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IATC-TW)將於11月1日至2日舉辦年度論壇,首次以「Caring:評論的關照」為主題,回應近年#MeToo運動在台灣表演藝術界掀起的倫理反思浪潮。這場為期兩天的論壇將於表盟沙龍舉行,邀集評論人、創作者與行動者共同探討一個核心命題:評論如何成為一種具關係性的行動?
IATC-TW理事會觀察到,#MeToo運動揭露的權力結構與倫理議題,不僅存在於創作現場,也延伸至評論實踐之中。為此,協會自9月起便展開前導計畫,舉辦六場議題工作坊《蛤,這要怎麼評》,聚焦評論者在面對「記憶與撫慰」、「兒少性平」、「親密與暴力」及「原住民展演與評論」等敏感議題時的書寫策略與倫理位置。
年度論壇將延續工作坊的討論深度,規劃四場主題論壇。首場「(再)評論與(再)檔案」將邀請台港評論人與研究者對話,探索當代評論與檔案的再演與再現可能性。
第二場論壇「表演藝術性別平等的竟與未竟」將是本次論壇的重頭戲,由表演藝術聯盟、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牯嶺街小劇場與「我們先是人」等長期投入性平運動的團體,分享#MeToo運動後的制度改革經驗與行動挑戰。
面對數位轉型與文化治理的新時代,第三場「對評論生態的關照」將從評論、編輯、出版與政策等多重面向,探討當代評論生產的續存之道。
壓軸的閉幕圓桌論壇「評論作為關係性的行動」將直面「評論的獨立性」與「政治正確」可能產生的盲區與陷阱,試圖在關照與批判之間,想像評論實踐如何生成共感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