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皮凱森
-
即將上場 Preview 歡度二十歲生日
台灣絃樂團 邀大師皮凱森以樂同慶
為了慶祝台灣絃樂團二十歲,不僅團長鄭斯鈞將親自上台,曾任台灣絃樂團的首席及團員的小提琴家東吳大學音樂系主任彭廣林、台南藝術大學小提琴教授林暉鈞、小提琴家何信宜、客席指揮家林天吉等紛紛受邀回娘家、輪番上陣演出。而重頭戲就在下半場皮凱森的獨挑大樑,將演出十九世紀法國小提琴的經典曲目。
-
音樂
音樂家想什麼,曲目露玄機!
在音樂會的節目單裡,最有趣的應算是曲目了!你可以從曲目中猜測這位演奏家最擅長什麼?他想表現什麼?甚至最近他在忙些什麼?都可以推敲得出來,就像算命一樣神奇。不信的話,看看六月份的小提琴大師皮凱森、四位樂壇新秀,以及黑盒子講座音樂會就知道了!
-
名家訪談
音樂是用一生來追尋的信仰
維多.皮凱森(Victor Pikayzen)是跨入二十一世紀後的這個世界碩果僅存的少數小提琴大師之一。在所有演奏家及小提琴教師心中,他是傳奇性的技巧巨匠;更是把演奏美學推向極致的偉大藝術家。他的演奏足跡遍及舊蘇聯、歐洲、中東、遠東、拉丁美洲以及加拿大等等,與他合作過的傑出音樂家不計其數;許多二十世紀重要作曲家將他們的作品題獻給他;所有重要的國際比賽都禮聘他爲評審。他是俄國小提琴家稱霸全球樂壇的黃金年代之最後、以及最好的代表人物。 早露的天才 皮凱森於一九三三年誕生於舊蘇聯的基輔,父親是基輔歌劇院交響樂團首席,母親則是基輔歌劇院專屬鋼琴伴奏。四歲時得到他第一把小提琴,六歲開始由著名兒童音樂教育家Joseph Gutmann正式啓蒙,並由其父親亞歷山大.皮凱森繼續教導。九歲時以神童姿態首次登台,由國家交響樂團伴奏,演出韋尼奥夫斯基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十歲時演奏柴可夫斯基協奏曲,並於廣播電台錄製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十三歲時他獲邀以十三天的時間練成、並演出Nikolai Rakov的小提琴協奏曲,獲一代宗師大衛.歐伊斯特拉赫之讚賞,收爲入室弟子,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師生關係,是跟隨Oistrakh最久的學生。 十六歲開始,年輕的皮凱森在國際比賽中獲獎無數,其中重要的獎項包括:一九四九年布拉格庫伯利克(Kubelik)大賽第二獎與桂冠、一九五五年比利時伊莉沙白女王大賽第五獎銀牌、一九五七年巴黎提博(Thibaud)大賽第二獎、一九五八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大賽第二獎,以及一九六五年熱那亞帕格尼尼大賽首獎;並於同年受聘於莫斯科音樂院任教。自此,皮凱森開始了他演奏與教學、忙碌的雙重生涯。 作爲獨奏家,皮凱森曾和無數世界一流的樂團與指揮家合作;除了傳統經典曲目外,他更擔綱許多二十世紀重要作品的首演。他是第一個在俄國演出巴爾托克無伴奏奏鳴曲的小提琴家,也是第一個把蕭士塔高維契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帶到拉丁美洲的人;他更發掘了帕格尼尼的《G弦上的拿破崙奏鳴曲》以及《春天變奏曲》,作世界首演以及首次錄音出版。他也從不間斷室內樂的演出,合作的對象都是歷史性的音樂家,如 David及Igor Oistrakh、Lev Oborin、Maria Yudina、Alexander Nasedkin等
-
名家訪談
音樂是用一生來追尋的信仰
對音樂家而言,最理想的狀態──像義大利藝術家米開朗基羅可以將他的理念在他的作品中完整地展現出來──這對我們而言,是非常遙遠的,似天上的星星般,我們能做的只是在通往理想天梯的過程中,一步一步慢慢地往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