大稻埕在族群械鬥地盤爭奪的無奈遷徙下崛起,拓展迅捷,短短數十年間便從荒埔田園躍為繁華商業中心。淡水開港通商,英商在此設立製茶據點,使其以茶市聞名,更促引華洋商行買辦富賈集聚,經營海陸物產、南北雜貨進出口貿易。一九二○年日本人廢除了台北廳直轄之艋舺、大稻埕、大龍峒三區,設台北市,隸於台北州,大稻埕失落了行政轄區的專名,轉而存留在庶民百姓真實生活裡。富商小民食飽衣暖,有錢有閒,各式文化活動、娛樂品項自是應運而起。
俗民百姓以祈求生活平順安穩為第一要務,尤其是以移民為組成主力的台灣人。不論是否已在新興家園站穩腳步,總是謹持「出外人都要拜神」的精神,伺奉陪同度厄歷難的神祇,謙卑虔誠地感懷神明的護佑。是以大稻埕廟宇林立,有名的三大宮廟:慈聖宮、法主公廟、霞海城隍廟,奉祀守護航行安全的媽祖娘娘、職司護國安邦、調和風雨管領陰司亡魂的城隍爺與泉州原鄉的守護神張法主聖君。為表示對庇祐生活順遂事業宏展神祇的感謝與禮敬,聖誕壽慶、廟會儀節絕不輕率馬虎。廟埕廣場酬神祈福鑼鼓喧天:神明遶境、藝陣踩街、戲曲搬演、百戲雜陳。在開放的空間裡敬天娛人,民眾、神明與土地情感緊密結合,凝聚強大的社群力量。
酒肆賞藝旦獻藝 內台看唐山戲曲
外台戲雖親切宜人卻吵嚷鬧騰,茶館酒肆的歡愉則是另一種風情。一個世紀前大稻程最著名的飯店當屬「江山樓」(故址在今重慶北路與歸綏街口),席間有藝妲侑酒助興。當時人普遍認為:「登江山樓,吃台灣菜,聽藝旦(妲)唱曲」是人生極大享受。藝妲不只要陪酒點煙盤,自小便得學習樂器彈奏,演唱戲曲的大小曲,在酒席筵間從自彈自唱、扮妝藝閣,到加添鑼鼓伴唱。從清唱到彩演,由票戲到售票商演,蹈襲上海的「髦兒戲」創造出全女班的「藝妲戲」。雖僅曇花一現,卻是商賈文人閒餘以戲曲品花捧角的最佳見證。
避離廟口充溢宗教氛圍的演出場域,躲閃帶有濃重性別色彩的藝妲戲,付費觀看專業劇團內台展演又是不同的興味。一九○六年福州三慶徽班受邀來台商演,聘主獲利豐厚,激發籌建專演中國戲曲「支那劇場」的需求。歷經三年折衝(一九○九,明治四十二年)終由日本人集資在現今太原路上興建了首座專門的戲曲劇場——「淡水戲館」,成為市民休閒娛樂新去處。六年後富商辜顯榮接手整修,師法上海「新舞臺」更名為「台灣新舞臺」,耗斥重資禮聘著名戲班來台貼演經典戲文。演出雖以京劇為大宗,另有潮州戲、福州戲,連泉州傀儡、上海文明戲皆曾入駐演出;而台灣的七子戲班、京班也曾在此留下演出身影,在「艋舺戲園」及同區「永樂座」出現前獨領台北劇場風華(註1)。
劇院繁華有起落 歷史滄桑入煙塵
緣於大稻埕人口的增長,中國戲班絡繹來台市場效益不減,地方上對新劇場的需求日趨殷盛,一九二四年(大正十三年)坐落於永樂町的劇場「永樂座」便依勢孕生。新劇場不只場址選在永樂市場對面,較「新舞臺」更接近大稻埕商業中心;場內還墊增了舞台高度,提供觀眾更舒適的觀賞視野。「永樂座」新成立初始,曾與「新舞臺」正面對壘,有過短暫的商業競爭;不久便轉向因應本地戲班的演出需求,昭和後更以播放電影為主,戲曲演出只餘裝點功能(註2)。一九三五年(昭和十年)十月八日當時文化運動的重要核心人物林獻堂先生曾至劇院看戲,當晚看客眾多,幾乎無座位可坐(註3),可見海派京劇當年在臺魅力。二次大戰後,因應日方政策,劇場偏向新劇、皇民劇的演出,新劇界重要的「新劇藝能祭」即在此舉行。一九四三年(昭和十八年),厚生演劇研究會連續四天在永樂座演出林摶秋自編自導的《閹雞》、《高砂館》等作品,見證台灣新劇運動的重要里程碑。
戰爭末期一九四五年五月卅一日,盟軍發動「台北大空襲」,「新舞臺」未能躲過美軍砲彈轟炸,建物全毀。日後辜家雖欲重拾情感記憶,在台北城南再建同名現代劇場,卻不再與大稻埕有所牽繫。「永樂座」倒是倖免於難,戰後先更名為「永樂舞台」,再改為 「永樂戲院」,依然作為戲曲展演舞台。顧正秋女士領軍的「顧劇團」,一九四八年底應邀來台演出後因上海淪陷被迫滯留,反而開展了精采的「永樂五年」駐館演出,開拓台灣觀眾「海派京劇」以外的視野,直至一九五三年劇團解散為止。散班的團員憑藉專業各自謀生,在演出與傳承上為台灣京劇發展奠立重要的基礎。而「永樂座」也不敵娛樂環境的變遷,在一九六○年正式宣告停業。
新世紀展風情 老戲窟重揚戲曲生機
至於遲至一九三五年大稻埕商賈為「台灣始政四十周年紀念博覽會」才籌資興建的「台灣第一劇場」,場址選在太平町(今延平北路二段),設有旋轉舞台、可以容納一千六百餘人,劇場內還設有咖啡廳、撞球間與舞廳,提供多元娛樂。但演出以電影、舞台劇、話劇等新式表演為主,與戲曲已無甚關聯。
大稻埕商業興盛,對娛樂的需求量極大,戲曲市場裡不僅人戲搶手,偶戲也是風風火火,熱鬧不已。北管布袋戲流行時,李天祿的「亦宛然」、王炎的「哈哈笑」都曾在涼州街設館,涼州街還博得個「布袋戲街」的別名。老藝人故去後,劇團或歇業或移址再生,街上不復昔時盛況,如今只能到西寧北路的「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或迪化街「大稻埕戲苑」八樓訪古追昔、瞻憑過往了。
戰爭過後,百業復甦,戲曲也走出「禁鼓樂」的皇民化陰影,再度成為庶民百姓的情感慰藉。儘管流金歲月不再,大稻埕「戲窟」口碑長存。台北市政府積極規劃重現古城風貌,試圖接緒往昔戲曲風華。二○一一年三月「大稻埕戲苑」正式開館營運,今年三周年慶,推出「大稻埕戲苑週年慶系列╳青年傳統藝術節」,由資深名團關照頭尾,中間主打青年新秀,劇種包含歌仔戲、京劇還有難以以制式類別定位的跨界實驗,紅紅火火連演六週,企圖一舉擄盡老少觀眾,讓戲曲生機得以重揚大稻埕!
註:
- 詳徐亞湘〈試論臺灣早期商業劇場-以日治時期臺北市淡水戲館(新舞臺)、艋舺戲園及永樂座為例〉,《民俗曲藝》146期,頁51-111。
- 邱坤良,〈臺灣近代戲劇/電影發展及其互動關係-以臺北永樂座為中心〉,《民俗曲藝》131期,頁169-202。
- 林獻堂日記記載:「7時5分入第一劇場,觀眾滿員幾無坐(座)位,因班中俱是上海名角,故能大博人氣也,10時50分演畢。」《灌園先生日記》,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數位典藏。taco.ith.sinica.edu.tw/tdk/灌園先生日記/昭和十年(民國24年,1935年)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臺灣日記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