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賓女超人樂團》
    法蘭克福

    艾薩.霍克森《菲律賓女超人樂團》 探討菲律賓人歌聲在殖民過程中的演變

  • 在鄭宗龍新作《關不掉的耳朵》中,聲音不再只是背景,而是走進一座沒有布幕的劇場,主導節奏、形塑空間,引動舞者的身體本能。
    舞蹈

    鄭宗龍《關不掉的耳朵》 讓聲響成為舞蹈動力來源

  • 《Dream High》劇照。
    焦點專題 Focus

    海外行銷、藝術節打造劇場街區——2025「Welcome 大學路」現場直擊

  • C-LAB 聲響藝術節統籌黃意芝(左起)、文化部代表吳冠儒、董事長彭俊亨、執行長謝翠玉、北藝大音樂學系主任吳思珊、臺中國家歌劇院創意發展組組長謝祥雯合影。
    音樂

    2025 C-LAB 聲響藝術節登場 一場「跨域實踐」展示與聲音哲學的對話

香港artmate-十月號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無調性音樂

相關文章 2 篇
  •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圓舞曲不再美好 無調性刻畫內心世界

    從十九世紀末浪漫主義強調主觀的風潮,隨著進入廿世紀的時代巨變,音樂家藉由不尋常的主題,在荒誕、幻想、扭曲後的現實世界,描繪出人的孤獨、無助、絕望等情緒。第二維也納樂派從音樂創作上,反映了調性瓦解至重建十二音列新秩序的過渡階段,他們認為音樂藝術是反映創作者的意識,而不是事物形象的具體呈現,強調真正的美是從內在價值發掘,傳達對個人經驗主觀而強烈感受的省思。

    文字|李韋翰
    第221期 / 2011年05月號
  • 音樂與繪畫中的色彩

    充滿革命色彩的近代藝術 從印象主義到藍騎士

    五月份《表演藝術》和誠品書店合辦的講座在戶外進行,臨時下起大雨,觀衆撐起了雨傘聆聽,形成一幅有趣的畫面,整場演講也因此別具一番風情。

    文字|黃尹瑩
    第20期 / 1994年06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