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劇團
-
音樂新訊
偶戲、繪本與交響樂 共構「小童心大世界」
作為一個國家級的交響樂團,NSO除了在嚴肅的古典音樂演奏上追求卓越表現,長年來,更精心策劃並製作精美演出培養小小愛樂種子。NSO「永遠的童話」系列長期結合戲劇、舞蹈、動畫、繪本等多種模式,將繽紛的色彩與音樂交織,讓大小朋友在欣賞表演中都能得到啟發。 今年,NSO又再次與無獨有偶劇團合作,結合偶戲、繪本與交響樂,演出《快!攔住那隻大象》,並且將與巴巴文化、小典藏與小天下等出版社共同推出豐富有趣的童畫世界。繪本畫家林小杯將朗讀她的得獎繪本《喀噠 喀噠 喀噠》,搭配陳廷銓量身打造的交響樂新作,帶來繪本與音樂的「世界首演」!還有阿達叔叔(劉清彥)充滿磁性的聲音與韓德爾〈席巴女王的進場〉樂聲一同響起,彷彿看見《亞斯的國王新衣》中描繪的十七世紀,荷蘭國王舉辦的盛大遊行。最後,《今天是沙鈴表演會》中,更邀請現場觀眾與台上音樂家們以「身體節奏」,一起為這繽紛的世界增添色彩!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跨越宗教與國界的大愛
知名史學家史景遷的著作《利瑪竇的記憶宮殿》,由香港「進念.二十面體」改編為九十分鐘的歌劇,十一月初於香港聖依納爵小堂演出,由許敖山作曲、廖端麗編劇,知名華裔男低音田浩江擔綱飾唱主角利瑪竇。導演胡恩威邀請台灣的無獨有偶劇團參與創作,以戲偶、面具、投影與電子音樂,鋪陳出豐富而多層次的內容,編劇廖端麗從反戰觀點出發,藉著利瑪竇的人生,彰顯跨文化、跨宗教、跨國界的無私大愛。
-
特別企畫 Feature 創作觀察 ──戲劇篇
生態劣勢製造創作優勢 遍地開花令人驚豔
相較歐美各國、甚至大陸重要城市的定目劇巡演,或舊作重演的比例,台灣全新創作累積的成績,令人訝異,而這完全不是針對一個製作、一年表現的評論觀點足以涵括與預期。在劇場產業型態薄弱的台灣,十年累積下來,卻是打造繁花盛景:中大型劇場系列性製作的持續與票房佳績,女性創作者的多元發聲,商業性劇場的持續發展,風格化導演的轉型出擊。
-
藝壇動態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國際競圖展
【台灣】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國際競圖展四月推出 耗資八十餘億,預計於民國一○一年底完工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將是台灣近二十年來最重要的表演藝術場館興建計畫。以「南部兩廳院」定位,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不僅銜負提升南台灣表演藝術水準與環境改造的重責大任,更是台灣發展廿一世紀文化創意產業的新據點與核心樞紐。為讓國人更加了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即將誕生的面貌,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於4月上旬於台北101大樓將推出「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國際競圖展」,展出包括首選者荷蘭建築師法蘭馨.侯班、二獎英國建築師札哈.哈蒂、三獎日本建築師竹山聖、佳作瑞士建築師尤.韋伯,以及台灣建築師姚仁喜作品,歡迎國人參觀品賞。(廖俊逞) 音樂教育家張炫文病逝 被譽為台灣音樂本土化先驅的音樂教育家張炫文本月因肺癌不幸病逝,享壽六十七歲。 靠著自學,在音樂之路不斷前進,考上師大音樂系及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致力民族音樂研究的他,是台灣第一位踏入歌仔戲音樂及台語唸歌說唱音樂學術研究領域者,也因而曾任台灣歌仔戲學會理事長。 研究所畢業後的他就職台灣省交響樂團研究部,致力歌曲創作,將本土音樂特性融入音樂創作中,多次在全國創作比賽中獲獎。創作的〈豆芽菜〉、〈螢火蟲〉及〈叫做台灣的籃〉等歌曲,被收錄於國中小學音樂教材,《七字調的音樂研究》、《台灣的說唱音樂》等著作等身。十九歲就寫下的處女作〈母親,我想念你〉,至今仍廣為傳唱。(李秋玫) 金枝演社「轉角遇見金枝」小型展覽 為了讓民眾能在劇場外,用不同面向接觸與認識金枝演社,十五歲的該團特別策劃了「轉角遇見金枝」小型展覽,即日起至3月23日,在台北三處藝文空間,展示金枝經典劇照、服裝、設計手稿及影片播放。台大附近的「女巫店」,推出「迷你劇照轉轉樂」展區,趣味性十足;士林捷運站附近的「流浪觀點」企劃了三場「金枝影像大首播」,淡水的「有河book」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