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與宗敎的第三類接觸
民國八十一年的藝術季,台北市立國樂團與佛光山梵唄研究班聯合演出「梵音海潮音」。當時的音樂會深刻地感動現場聽衆。此次再加上台北民族舞團的合作,將帶來一次兼具藝術震撼力及宗敎感染力的莊嚴演出。
民國八十一年的藝術季,台北市立國樂團與佛光山梵唄研究班聯合演出「梵音海潮音」。當時的音樂會深刻地感動現場聽衆。此次再加上台北民族舞團的合作,將帶來一次兼具藝術震撼力及宗敎感染力的莊嚴演出。
九三年八月在北京的數日,早起,沿著故宮博物院外的護城河照相,人物身後的背景正是康熙那時的北海公園,花五角錢人民幣買張入園券只爲拍照,同行的女記者拿著輕巧的照相機說:「這樣,可以回去告知親人,我來過北京。」
對於關心音樂或宗敎文化的許多人而言,或許靈修音樂、梵唄或西方聖樂才是他們心目中正宗的宗敎音樂;然即將來台演出的「北京智化寺京音樂」不管在宗敎理念或音樂風格上,皆有令關心民族音樂者深思之處。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