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團隊
-
特別企畫 Feature 香港、新加坡
總監領軍逢十遇五 各團歡慶爭奇鬥豔
今年香港、新加坡的樂團都有喜事,開出的樂季菜單也有相應的節慶氣氛。新加坡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水藍在任廿年,該團特地推出「水藍系列」,以復刻音樂會的概念進行,透過三場音樂會回顧水藍和樂團的重要時刻。香港管絃樂團指揮梵志登領軍滿五年,已確定將接掌紐約愛樂的他,除了強化在地連結,也不忘多邀中國音樂家參與演出。
-
焦點專題 Focus
島與國、城與鄉 逃避與創造
台灣的現代劇場發展,從上世紀八○年代讀起,其實就是一則則「返鄉」的故事:從海外學習歸來者帶回劇場新知,打開了蒙昧;從台北興起的風潮,隨著「社區」的發展政策漫流各地;接著,或是年輕團隊直接選擇返鄉落戶扎根,或是資深團隊選擇遷徙異地發展,讓台灣劇場的樣貌,隨著地理性的變化而更趨多元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臺南藝術節
印象中,去年的「臺南藝術節」仍被高價「洋樂」綁縛著(猜想是改制後籌備緊迫),很不受看,今年攤開藝術節節目表卻著實震驚了一陣。 牢 牢綁著本地與本土題材:日治時期日籍劇作家西川滿作品《赤崁記》、佐藤春夫作品《女誡扇》、台南籍詩人葉笛、文人許丙丁、西拉雅傳說、大目降社傳說,以及 吳濁流、余光中、楊逵等相關作品。雖說「本土限定」也是窄隘的地域主義,但台南歷史資源之豐沛,讓人不得不承認這是命題創作的優選題目。而從節目預告來 看,這些作品也意不在複誦、正典化歷史或事跡,透過轉化或併用,這些作品有意給予歷史更多定位與論述空間。 同時,不少作品走進日常性生活空 間(如312巷聚落、廟埕)、地景再利用空間(赤崁樓、吳園、安平樹屋)。劇場空間的異質性,加上團隊皆為台南在地劇團或舞團或樂團,這股在地、生根、落 土印象,形象化了台南作為「古都」與「前衛」的雙重文化性格。在台灣各地藝術節面貌仍無法明顯立即辨識的此刻,臺南藝術節的策畫讓人嗅覺特色化的可能,文 化可以往內挖掘得多深,2013@台南或許是一次很好的檢驗。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有了空間,在地團隊也有了希望?!
已經或即將有這麼多場館開始營運的高雄,感覺充滿希望的高雄,難道不能也全台獨家率先創新更具體養成團體的決策?發揮龍頭作用將資源聚攏,召集團隊給與中長程計畫的建議,以打破長期以來各團體或單位各做各的習慣?若是如此,那麼藝術家們會感到多麼幸福,出走的應該包包收一收也會想回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