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身賽博格》
    特別企畫 Feature

    安娜琪舞蹈劇場:藝術家要釐清自己與補助的關係是什麼?

  • 《八仙傳奇系列—韓湘子》
    特別企畫 Feature

    明華園戲劇總團:在元宇宙裡開發戲曲的未來可能

  • 《理想生活》
    特別企畫 Feature

    再拒劇團:拒絕現有框架,種下改變的種子

  • 創意天才杜達.派耶瓦一人飾演多角、戲偶。
    戲劇(曲)

    杜達.派耶瓦劇團《布魯斯瑪莉》 一窺神祕超人類主義實驗室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當期雜誌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現場轉播

相關文章 3 篇
  • 音樂

    正餐與點心的錯亂

    結合多種媒體完成的音樂劇場作品中,音樂必須是主體,當以寫作音樂為出身的作曲家放棄他的媒體主導地位之時,就會落入《門》不上不下的困境。

    文字|羅基敏
    第99期 / 2001年03月號
  • 回想與回響 Echo

    「多媒體歌劇」多在哪裡?

    「媒體」多不多,只是手段,關鍵在於能否提供不同的觀點。把三個苦命女人放在一起,聽完原已耳熟能詳的命運,再允她們復活,這,完全沒有「戲劇性」。所有的期待、所有的發展、所有的轉折,都在音樂上,在音樂風格的企圖上。這樣的戲,不過是提供了音樂成立的藉口。

    文字|鴻鴻
    第99期 / 2001年03月號
  • 焦點

    那些人,那些音樂大賽

    如果你是像普雷特涅夫或普萊亞,只是苦無發展經驗,那麼無疑地音樂比賽會為你找到機會;但這也不是必然的,這幾年來,許多音樂大賽的首獎得主,事後發展往往都比次獎得主差。尤其是近年來歐美地區都會進行這類大賽的轉播,結果往往是具有showmanship架勢或特殊魅力的次獎鋼琴家特別受到歡迎,會後比較有機會在該國展開演奏事業。

    文字|顏涵銳
    第98期 / 2001年02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