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音樂看舞蹈
編舞家薛夫雷顯然熟稔馬勒的音樂,他精確地掌握此曲起承轉合的結構,以及解析作曲家的內心世界,使這個舞作能穿越作曲家的一生,浮光掠影般地呈現在觀眾面前。簡文彬指揮專注於樂曲鋪陳時,亦巧妙掌握舞者舞步的拍點,即使當日樂團似乎淪為配角,但是國臺交的演出,依然令人喝采,弘大的音樂格局,細膩的獨奏,一掃筆者過去對該樂團的印象。
編舞家薛夫雷顯然熟稔馬勒的音樂,他精確地掌握此曲起承轉合的結構,以及解析作曲家的內心世界,使這個舞作能穿越作曲家的一生,浮光掠影般地呈現在觀眾面前。簡文彬指揮專注於樂曲鋪陳時,亦巧妙掌握舞者舞步的拍點,即使當日樂團似乎淪為配角,但是國臺交的演出,依然令人喝采,弘大的音樂格局,細膩的獨奏,一掃筆者過去對該樂團的印象。
出身瑞士的農家,馬汀.薛雷夫之所以走上舞蹈之路,可說是個意外,但一路從舞團舞者、獨舞者、編舞家到舞團藝術總監,卻是令人豔羨的順遂,「若這是個看來很成功的人生,大概只是因為我一直在這條路上直線前進著。」薛雷夫說。而談到身體與舞蹈創作的自由,薛雷夫如此註解:「自由整合了更多的特性,人性的、獨立的,但卻不失去應有的技巧標準、工藝與藝術性上的要求。」可見其一貫信任的,還是那在淬煉之下,累積出來的身體能量與古老技巧。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