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枝演社
相關文章 65 篇
-
回想與回響 Echo
胡撇仔戲與胡撇仔母子
夜市上一齣胡撇仔戲《俠女白小蘭》,讓看過胡撇仔的老觀衆驚奇:靑年仔也曉作opera;讓沒見識過胡撇仔戲的新觀衆訝異:這什麼烏白亂撇的opera。從日據壓制的悲情中發展出來的台灣opera,何以至今不曾光復。而透過覆面俠女白小蘭,卻使在胡撇仔戲台下分開的母子,復迎納在胡撇仔戲台上。
-
戲劇
暗夜.金枝.胡撇仔
金枝演社去年底在夜市、廟口演出「台灣胡撇仔戲」Taiwan Opera,形式上的熱鬧、混雜,內容上的新鮮、曖昧,讓觀衆有著不同的反應與回響。「但是,我們對他的期望更高一些。」
-
戲劇
語言的混沌與認同的困境
《潦過濁水溪》所反映出的語言問題,似乎說明了台灣現代表演藝術過度仰賴演員個人的生活經驗,而較少來自有系統的訓練。
-
台前幕後
「潦過濁水溪」之前 王榮裕與金枝演社
由資深劇場工作者王榮裕領導的金枝演社,從九三年成立至今,已經搬演過三部作品。除了演出、排練以外,參加的團員平時還要練習太極、氣功來作為自我修練的功課。本月份,他們要推出的《潦過濁水溪》想必有另外一番氣象。
-
戲劇
春天的花蕊,美麗的實驗
由金枝演社所推出的新戲《春天的花蕊》,是一齣特別而實在的實驗劇,縱使有些問題値得檢討,但是金枝演社卻很實在的提出許多具體經驗,同時也讓我們看見其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